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一阵发堵。他暗悔自己来得太迟,以至于让这一对老少,此刻在这冰冷的黄土地上,承受人世间最难承受的永别。
眼见这弥留之际,却仍是对这人世充满留恋的老者,李延昭心有不忍,老者的手沁出丝丝冰凉,传递到他的手心中,他望着老者仿佛仍有千言万语难以道尽的双眼,沉声道:“老丈尚且还有何种心愿,晚辈虽是不才,亦愿尽力为老丈了却夙愿。”
老者听闻李延昭所言,眼中现出一抹释然神色。他大张着嘴,喉咙中嗬嗬有声,然而已经无法凑成一句完整的话。
徒劳了半天,老者终于放弃了这无用的尝试。他右手用尽最后的力气,攥紧了李延昭的手,直攥得李延昭的手指骨节都现出血液不畅而引起的苍白之色。而后老者颤颤巍巍地抬起左手,指了指李延昭,又指了指身侧扶住他嚎啕的那名少女,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而后,老者的左手落下,充满慈爱地抚摸着哭泣的少女,持续了约莫十息的光景,老者终是支持不住,双眼缓缓阖住,而后头一歪,便再也没了声息。
“钟叔!钟叔!”少女眼见老者气绝,更是声嘶力竭地呼唤起老者的名字来,然而老者已是再无生机,只是临终时的面容安详,嘴角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周遭的流民,眼见此景,俱是一副不忍之色。不时有人上前劝慰那名小娘子。然而那小娘子也是悲伤得不能自已。足足在原地抱着老人的尸首,哭了近半个时辰方才作罢。
李延昭早回头寻得牛二壮以及秦大勇两人,请两人去山脚下寻得一林木遮蔽的僻静之处,为老人挖好一个墓穴。丁越、崔阳、韩文灿、王强四名会木工的士卒,也是伐来树木,临时为老者现做了一口寿木。
先前犯事的那几人,也早被押到一侧听候发落。李延昭着刘季武拿出纸笔,统计各个宗老里吏治下的人口数量,而后准备上报回郡城,使太守得以据此安排这些难民急需的粮食物资等。
安排完这些事,李延昭待四名木匠做好寿木之后,便令人前去抬上老者,而后去近处寻得溪流,打来水为老者擦洗了一番身体,而后装殓入棺。那小娘子依然止不住心头悲伤,抽噎不止地被李延昭搀扶着,跟着四名抬棺士卒身后,来到山脚处挖好的墓穴旁。
四名抬棺士卒用套马索分别吊住棺材的一角,而后四人合力,小心翼翼地将棺木放置到墓穴之中,方才解开套马索,小心翼翼地开始填土。
随着一锹一锹的泥土相继盖上棺木,那小娘子早已是泣不成声。哭着哭着,竟然便晕倒在李延昭身旁。李延昭见状赶忙扶住,这小娘子才不至于直挺挺倒地。
温香软玉入怀,李延昭心中却是没有多少旖旎念头。这一世与女性这么近接触尚属首次,他心下措手不及,反而有些慌乱。好在填土的四人专心忙活手中的活计,并未向他这里看来。才使他心下暗自松了一口气。
李延昭深恐这时代男女之大防,会使舆论对这小娘子有所不利。于是他所幸躬下身来,背起小娘子,而后对填土四人言道尽快完事,填土完毕便来追赶队伍。四人应了一声,而后李延昭便背着小娘子,自去找寻牵着他马的刘季武去了。
将小娘子放在马背上,李延昭便牵着马缰与刘季武并排而行。只是猝不及防之间,刘季武突然出言问道:“这小娘子家是从医之家,百人长又是如何得知?”
李延昭不料刘季武有此一问,瞬间身形一滞。想了想,终归还是不言及那只羊头金珠为好。于是便淡淡道:“半年前,我等尚在逃难途中之时,你可记得在陇西郡左近,队伍中有几位老人旅途劳顿,罹患疠疫之疾,你我曾同去郡中一间医馆求药之事么?”
刘季武闻言,思虑片刻,便想起此事,言道:“那家掌柜有一小女,医治药方便由她所书,便是这位小娘子了?”
李延昭闻言点点头:“正是这位小娘子。如此算来,她也算是我等的救命恩人,眼见现今景象,她定然无亲无故,孤苦无依。那老者去世前,将她托与我照顾,我等须得约束手下,万不可做出轻薄之举。”
刘季武点点头:“百人长所言极是。待得小娘子醒来之后,我等便问询一番,若是小娘子全无依靠,便须得想法好生安置为妥。”
两人说话间,曹建已是带人从队头跑到队尾,将这支流民队伍的丁口情况统计了个七七八八。而后将汇总过的结果带来拿给李延昭过目。
李延昭接过那几张用泥块写画得密密麻麻的草纸,粗粗一览,曹建登记上的各宗老里吏所上报的人口,竟然足有三四千口之多!
李延昭眼见得这番状况,不由得开始深深为郡府中的辛太守而感到担忧。数量如此众多的流民,若是因缺衣少食而引起什么乱子,绝对是一个难以收拾的局面。
所以当务之急,无非便是急报太守,争取让他尽力调集粮草棉絮等物资备用。待得流民渡河入境之后,再择地安置。
其实如果不想费事安置这批流民的话,李延昭也大可将这批流民引着沿洮水而下,最后再渡大河入晋兴郡。而且晋兴郡本就是张氏首任凉州牧,张轨为了安置关中流民所设置的郡。
然而李延昭深知值此乱世,人口这一资源是多么重要。人口多,就意味着更高的生产力,更便捷的技术革新,更充裕的兵源。出于这种考量,李延昭其实也并不愿放这批流民去往晋兴郡。
想到此处,李延昭唤过牛二壮、韩文灿两人,将誊写了一遍的两份流民人口情况报告分别交给二人,嘱咐牛二壮去往郡府,韩文灿去往大营,且渡河之后应将此间情况报给赵都尉知晓,并请其来援。
二人领命而去,见得他们马蹄扬起的尘土越来越远,李延昭看了看天色,已近傍晚时分了。
又唤过曹建,嘱其带人去山中猎获一些动物。其余军士便带着流民队伍在附近山谷间择地安营。众人皆是领命而去。将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李延昭方才觉得一阵困意袭来。此前伤势还未痊愈,方才强行引弓射箭,大抵是伤口又因此迸裂了罢。
强忍着手臂处传来的丝丝痛楚和不适,李延昭与士卒们一同选取营地,砍伐木材,搭建窝棚。流民中的青壮,也在各宗老里吏的吩咐下,纷纷取过工具前来帮忙,与军卒们一同搭建这个待会便要栖身的临时营地。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九十二章 凉州在望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凉州辞最新章节!
李延昭站在临时营地一侧的半山坡上,规划着这个小规模的营地。而后,在骑卒们和流民青壮一同努力之下,不过个把时辰的光景,这一片略显宽阔的谷地中,已是立起了一片片足以栖身的窝棚。
临时营地的建设工作将近尾声的时候。之前尚留驻在河对岸的赵都尉,已是带着两百名步卒营士卒,携带一部分毡帐等物资来到此地。眼见谷地中窝棚、流民众多,连忙将李延昭拉到一旁,悄声道:“此次准备不足,来得匆忙。粮食也不多,供如此众多的流民及我部士卒一同分食,恐怕不够。”
李延昭闻言笑了笑,摆摆手对赵都尉道:“都尉不必担忧,我已遣营中资深猎户曹什长带人前去山林之中捕猎。想必猎获之物,加之都尉带来那些粮食熬粥,应是足堪吃用。”
顿了顿,李延昭又道:“我已遣人前往郡府,将此处情形,以及流民数量等通报郡府。想必府君也必将调运粮草,以接应流民吃用。”
赵都尉闻言点点头,便对身后那些跟随来的士卒道:“且将带来的粮食移交给李卒长所部,我等今日便捡个现成吃。”言罢拍了拍李延昭的肩膀,自是哈哈笑着,往一旁去了。
得到了赵都尉命部下移交的粮食,以及行军锅等物,骑卒们便在谷地一侧挖了十来个土灶,而后砍来柴火等,将锅中盛满水,而后架上去点火添柴,烧了起来。
因为流民众多,行军锅显然不够,赵都尉又命部下渡河去将北岸留守士卒的行军锅全数拿来,皆盛水置于灶上烧了起来。
赵都尉属两百来士卒,带着足以支用五日的粮草。李延昭命属下将这些粮草分作两份,打算供这批难民,连同军中士卒吃两顿。
随着支起的那十多口行军锅纷纷烧开了水,骑卒们又取过米麦等物纷纷倒入锅中,那些行军锅纷纷开始飘出米粥的清香时,山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