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沥泉神枪下册-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慢道。

    “那。恩师请示下。”
………………………………

九十三(2) 召英神创降龙掌, 周侗仙逝华山巅

    王三横自救沥重到华山,再度离去,已是七年光景。当初他下山,曾与恩师有约,必专心为岳飞打刀,无事不回周家营。

    他想不想周侗?想得心口都疼。特别是打扎麻刀一次次失败的时候。他多么希望周师能突然出现在眼前。

    但三横知道,老师再厉害,不能一辈子背他抱他。多少的艰难险阻,万千的沟沟坎坎,那是要自个来对付的。小鸡既然出窝,就再不能回到老鸡的卵翼之下。

    七年了,周侗想不想三横?作梦都想。他一辈子并无子嗣,对王三横视若几出。但是,莫说教三横下山去担这天大的担子,就是干任何别的事,也绝不能把个徒弟永远拴在膝前。

    三横可说是不辱师命,大功告成。周侗却也绝无将他收回华山之意。他的终老,不需要徒儿。

    但他的确有话要说。此一说,却已经不是师徒之讲授了。

    周侗面对爱徒,语重心长道:

    “第一,你此次北行。想着直奔主题。世上诸君多拿得起来放不下,盖因对自己究竟要干何事不甚了了。而不知道究竟是要干什么,盖因失了主题。”

    “是,恩师。徒儿此次主题是诛杀老贼哈米赤,无关者不作过多缠斗。”三横点头称诺。

    “好,第二,即然直奔主题,便不及其余,无辜者不必滥杀。”周侗嘱道。

    “是,恩师,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三横再顿首。

    “好,你此行寻那金营,必走易水。燕人荆柯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名句。但我这第三句是,你取哈米赤性命,却不必以命相搏。你之性命远较老贼性命金贵。”周侗道。

    “恩师。”三横听言本欲打断,周侗挥手制止,继续说:

    “三横,你谙道学,又知儒释。于孙子,墨翟,公输般,亦能融会贯通。习武学,会药石,诸子百家,五行八作,皆有心得。为师老矣,本于诸事了无牵挂。唯有一节,时时萦怀在心。”

    “恩师请讲。”

    “为师总在想,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究竟

    何者为道,或者说天下万物,有否一个终极的道理,知之则一通百通?抑或世间本无此理,五行八作,各门有各门的规律?”周侗若有所思。

    ‘恩师的意思是?”三横不解。

    “为师想,你报了大仇之后。如果有时间而且愿意,可以设此一想。”周侗道。

    “好吧,如果可能当再上华山,听您教诲,与您坐而论道。”

    “你独立思考,大可不必再来切磋。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诸子百家,皆人类瑰宝,焉能不学?但你学识甚丰,理应多思。否则何者为首,是弄不清楚的。”

    “恩师说的是。”

    “那么,这本《达摩心法》,你自己拿着。此乃佛学根基。将来必有其用。如是,你我且别。召英,替我送送你小师兄吧。”周侗道。

    三横接过《达摩心法》与周侗,师母拜别。召英送至山口。三横又拿出《达摩心法》递给她,道:

    “召英,数年前见你。知你武学已经在我之上。但我们师从华山一派,虽为当世绝学,但心力不能持久。这本《达摩心法》,乃你沥重姐所赠。我已熟读。现转赠与你,可能对耐力有所补益。”

    三横随后又拿出一把宝剑,赠与召英道::

    “这把剑是我最后一把精心打制的,名唤‘鸢句’。送与你用。算是日后留个念想。为兄自认了你这个妹子,从无好好照顾。羞愧于心,羞愧于心呀。”

    召英一把拉住三横的手,道:

    “横哥,但我在华山,可以说是朝思暮想你能再来。师父父年事已高,我无法不在左右。如今你前来,别提了,不到一个时辰说走就走。这样吧,我愿与你同去。你的血仇便也是我的。”

    “师妹,我一向当你是我的亲生妹妹。听为兄一言。师父的确老迈年高。师母也是久病缠身。膝前万不能无人。何况此行,我本报必死之心,多半无法遵师所嘱了,你是师父关门弟子,此事便求你来办吧。”

    “我不!”召英犟道。

    “听话,回吧。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回吧。”三横轻劝道。

    召英听言,仍依依不舍。三横走得远了,召英还在山口望着。不觉间两行清泪扑簌而下。许久,召英回转身形,去见周侗。

    周侗见召英回返,让她坐下,与之聊天。言谈之中,周侗忽然大笑三声。召英问恩师笑为何来。周侗道:

    “人生百年,终须为世上留些什么。我徒岳鹏举下山,十数年间已成大宋中流砥柱。日后成长为天下武将第一人,也未可知。此笑一也。”

    周侗讲着,面有得色,又道:

    “我徒王三横集百家之长,创风箱益锻钢铁,制扎麻大破金兵。此种工艺,可传世百年不止,此笑二也。这第三,乃是你林召英。你之武功不但当今已无人能及,十世之内,亦当冠绝群雄。”

    周侗言罢,又俯身大哭三声。召英闻之惶恐,细问之。周侗又说:

    “我这第一哭,哭与早年众徒如林冲卢俊义武松诸人,我虽授其势,未解其实,痛哉!我之第二哭,哭与三横。我命他为宋军制器,但是误了他心中至爱,故虽授其仁,未谙其心,惜哉。”

    周老先生叹了一口气,又接着说:

    “我之第三哭,哭与岳鹏举张宪诸人。我令其举义抗金,虽授其忠,未讲其察,日后必有大难,苦哉!”

    周侗言罢,绝气身亡。二目圆睁,肉身不倒。召英与师母大恸,屡屡欲合周侗双目而不得。

    盖因周先师虽无疾而终,但死不瞑目。
………………………………

九十三(3) 召英神创降龙掌, 周侗仙逝华山巅

    林召英眼看恩师过世,急切间不知所措。看看师母伤心过度,只好扶她坐了,斟上一碗热茶。

    但她从小流浪,走南闯北,还是很有些定力。悲痛之间,突然想起来什么。

    召英起身去到华山山顶。山顶上建有一亭,只在青松云烟之中。亭内悬一口大钟。每逢周侗这里有大事情,这口钟便要鸣响。

    那召英奔上山亭,奋力将钟敲响。当当之声,响彻整个山谷,钟声深沉浑厚,充满悲壮之气。

    三横走出将近三十里路,猛然听得钟声,感觉出了大事。否则也不会敲得这么紧。他心中一凛,马上赶回去探究竟。等到周侗府上一看,才知恩师已经走了,不由万分心痛。

    看看山上能拿事的只是召英,周师母由于悲痛过度,也一下子病了。三横感到自已报仇事小,于是留了下来,帮助打点。

    也按习俗给恩师下葬,作七七。同时对师母施以药石针灸,无奈师母伤心过度,总是不见好转。到了七七四十九天头上,师母竟然也撒手人间。

    三横与召英依二老生前所嘱,火化肉身,扬灰四野。不设坟冢,不立墓碑,故后世人屡寻周墓未果。

    时至今日寻周墓者仍大有人在,又何曾寻得?唯冬春之交,周先师忌日前后,常有山风吹过,呜咽有声,如泣如诉。不似周先师三声大笑,倒似先师三声大哭,其悲绕过山峰林木,摄人心魄,哀啭久久不绝于耳。

    先生所哭者,乃自己所虑不周,对徒弟心存愧疚?还是人间世事之不平?后人便不得而知了。

    但是师母过世,又把三横给拉住了。于是又是一个七七四十九天。三横每个逢七之日总是精心布置安排。余下来的时间就与召英切磋一下武功。林召英在周侗指导下,以“梅花易数”为基础,练就一身绝世武功。此功法与敌争斗,基本是所谓反关节运动。

    何谓反关节运动?看官可把手掌平伸,掌心向上握拳则是顺关节。而把手指向下掰则为反关节。在争斗时借力打力,进行反关节施力,可使敌人轻者吃痛,而丧失战斗力。重者可立时令其致残。

    反关节道理简单,但是如何引导敌人,以达到可被施以反关节的招数,就是学问了。

    梅花易数博大精深,基本原理是阴阳八卦,乾坤正反,用于武学尤其是反关节争斗,不但给出最基本的原则,而是指出如何达到这一阴阳背反的境界。

    后世的太极,瑜伽等上乘武功皆是根据此种原理演变而成。

    达摩心法,正好与梅花易数不同,心法讲的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