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岩骑在马上,在队伍前面来回的跑动着。大声的喊道:“有流民从北边过来,想要毁了咱们在地里的麦子,咱们应该怎么办”
“杀过去,消灭他们”士兵们整齐的吼道。
李岩点点头,一挥手,命令道:“目标,汴河故道,出发”
骑兵们先出发,去侦查敌情,后面步兵紧紧跟上。此时官道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口令声,还有士兵们的脚步声。
“没想到李公子一下子弄出这么多的兵啊”在七里寨里,一个老人感慨的说道:“咱们来的时候,不过才有三五十人而已。”
王德江笑道:“现在光寨子有五处,田地近万亩,有这么多的人也不奇怪了。”
那老人酸溜溜的道:“你王家可是得意了,有好几个都入了李公子的法眼,以后要飞黄腾达了呀。”
王德江一笑,拱手道:“您老说笑了,孩子们自己愿意去军中做事,我也是没有办法。”
老人摇头叹息道:“还是你有办法呀,那么多的族人都能聚在一起逃难。我们田家,粮食一吃完各奔东西了,谁还记得大家是同一个祖宗唉,人心不古啊”
李岩他们到了早已经干涸的汴河河道边上时,据探报,流民的队伍离这里还有二里地。
他让黄得胜先带着两队三眼铳手在官道和河道的交叉口列阵,其他的队伍先休息,随时准备向两侧扩展,阻止流民们继续向南前进。
其实这次也是有给新装备的三眼铳做试验的打算。虽然三眼铳操作简单,但是要掌握合适的点火时间,还是要经过很长时间训练的。尤其是在实战的情况下,士兵的心理可能会很紧张,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趁着这个机会,让这些将来要做骑兵的三眼铳手们磨练磨练,也是很好的。
因为这些三眼铳是要骑兵们在射击完成之后,当棒槌来用的打击武器,所以上面不能有精细的击发装置,否则的话打完一次之后可能不能再用了。不过这还是李岩的预定战术,一切都要经过战争的考验之后才能知道是不是合适。
铳手们在官道上列好三排阵列,等着流民们的到来。此时他们都是又用通条把早已经装好弹药的三眼铳再把弹丸向里推一推,之后再检查一下引线是不是脱落出来了。然后是检查他们的火媒是不是能很好的燃烧起来,要是没有了这个东西,他们手里的三眼铳可只能做棒槌用了。
流民们此时还在缓缓的沿着官道移动,尽管他们已经看到了骑马的兵士在周围游哨,但是他们还是缓缓的行进。他们没有粮食吃饿的,虽然会有人肉吃,但是人肉吃久了之后,他们变得像行尸走肉一般,眼睛血红血红的,没有正常人的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做任何事情都是慢吞吞的。浏览器搜“篮色書吧”,醉新章節即可阅读
………………………………
第128章 机会
一会儿之后,游哨又来回报,说流民正在攻击一个庄子,暂时停了下来。
等了一刻钟之后,看见几个人跑了过来。
“你们怎么在还这里”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嚷嚷道:“快去前面,那些流贼要把我们老爷的庄子抢光,吃光了”
李岩问道:“流贼有多少都在你们那里停下了”他知道北面最大的田庄是张典史家的了。这张典史官不大,但是家里却是豪富,光北城的田庄有三千多亩。还开着一些铺面买卖,家底很厚。
不过现在粮食为王,其他的买卖基本都关张了,只剩下一个粮行还开着。虽然现在李岩手里的粮食不少,但是他要养的人同样也多,其他没有加入李岩队伍的中小人家,还是要从粮行买粮度日的。所以张典史对于这个田庄很重视,还专门提高了佃农们待遇,多给他们分一点儿粮食,好让他们不被李岩吸引过去。
平时在县里的公事,张典史和李岩也没有什么交集。李岩的部队是自筹粮饷的,也不用县里给发粮饷,所以作为掌管户房的张典史没有施加影响的机会。也是县里给守县城的那一百多士兵发的粮米是从张典史的手里过,所以那些粮食有三成是被他弄去了,剩下的用陈粮和沙土补齐。
李岩对于这个事情早知道,不过当时实力不够,也没有机会,没有动他们而已。现在既然有这个机会,他自然是不会放过了。
“流贼上万啊”管事大声的说道:“他们冲进了庄子,庄里的粮食都被他们吃了,他们还把地里的麦子也割了煮着吃。你们快些过去呀要是晚了,我家的麦子可是要被他们糟蹋光了呀”
李岩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知道了”管事不知轻重的吼道:“知道完了赶紧下令,让你的人去赶走流贼”
李岩淡淡的说道:“流贼势大,北面无险可守,我们只能在这里守着了。”
“你,你,”管事看着后面坐着的整整齐齐的一个个阵列,吼道:“你们这么多人,还有这么好的兵器,怎么不是流民的对手了你这是渎职我要去告诉我们老爷,去县尊那里告你去”
“请便。”李岩还是轻巧的说道。
管事看了看李岩,一甩袖子,又立刻带着他的几个跟班向县城方向跑去了。
“将军,我去做了他们”钱二在李岩的旁边,小声的问道。
李岩摇摇头,道:“让他们去吧,这次一次把县里的大户都解决,省的以后麻烦。”
钱二不知道要怎么解决,但是他也没有问。他觉得自己算是跟对人了,他在延绥镇当过兵,在李闯的手下做过流贼,也是在李岩的部队里最让他满意。能让人们活下去,也能让人看到希望。他都想要把陕西的家眷接过来了,不过也不知道家人现在在哪里还活着没有
李岩看看天色,已经快到中午了,于是吩咐士兵们吃饭。民壮们已经把烧好的饼子送来了,火头军开始烧水。热汤不用了,毕竟是战时,烧些热水给士兵们喝不错了。饼子里已经掺上了油、盐、萝卜、白菜、青菜这些东西,口感不敢保证人人喜欢,但是既营养又耐饥。
李岩他们这些军官也是一样的饭食,他们必须要吃和士兵一样的量,以确定士兵们的体力状况。要是他们不了解士兵们的体能状况的话,那么他们在作战中可能会制定出不符合实际的战术安排,让部队遭受战斗因素之外的损失。
所以说古代的名将们都是与士兵同甘共苦,这也不是单纯来鼓舞士气的。不过这也要武将能够单独制定计划,而不受文臣的影响才能体现出作用来,否则的话,即便是同甘共苦了,也一样会莫名其妙的溃败。
等士兵们吃完午饭了,饥民们还没有来。倒是张典史还有苏京坐着马车来了,县城的其他富户也跟在后面,来了不少。
本来苏京从来都是坐轿子的,但是在张典史的提醒下也换上了马车。马车毕竟跑的快呀,要是遇上危险的话,总比轿子要好的多。
“李把总”苏京把李岩叫了过来,不满的说道:“本县留你在杞县,是要保护县境安全的有这么多的虎贲之士,怎么能放任流贼在县境内肆虐呢”
李岩拱手道:“流贼势大,有数万之众,而且北边无险可守,这里却有汴河故道可利用。”
“你们该进攻”张典史大声的说道。
李岩笑道:“张典史说笑了,我这点儿人,算是进攻,最多也是能击溃流贼而已。流贼转一个方向,又能去其他地方抢掠,我们只能跟在后面疲于奔命。”
“朝廷养着你们,是干什么用的”张典史继续质问道。
李岩硬邦邦的说道:“这话可不对,我是自筹粮饷。”
苏京见两人话不投机,怕出现问题。他现在需要李岩来保卫县境,也需要张典史来帮助运转衙门,所以他是两相依靠,不能让两人彻底闹翻了。于是开口道:“现在不是争执的时候,要先解决问题。”
“对,解决问题”张典史说道:“请李把总立刻发兵,将流贼赶出县境”
李岩冷冷的说道:“李某兵力足,粮饷不济,只能固守,不能进攻。”
“嗯”张典史抓住话头,问道:“到底是兵力不足还是粮饷不济”
“二者皆有。”李岩等着他说这茬呢,于是立刻答道。
“好”张典史说道:“我出五十石粮食,再加二百两银子,给李把总解决粮饷问题。”之后对其他的几个富户说道:“诸位,李把总缺粮少饷,咱们是不是给帮扶一下呢”
这些人,只有两家是在北边有田庄的,其他的人都是被张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