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士英和阮大铖急匆匆的深夜进宫,向朱由崧汇报最新情况。他们比外间知道的要多一些,他们刚收到消息,刘泽清已经逃离扬州,瓜州失守。而且郑鸿逵的江防水师也不战而逃,长江天堑已经没有意义。南京不但要受到李自成的攻击,而且还要会被渡江而来的李岩夹击,情况万分危急。
朱由崧本来因为被打扰休息而不悦的表情,在听完马士英的汇报之后,已经变成惊恐。他结结巴巴的问:“马爱卿,这,这是真的吗?扬州,扬州已经失守了?”
“千真万确!”马士英也是急急忙忙的回禀:“臣之前安排了一个家人去扬州,这消息是快马刚传来的,不会有错。”
朱由崧惶恐的吩咐:“那,那该怎么办?现在赶紧通知给位大臣,来宫里商议对策呀。给史可法下旨,让他马上带兵来南京护驾。给黄得功下旨,给刘良佐,给各镇将下勤王诏。”
“陛下,来不及了。”阮大铖马上劝阻:“当涂到京城,已经没有守备的部队了,镇江到南京也是一样。只要一天的时间,闯贼就会兵临城下。再加上逆贼李岩的部队,怕是会有十数万大军围城,就算是各镇兵马过来,也一样不能解京城之围呀。”
此时朱由崧想起了可怕的洛阳之围,数十万流贼将洛阳围的水泄不通,一群又一群的往城墙上爬。城内的穷鬼们也是四处活动,随时准备在城内制造混乱,与城外的流贼相呼应。而城中的守军,除了向他父王催要钱粮,就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一旦军将们的愿望没有达成,他们就会同城外的流贼里应外合,将城池交给流贼,而后他们自己好一起瓜分钱财。
而马士英却是立刻接话:“陛下,万万不可开朝议呀。”
“先生,此话是何意呀?”朱由崧脸色惨白的问。
“陛下难道忘记先帝的教训了?”马士英痛心疾首的说道:“朝廷诸公,各个自诩铮铮铁骨,他们最在意的就是气节,自然会对迁都之议全力反对。先帝想要南迁以图再起,可是迫于众臣的压力,一个多月时间屡议不决,最终错过时机,被流贼围困于北京。可怜先帝刚烈,自缢煤山,而那些反对南迁的正人君子,殉国者又有几人?向闯贼祈职者又有多少?陛下要三思啊。”
朱由崧听到崇祯自缢,整个身体哆嗦一下。他想起他父王瘫坐在地上让他逃跑时的情景,想起了惨死于李闯之手的家人,想起了逃跑时惶惶不可终日的凄惨。他突然神经质的点头:“对,对,不能与大臣们商议,不能与他们商议。”
阮大铖马上说道:“请陛下稍作准备,子时三刻,臣等护送陛下出城。”
“夜晚出城,没有问题吗?”朱由崧突然又恢复了一些理智,关心的问着:“还有,咱们君臣要到哪里呢?”
马士英自信的汇报:“陛下放心。臣子为京营勇卫营统领,臣还有家兵一千,而且今夜出城,闯贼就算插翅也飞不到京城近前。所以此次南下,绝对安全。”
朱由崧终于放心了,点头道:“好,好,朕这就去准备。”
阮大铖提醒:“陛下,只要人走了就行,其他细软东西,到了地方都能再置办整齐,陛下无须操心。”
“朕省的,省的。”朱由崧连连应声。他可是从洛阳一路逃难出来的,自然不会在乎那些身外之物。
马士英和阮大铖早已经准备妥当,只等着朱由崧了。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到了出城的时间。大队人马在夜间出城,居然没有引起南京的任何警觉。
他们连夜南下,等午后终于到达漂水的时候却是遇到了麻烦。由于他们这次是秘密出逃,地方上自然不知道是皇帝出行,所以当地的部队毫不犹豫的对这伙冒充皇帝的盗匪发动的攻击。别看京营装备光鲜,薪饷是其他军兵的两倍,可是战斗力却是低了几层。
一行数千人马,被当地土兵一攻击,居然被冲散了队伍。马士英护着邹太后向杭州继续行进,而马銮却是带着朱由崧不得不向西南逃跑。因为江西防线还有黄得功和刘良佐,还有史可法,这个时候也顾不上门户之见了。要是落在李自成的手里,他们是必死无疑,史可法就算再政见不合,也不至于敢弑君造反吧。
朱由崧和马士英等人一跑,南京城中就彻底乱了。大臣们去找皇帝商议守城之策,却是发现皇帝已经弃城而逃了。士民们愤怒了,居然有人冲进了锦衣卫大牢中,把还在狱中的假太子给抢了出来,要让这位假太子来做皇帝,来领导他们据城死守。没办法,来的是李自成,他们这些官绅富户,不抵抗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想仓促让一个假货来当皇帝,守备南京的勋臣赵之龙等人,就倾向于向李岩的部队投降。毕竟李岩还是挺温和的,开封的周王一系就得到了很好的待遇。他们这些勋戚大臣投降过去,不但性命无忧,还能保住几代人积攒下来的家财,还能过上安定的日子,是此时最好的选择了。
不过李岩的部队似乎没有李自成来的快,这倒是一个麻烦事呀。
。。。
………………………………
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盘散沙
出来拥立假太子的,都是那些低等官吏甚至是平常百姓。``し他们被流言欺骗,一直都相信被关押在大牢里的少年就是崇祯皇帝的太子,是弘光皇帝不想让出皇位才说太子是假的。可是那些高官勋戚们都知道,那个少年不过是已故驸马都尉的侄孙而已,当然对他不感兴趣。
所以在赵之龙的受益下,京营兵出动,将这些不明真相,或者是随便找个精神寄托的士民们驱散,将王之明重新收押,才把这个闹剧终结。
但是没有皇帝,南京也要守住才行。否则李自成进来,再来一个烤掠,他们不但家财不保,连身家性命可能也会丢掉。
可是京营人马,被马士英带出去了一部分,能用来守城的不过两万多人而已。而且这些京营士兵,久疏战阵,能不能坚守还真是让人不放心。而城内掌兵的勋戚,从忻城伯赵之龙,到保国公朱国弼,魏国公徐久爵,隆平侯张拱日等人,都是凭借祖宗的战功袭得爵位,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是他们专长,至于领兵打仗,那就全部抓瞎了。
没办法,赵之龙聚集钱谦益,蔡奕琛,李沾等一众文武聚在一起商议,只能是开出重金,招募勇士了。同时派人马上去镇江,邀请李岩的部队赶紧过江,来接收南京城。
两头同时进行。去联络李岩的人已经快马出城了,可是城内招募健勇的事情却是遇到了麻烦——户部没钱。南京这么大的城池,没有六七万人,连城头上的垛口都站不满,兵员缺口四万人,可是户部只有一千两银子了。
接下来又是老套的情形,一个个家资巨万的勋臣大吏,却没有一个慷慨解囊的,反倒是一个个愁眉不展。更有甚者,还有的抱怨弘光皇帝不知节省,大修宫殿,广选秀女,把户部财政挥霍一空,现在皇帝只身逃跑,连给他们募兵的钱财都没有留下。
这些大人物,几十年上百年下来,一直都是往手里搂银子,什么时候往出拿过呀,已经形成了习惯。所以即便是李自成大兵压境的时候,也都没人愿意舍些钱财,来保住他们的家业与性命。
还是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看不下去了,直接开口:“诸位大人,这都火烧眉毛了,诸位还在这里耍嘴皮呢?!李闯是什么人,都不想要命了?!北京城里的勋戚死了多少?世家大族还剩几家?诸位哪个不是腰缠万贯,大家每人拿出些银钱来,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吗?”
韩赞周的话说完,大殿里的文武勋戚们都闭嘴了。道理谁都知道,可是每人往出拿多少呢?这可就是一个大问题了。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凭什么我出的多,你出的少呢?
“鄙人出两个月俸禄。”钱谦益首先表态。
接着就有文官马上准备跟上,也要开始捐献不多的俸禄了。
此时赵之龙马上打断,戏谑的说道:“牧斋先生(钱谦益),您是常州巨室,光是给河东君(柳如是)建的绛云楼和红豆馆就耗资万金。当此生死存亡之时,只愿拿出区区百十两俸禄?先生觉得李闯入城,先生同河东君能独善其身?我可听说了,那些贼人可都喜爱美艳妇人,陈圆圆此时可已经成了刘宗敏的房中娇娘,不知大名鼎鼎的河东君能不能被放过呢?”
赵之龙这么一说,却是把钱谦益给抓住了。柳如是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