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仁甫看着抛石机快速的推进,不得不佩服李岩的奇思妙想,一个简单的想法,就能让抛石机的防护提高好几倍。要不是手推车不够结实,不能承受住炮弹打过来的力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推进放法。
转眼间,抛石机就进入了两百步的距离,操作的士兵们拉着绳子,在滑轮的作用下,抛杆被快速的拉下来,卡住。后方的装弹手小心的把火罐抱过来,放入了铁网兜中。点火手吹着了火媒,点燃了外边的棉布,又快速的把火媒扣上。
在指挥官发射的口令声中,操作手释放了机括,抛杆猛烈的弹起,将网兜中的火罐抛射了出去。之后指挥官没有继续号令,而是看第一发的弹着点,适当的做些调整之后,才会继续下一次的发射。
火罐在空中画着弧线,似乎是慢慢的飞行着,可是也十分迅捷的落在了清军掩体附近。有的落在了掩体的前方,有的直接在掩体上碰碎,还有的砸在了掩体之后,瞬间就燃起一大团火焰。
此时抛石机的指挥官在指挥着部下调整方向和扭紧的筋腱的松紧,而清军在掩体之后的士兵却是慌乱的向后方逃跑,可是此时阿济格还没有下达后撤的命令。
很快,第二轮的火罐就抛射了出去。这一次就准的多了,大多数火罐都落在了清军掩体的附近,将掩体左近打成一片火海。不过此时战果却是不大,除了第一轮发射时大火吞噬了少数几个倒霉蛋之外,此时的掩体后面,清军早就都逃之夭夭了。
阿济格看着远处李岩的投石机眼睛冒火,恨不得纵马过去把它们砍成碎片。可是投石机后面的步兵阵线,数十门大炮,还有在侧翼掩护的数千骑兵,又让他不敢下冲击的命令。他知道,就算他镶白旗这一千骑兵全部战死,也未必能冲破李岩的阵线。至于那些汉军,还有吴三桂等人的骑兵,他也不敢完全相信。
“撤吧,”多尔衮淡淡的说道:“再犹豫下去,只能吃跟大的亏。”
不等阿济格下令,他又对吴三桂吩咐:“平西王,派人回去通知你们的部下,做好防御准备,要快。”
“铁场堡不要了?”高第问道。那里有他的五百兵士,而且那里也算是他的地盘儿。
多尔衮随意的说道:“那是你自己的事。”说完之后拔马就走,没有一丝的拖泥带水。
阿济格终于不再纠结,快速的下了撤退令之后,也带着卫队,还有他的旗丁精锐,快速的北撤。
“这,这,”唐通目瞪口呆的说着:“通了娄子把麻烦扔给咱们,这算什么事呀?好容易轻松了半年,又要提心吊胆了。”
吴三桂也是下了撤退的指令,提醒道:“快走吧,等你发完牢骚,没准儿就被李岩抓住了。”
“咱们是不是该派人和李岩接触接触,我看这大清国也是扯淡。”高第愤恨的说着,同时跟上了后撤的吴三桂。
吴三桂无奈的说道:“那也要扛住接下来的攻击,否则就算咱们想投降,人家也未必会在意咱们。”
王仁甫看着清军仓惶后撤,轻松的下令:“骑兵追击。马成,带你的部队在后方接应。注意,收复铁场堡即可,不要过度追击。”
“遵命!”骑兵的魏诚,还有步兵的马成同时抱拳领命。之后魏诚带着骑兵,呼喝着向逃跑的清军追了上去。
几乎是同时,墙子路关口外的豪格却是在发愣。他怎么也想不通,怎么昨天还在激烈抵抗的关口,今天一早就没有了守军。他确信,关上的守军伤亡很小,倒是他这里有三百多人的伤亡,而且中间还有五十多他麾下的精锐护军。
“陷阱,这一定是陷阱。”他心中确定着。
。。。
………………………………
第六百五十章 自乱阵脚
这还真是一个陷阱,梁振方带着三千快速部队就在关后五里等着呢。关前有一条大河,施展不开,而李岩给他们指令,又允许大范围的深入关外,所以他就让守关的兵将趁夜撤出来,放清军进来。
他这也不是盲目做的决定。这几天各地斥候侦探,长城沿线六七处发现清军的踪迹,兵力都不多。多的五六千,少的两三千。而且其他各处都是做做样子,唯有墙子路这一处是猛力攻打的。既然这股清军想要急着进来劫掠,那就把他们都留在关内好了。
可是他等了半天时间,也没有等到清军过来。到了午后,在前方监视的人回来禀报,说清军还在原地不动,似乎没有进来的打算。
“真是孬种!”梁振方鄙夷的说着:“放着一座空了的关城,他们都不敢动心,真是越来越没意思了。”
他这里都准备好了,就算是清军不进来,只要占据关城,他也可以用抛石机和火炮来大量消灭清军。通过两天的作战,他知道清军没有带几门大炮,所以清军即便是占据关城也不会有多少优势。他现在就是想抓住清军作战,否则清军的机动性那么强,就算他是快速部队,也拿清军没什么办法。
此时守关的百总过来,陪着小心,说道:“梁将军,既然清兵不敢进来,我看我们还是回去守关吧。乡亲们都在外边躲着,这天寒地冻的,也怪不容易的。”
他们这一队人,都是关后村子的军户。本来大部分已经没有田地,变成了佃农,可是李岩占领了长城沿线之后,这些人又从了军,就又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至于这里的地主,则被李岩以置换土地的形式,给迁到其他地方去了。这样一来,这些士兵守卫着关口,身后就是自己的家园,自然会拼了性命。不过也因为如此,他们总是有些小家子气,眼里只有他们的家园。
梁振方不客气的说道:“老胡啊,你们不能只看到你们家里的那些坛坛罐罐呀,要是能把清军放进来加以歼灭,你们家里少了什么,就赔给你们什么,再给你们换上大瓦房。百姓们都在军帐里住着,有炭火,有吃食,有什么好担心的。”
老胡唯唯诺诺的点头称是。他们更担心的是地里种的粮食,不过既然梁将军已经承诺赔偿了,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他们虽然进入李岩的体系晚,可是对李岩及其麾下的信任却是一点儿都不少。李岩手下的官员说会给他们田地,还真就实实在在的给了,就冲这一点,他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而在关外的豪格还是犹疑不定,虽然他知道关城是空的,就连后面的村庄也空了,可是他还是不敢让部队入关,哪怕是占据关城都不敢。此时他脑海里不断闪现的是山海关城头上的熊熊大火,是士兵们凄惨的哀嚎,他不敢去试一试占领这个通向关内的长城隘口。
梁振方等了一夜,还是没有等到清军进来,于是他也不再坚持,让守城部队回去布防。
收到消息的豪格也终于轻松了,他终于不用再纠结了。同时也有那么一点点儿的自鸣得意。至少他看穿了李岩的小伎俩,没有让他的部队遭受更大的损失。
其实梁振方想要把清军吸引进来,完全可以把戏做的足一些。比如撤走从后方增援上去的三百多士兵,让原来守城的军兵真的坚持不住。可是他不敢这么做,这种有些冷血的做法,虽然可能换来更大的战果,却也有可能丧失一部分人的民心。这种因小失大的事情,他是不会去做的。
此时已经回到开封的李岩,收到了李牟的汇报。得知清军不过是派出少量兵力虚张声势之后,他就没有继续北上,让李牟在北京统筹长城沿线的防务,继续密切关注清军的动向。
同时他下令,让陕西的部队继续发动攻势,尽快攻下汉中地区,给入川打出一个后方基地。而南阳的部队,则继续保持警戒状态,对已经撤退到襄阳的李自成暂时不要主动出击,等待更有利的时机。
主要是那里的部队兵力不多,只剩下不到两万,而且骑兵很少,不能完成主动出击的任务。还是要再等一些时候,补充兵员装备,再增派一些骑兵之后,才是主动出击的好时候。
可是撤到襄阳的李自成,却是没有李岩那份淡然。因为他刚收到消息,西北的牛成虎,左勷,郑嘉栋等人造反了。而本来奉命调集一部分兵力回陕西增援的党守素等人,在收到入川指令的时候,却是受到了前明降兵的突然袭击,损失不小。留守各地的原起义军部队,更是损失惨重。
李自成乱了方寸,在襄阳的寝宫中来回的转圈儿。口中喃喃的说着:“完了,完了。西北全乱了,四川也没有什么指望了,怎么会变化的如此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