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笔架山与大陆有一条通路,涨潮的时候被海水淹没,退潮的时候就从海上显露出来。清军乘胜追击,一举将存于笔架上的粮草夺取,可供十万大军食用一月。

    虽然与清兵大战了一阵,想要突出重围,可是清兵拼力抵抗,明军没有取得进展。此时明军相当于被清军围困与松山之间,不但后路被截断,粮道也被断绝,所以让明军众将方寸大乱。

    洪承畴鉴于战事紧急,出了松山城。而张若麒,邱民仰等人却是留在了松山城中。

    “诸位,”洪承畴在大帐中沉声说道:“现在大军被围,正是我等并力向前,击败北面的清兵,与锦州城两相夹击,一鼓解除锦州之围的大好时机。”

    八位总兵官都是沉默不语。

    王朴率先说道:“督师,咱们只有三日的粮草了。”

    洪承畴大声的说道:“只要诸位奋力作战,何须三日,只一日便可击败围锦州之敌兵。锦州城内自有存粮,而后兵合一处,背靠坚城,与敌决战。之前有逃人来报,清兵已经乏粮,就算他们想要继续围困,也必不能久持。”

    马科说道:“现下清军已经夺取了笔架山上的粮草,足够他们食用一月了。松山城内的粮草不多,若是咱们进战不利,没有击破清军的防线,那咱们不是要饿死在这里了?”

    “是要诸位有死战之心,我十万大兵,两面夹击,还不能击破清兵的三道防线?!”洪承畴厉声说道:“要是有畏敌不前者,本督师可就要请尚方剑了!”

    众将又都是沉默下来。虽然尚方剑只能斩副将一下的军将,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杀个总兵官也不是什么大事。而且当年袁崇焕就杀了毛文龙,当时也没有什么事。要不是有清兵围困京城的事情发生,袁崇焕杀毛文龙的罪责也不会被追究。

    洪承畴正要下达各镇兵将的作战次序,一个小校跑进来,半跪于地,将手上的一封信举过头顶,大声的禀报道:“城内张监军来函。”

    洪承畴无奈,只好将到了嘴边的命令咽了下去,抬手道:“呈上来。”

    洪承畴的亲兵把信接过去,交给了他。洪承畴打开信函,脸色瞬间就变得难看起来。

    李辅明看着洪承畴脸色不好,以为又有什么不好的消息,拱手问道:“督师,可是有什么消息?”

    这白纸黑字的,洪承畴也不敢隐匿。要是隐匿了,这次作战若是能建功的话,那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凭现在这些总兵的态度,要想取胜也不容易。将来即便是侥幸能逃回去,也是不小的罪名。而且张若麒就在松山城中,要和这些总兵官取得联系,也不会费什么事,他想隐匿也隐匿不下来。

    洪承畴低声的说道:“监军来信,说此地乏粮,建议大军向南突围,回宁远就粮。等整顿军伍,备齐粮草之后,再起大军来解锦州之围。”

    众将此时都隐隐的高兴起来。南边虽然也有清兵阻挡,可是毕竟才刚派兵过来,就算建立防线也必定不坚固,要突围出去还是比较容易的。

    洪承畴皱眉道:“这只是监军的建议而已!众将有什么意见?”

    “还是听监军的吧。”唐通低声的说道。

    曹变蛟抱拳道:“末将听督师的。”

    李辅明说道:“监军说的有道理。万一作战不利,咱们这里就是死地。”

    其他众将不再开口。

    洪承畴见军心已堕,只好说道:“那就听从监军的意见,今夜突围。王朴、唐通、白广恩,你们三镇兵马为左路,其余等人为右路。今夜初更,同时进兵,向南破围而出。”

    “末将遵令!”八个总兵官都是抱拳,大声的应答着。

    洪承畴挥挥手,吩咐道:“都去准备吧。”

    可是到了傍晚,本来布置好的事情却是出了问题。还没到初更呢,大同总兵王朴就带着部队先突围了。他们有十多万大军,要是按照计划进兵,那必定是慢吞吞的。等他们靠近清兵的防线了,清兵就已经准备好了。这是逃命的时候,还是先冲出的占便宜,留在后面的吃亏。

    各镇人马都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在王朴带着部队先跑之后,各镇人马开始相互争道。十余万兵马一起向南跑,队伍相互推挤践踏,混乱不堪。队伍还没有接近清兵的防线呢,就因自己践踏而死伤不知有多少了。

    。。。


………………………………

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偷

    本来吴三桂还想保住军阵,企图保住自己的部众。可是清兵自然不会让明军结阵固守的,豪格带着部下猛攻一阵,把吴三桂的军阵也打散。接着就是各镇人马的大溃逃。

    溃逃一旦开始,就不容易停下来。而清兵这里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知道明军一定会向宁远方向突围,于是在往杏山,塔山,大兴堡等处的路上布置了大量兵力。

    这个时候,清军的兵力已经和明军相当了,所以他们有足够的兵力来布置伏兵和追击。他们都是打老了仗的人了,自然知道怎么样才能获得最大的战果。

    明军慌乱的向南跑去,时不时就有羽箭从两边的山地飞来,而后面的马蹄声时远时近,背后的惨叫声总是追随着他们的队伍。而在主要的山口,还时不时的会有清军从山上冲下来,截下他们一部分兵力。

    有的溃兵们慌不择路,也是无路可逃,只能沿着海边逃跑。清兵则是在外围逼迫过来,把许多明军压制在海岸边上。而这里的海潮水位差高达三米,所以等涨潮的时候,明军前进不得,后退无路,被海水淹死的不计其数。

    洪承畴收到军队大溃的消息,于是也从松山出兵,想要突围出去。可是却被清军截击,没有突围成功。而王廷臣和曹变蛟两部也是被清兵阻挡,只好也退回了松山城。

    张若麒、马绍愉等人却是趁着混乱,到达海边,坐了渔船从海路逃脱,返回了宁远。

    洪承畴等人被围在松山,虽然设法突围,但是却被围困的清兵牢牢挡住。最后他们只得坚守松山,等待援兵来救。

    吴三桂、白广恩、李辅明、马科、王朴、唐通这六个总兵官,有的逃到了杏山,有的逃到了塔山。而后又在清兵的围追堵截下,只带着不多的部下逃回了宁远,才算是收住了溃逃的脚步。

    这个时候,他们终于开始收拢溃兵,准备守卫宁远。宁远的官员们也开始向朝廷报告情况,不论是好还是坏,总是要让朝廷知道才行。

    河南,归德府。

    进入九月,朝廷在辽东大败,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传了过来,这让原本对边军寄予厚望的官绅们如遭晴天霹雳。

    李岩也得到了相关消息。不过他倒是没有什么惊讶的,毕竟他手下也是有些边军的,知道边军的战斗力。要是边军对付蒙古人,还能一战,可是要是对上清兵,尤其是在野战中,那胜算可就不大了。

    他现在担忧的是,流贼李自成和罗汝才又从湖广回到了河南,而且一路向北,已经到了项城附近了,那里可是离他的地盘儿不远了。不过好在傅宗龙带着贺人龙和李国奇在后面追击,而杨文岳也在八月末得到了部分钱粮,终于离开的开封,现在带着虎大威也在新蔡附近。

    李岩立刻下令,让李仲和李牟集结部队,除了拓城和鹿邑县的部队不动之外,其他各地留下一半的守备守备部队,其他的全部到府城集结。这样算下来,他能集结一万多人的部队。他必须做好准备,防止流贼进入他的地盘儿,破坏他刚刚稳定下来的局势。

    李岩吩咐道:“让制炮坊加紧制造火炮,火药坊也要加紧生产。告诉李仲,让他把库存的弹药至少带六成过来,把那两门三寸炮也都带过来,这次作战的规模可能会很大。”

    铁模铸造的火炮在上个月已经通过了测试,十分成功,和泥模制成的火炮没有什么差别。所以现在火炮坊正在赶制铁模,准备大规模铸造三寸炮。三寸炮虽然比他们用的弗朗基炮重些,操作也繁杂一些,可是威力却是提高了不少,所以李岩准备大规模装备。至于更大口径的火炮,只能以后再说了。

    孙四福抱拳道:“遵命。”之后汇报道:“据咱们的人报告,那些大户都在酒楼里聚会呢。”

    李岩点头道:“嗯,知道了,继续监视。那些家伙现在也就是抱怨一下,不会对咱们构成威胁。”

    孙四福点头,立刻出去传令了。

    李岩起身,对亲兵吩咐道:“准备一下,咱们去城外看看。”

    一会儿之后,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