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四不像,那四不像不敢抬头,玉帝言道:“此事再议,你先退下吧。”四不像诺诺而退。
一晃过去一年有余,天庭仍不予回复,成道召来奉义言道:“孤早已上奏天庭,保卿为开国之君,天庭迟迟不予回复,恐是对孤有所介怀。孤一言九鼎,定当达成所愿。卿回府稍作准备,三日后下界。”奉义再拜道:“帝君待臣之恩,天高地厚,微臣愿伺候帝君左右,不去享那人间富贵。”成道言道:“爱卿不知,这人间天上,如同一理,世人只知帝王好,谁又明了帝王背后凶险磨难?卿将来虽为一界人王地主,却不是守成之君,难有安逸之日。望卿不改初心,为天下苍生谋福。”
正在言说,成道信铃响动,奉义连忙焚起一炉香,只见天庭礼部侍郎传香奏道:“天庭已遣下众天将下界,推翻暴政,重树朝纲。”原来成道早受天庭掣肘之苦,亦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早在刘隽反天之后,便在天庭埋下数位耳目,见有大事,必然相告。那天庭高官,只道是诸仙同心同德,因此并不知情。成道看罢愤懑不已,言道:“爱卿,那天庭早已有手段,派下重臣推翻暴政,卿可稍待数日,待礼拜过弥勒佛再去不迟。孤再令五常侍随侍左右,保你周全,卿可安心前去。”奉义再拜。
成道燃过信符,带着奉义赶往梵净山。那梵净山上早有诸般菩萨、尊者迎着,待成道等入得山门,弥勒佛祖降阶而迎。相互叙礼之后,奉义参拜大佛。弥勒佛言道:“帝君此来,贫僧已知来意。但请帝君放心,贫僧定当竭尽全力。”成道言道:“多谢佛尊错爱!”弥勒佛道:“奉义下界,虽然有帝君护佑,恐怕难逃恶人魔掌,贫僧劝帝君莫要将奉义投往富贵之家,否则必然遭歹人暗算。贫僧以为,当入寻常百姓之家,幼年多受磨砺,方知来之不易。”成道拜谢,道:“佛尊思虑周全,确是此理。”
待成道带着奉义返回恒元宫,那四不像早在奉义府上恭候,见奉义归来,言道:“贤兄此去梵净山,必是求那弥勒佛祖相助。不过贤兄细想,那如来佛祖都不能动摇三界,这弥勒佛祖又能有何为?玉帝嗔怪贤兄动摇投机,因此已遣下天将成为人王地主。贤兄此时若还不能幡然醒悟,恐为祸不远矣。”经历此番变化,奉义早知天庭威力,言道:“愚兄早有归顺之意,只是不知陛下何意,不敢贸然进言。”四不像大喜,道:“贤兄既有此说,诸事便可转寰。小弟已为贤兄在驾前美言,只要贤兄真心效忠,玉帝便召回众天将,令贤兄顺顺利利坐享其成。”奉义心动,言道:“倘若愚兄为人王地主,必定衷心玉帝,否则天诛地灭!”四不像道:“如此甚是妥当,即刻小弟回天,禀明玉帝,贤兄可静待佳音。”奉义拜谢,四不像复道:“只是还有一事,望贤兄勿要食言。”奉义言道:“但讲不妨。”四不像道:“数百年前,小弟曾与贤兄对弈,小弟输下一世自由之身,贤兄输下石城湖为小弟之享,如今贤兄即将荣登大宝,小弟也必将与贤兄一同下界轮回,绝不违誓,还望贤兄勿要忘了此事。”奉义哈哈大笑道:“倘若愚兄做得人王地主,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个小小湖泊又有何不舍?贤弟倒好放心,到时不仅该处做你修行之所,为兄亦要对你封侯拜将,令你名垂青史。”四不像拜谢而去。
书中代言,那四不像为何要舍弃天庭安逸不享,偏要追随奉义再受人间寒苦?不过是授命监视奉义,但有违逆,便要诛戮,若是奉义果然忠心,亦要在旁时常提点,令那奉义深知天庭恩威。即便是奉义占据气数,但到千秋万岁之后,能不能归位成神,亦是取决于玉帝好恶而已。
翌日后,天庭恩旨已下,准了成道所奏,命奉义投在凡间朝中重臣府中,幼时便聪慧异常,得天子眷顾,承袭父亲爵位,成年之后,官至太尉之职,待天子崩天之后,受幼主禅让皇位,做得一世帝王。成道接旨,不知是悲是喜。待到奉义将行,成道送至山门,亲自把盏言道:“爱卿此去,山高路远,不知何年相见。世间险恶,卿当处处留心。”那奉义跪饮,泣道:“臣自荒茫,承蒙帝君不弃,得以追随,帝君错爱,为臣挣得神籍,实乃是再造之恩。如今微臣下界,远离帝君,不能时刻相佐,实为憾事。微臣愿早靖天下,再返帝君身畔,坠蹬垂鞍,再效犬马之劳。”成道亦潸然,命人将光华刃请出,言道:“五家仙,尔等有善民之功,待孤有救驾之义,奉义乃与众卿一般,是孤的肱股之臣,尔等要小心护佑。孤将光华刃交与胡仙,卿持此宝助他一臂之力。”五仙领旨,成道复对奉义言道:“爱卿当为人主,却恰逢乱世,奸佞邪恶之人必定众多。卿之脾性,专狠好杀,只是天下污秽浑浊,人世盘根错节,须要思虑周全。孤令你有三杀三不杀,万不可违。一杀者,乃是贩卖儿童妇女之人,无论因由,务必死刑;二杀者,乃是祸国殃民贪官,无论功绩,务必死刑;三杀者,为害乡里恶徒,无论人情,务必死刑。三不杀者,乃是大孝之人、大善之人、大屈之人。违此令者,人神共愤,天诛地灭!”那奉义跪泣稽首。
成道言道:“凡世间可成之事,无不具势而行,规矩方圆,亦不能改之。势生则规矩生,势强则规矩弱,势亡则规矩亡。如今天庭独巨,三教轻微,吾等行事,只可借势而为。那道教诸仙,虽然与天庭暗有嫌隙,然毕竟一体,安则争斗,危则同仇,因此天界诸仙绝不可近,更不可为其所用。那儒家虽然势微,不过在于争与不争尔。天下之大,无处不有儒生,著书立说、倡导言论、更人信仰、谏动王权,非儒家不可。那释家虽然沦落中土,但气数尚存,诸仙亦不敢小觑,玉帝不予剿灭,只不过是互生互利而已。虽然那西教崇尚修为,不过内中不乏勾心斗角。卿可视此为机,借势壮大。近来听闻未来佛创下白莲教,教众法力高强,大有取正宗而代之之象,卿可相助一臂之力,但不可久缠于其中,否则必遭大祸。卿倘为人主,宜力保三教共存,唯有左右借势,方能保你国祚长远。”奉义再拜谢恩,率着五家仙及礼部众人前往下界。正是:天有至高海有深,高深莫测是人心。
不知后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第一百回 奉义转生开新朝 成道化树散灵气
第一百回奉义转生开新朝成道化树散灵气
金屋千钟非当,富贵荣华平常。功成业铸祈人见,但愿衣锦还乡。
熟识附和帮腔,亲朋紧簇花堂。但看世人不如我,如此意气轻狂。
上回说到成道奏报天庭,请旨令恒元宫三千山兵远赴两界山戍守,以防婆罗门教趁机东进,天庭恩准,成道又保荐奉义成为人王地主,天庭迟迟未予准奏。成道自思此事紧急,因此带着奉义前往梵净山拜见弥勒佛祖,请佛祖相助奉义转生。待奉义返回,早有四不像在府上等候,言语一番,翌日后,天庭恩旨,命奉义下界为君。成道一番嘱托,命五家仙随身护卫,相助奉义成就霸业,方才令礼部派人送往三宵娘娘处。仪仗行至半路,那四不像也率着天庭吏员在云上等候。见了奉义车驾到了,四不像连忙下辇,紧走几步过来施礼,言道:“小弟恭候兄长多时。”其实奉义早就看到四不像车驾,但五家仙在旁,不能离座相迎,只得装作不识,暗令车夫快走勿停。那四不像哪里知晓此中详情,还道是奉义得了圣宠,早将二人情义抛在脑后,因此怔在当下。
早有天庭吏员看在眼里,急急燃了火符,不一刻,天使便至,令四不像暂回天庭候旨。四不像又气又恼,随着天使径回天庭,凌霄殿见驾。玉帝怒道:“你口口声声言称那银鬃犼已然痛改前非,为何对你不理不睬?莫不是你为享受人间富贵诓骗于朕不成?”四不像连忙跪倒言道:“小奴万死不敢行这欺君之事。那银鬃犼确是言之凿凿,此番冷落小奴,恐是畏惧李成道淫威所致。只要陛下恩准,小奴愿再去寻那银鬃犼,令其前来宝殿见驾,当面立誓。”玉帝言道:“区区小事,何必大费周章,你暂且回府,朕自有安排。”四不像听罢一怔,怏怏而退。待过了三日,礼部方才得了旨意,再摆仪仗,送四不像前往三宵娘娘处过那人间净桶。
书中代言,玉帝亦是怀疑奉义阳奉阴违,但毕竟金口玉言已下,不得收回成命,只得密诏三宵娘娘,令那奉义转世投生到濠州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