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神演义-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

    其实早在佛祖派下金翅大鹏鸟前往中土传道时,成道便有所不悦,如今,佛祖明里暗里又不断派人前来传经布道,并不与成道知会,好似这人间并无李成道一般,因此对天庭阻止之行,多不予止。

    成道问道:“尊者所言极是。如今适值人主衰微,列强四立,百姓亦受奔波之苦,不知尊者意在度人乎?意在靖难乎?”降龙答道:“回禀帝君,贫僧东来,意在传道度人,然度人既是靖难、靖难既是度人。”

    成道言道:“孤尝闻佛法有富贵传法、贫贱传法,尊者愿以何传?”

    降龙合十道:“阿弥陀佛,佛家之法,不论尊卑贵贱,但凭心者,便可广开佛路。虔信者,舍而馈之,罔信者,求而不予。贫僧传法,不似他人,富贵传法,易于名缰利锁、藏污纳垢,受人诟病;贫贱传法,难于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贫僧愿做富中贫者、贱中贵者。”

    成道知这降龙罗汉心意已决,虽是不悦西教做法,但同为天庭排挤,也是惺惺相惜,无意阻止降龙传法。但此时岳飞已被秦桧、张俊等人害死,其中张俊便是天庭火神转世,如此看来,天庭定会对降龙下手,因此不愿降龙罗汉投入官家,但又不能明说,因此言道:“尊者所言甚合孤意,尊者本来要投豪门贵胄,但这官宦之府,恐不予佛家宁静,宦海沉浮,亦非安身之所。不知尊者意下如何?”降龙罗汉言道:“帝君所虑极是。贫僧一心传道,并无心人间富贵。但佛祖有旨,命我投身京营节度使李茂春府中,那李节度,为人甚善,修桥补路、时常施舍,却已过不惑而膝下无子。佛祖见他心善,便命贫僧投入其家,日后承其功荫。如帝君有旨,还望帝君协调。”

    成道言道:“尊者勿疑,孤乃是一片好心。这中土先前时候,南方鬼帝鬼谷先生有门徒孙子,被同门庞涓骗至魏国,因妒贤嫉能,庞涓对孙子处以膑刑,为防加害,孙子乃装疯卖傻,方躲过劫难,后有齐国使者秘载回国,成就了齐国霸主大业。如今三界奸佞横生,善者难以存活,恶者为所欲为,人间官场之中,勾心斗角、彼此相害之事层出不穷,尊者扬弘法、传正道,却不识这中土人心难测,更何况官家乎?为免尊者为难,尊者仍投李茂春府,孤可传旨,令李茂春退官卸职,尊者投生后切记万不可为官,只可传道度人,孤可保尊者周全。”降龙谢恩,口称愿往。

    成道乃命吏部传旨人鉴官,茂春,又命镇军大将军破大耗亲选亲信妖兵,护卫降龙罗汉前往李茂春府。待到了杭州天台山上空,破大耗指引降龙罗汉观景,趁着降龙罗汉不备,用力一推,那降龙罗汉驾着云,经风一吹,酒力上来,一脚踏空,跌下云来,直落入天台山国清寺罗汉堂内,而此时李茂春正于罗汉堂内拜求子嗣,眼见一尊降龙罗汉塑像无故从莲台上跌倒下来,国清寺方丈性空长老言道:“善哉善哉,员外定生贵子。”过了数月,果然生了一个公子,便是后来的活佛道济禅师。

    降龙罗汉乃投胎至李家,取名李修缘,后长至十四岁,父母相继离世,李修缘向佛心切,乃不投兵部司马之亲,而出家国清寺为僧。后至杭州飞来峰灵隐寺居住,遇见元空长老,那元空长老乃是九世比丘僧,早得西教密报,已知晓前因后果,击其三掌,将李修缘天门打开,那降龙罗汉便知前事,感念李成道,因此整日衣着褴褛、傲笑公侯,疯疯癫癫,不绝酒肉,乃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直好似“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天庭见此一个颠僧,又能有何为,因此未予加害。后人仿词证曰:

    风雨艰辛访异乡,苦乐未叹世炎凉。

    陌路寒酸俗子笑,何妨,阔看人生路漫长。

    喜怒哀思身染恙,家书,只将佳讯报高堂。

    待日辉煌身后事,不畏,留与他人话略详。

    那道济禅师神悟绝伦、学识渊博、怡然飘逸,并精通医术,为人好打抱不平,因此在百姓心中威望极高,被称为活佛。李成道因其渡世救人,令人鉴官大肆宣扬,天庭也就做个顺水人情,因此佛道两教共为推崇者,唯此一人。

    那数十万戍守凡间的天兵,见天庭并无剿杀李成道之心,也渐渐心生倦怠,往往趁着上官令得不紧,便遁入人间,使些阴谋诡计,诳骗些孝敬而去。或三两成群,见到略有家资的人家,便设法使小儿惊秫头痛,哭号不止,凡人哪里知晓缘故,寻来郎中医治,却是查不到病因,最后也只得化些纸钱、上些供品,央求各路神仙、孤魂野鬼高抬贵手,往往应验。百姓见此奏效,遇到小儿疾病,往往求神拜佛,那些天兵尝到此中甜头,纷纷效仿。更有甚者,化作凡人,寻到烟花柳巷、茶楼酒肆之中,快意足了,方才回到军营之中。那些守将当初见了,还曾严厉斥责,但经不住手下兵将怂恿、贿赂,往往也命人代为戍守,与那些有眼色的天兵混迹人间。

    凡间无数精怪,当初见天兵大兵压境,还以为为日不多,但见天兵在此快活,也就不怕,也多少孝敬些银子,期盼寻个门路,只是天兵自来傲物,哪里将这些精怪放在眼里,往往收了银钱,转手挥霍,却不帮那些精怪引荐。世间精怪又惊又怕,听闻恒元宫广招贤才,李成道处可以庇护,便不远万里前来投奔。天兵得了旨意,务要阻住精怪进山之路,那些天兵哪管那些,只要是收了好处,一律放行。因此数年间,凤鸣山兵将便达八万余众,各个兵强将勇,李成道法纪严明、赏罚有据,因此恒元宫威名大震,足以和天宫分庭抗礼。奉义见此谏道:“帝君,如今我凤鸣山兵强马壮,君臣一心,不如趁此良机反上天宫,夺了玉帝宝座,帝君荣称为‘皇’,执掌这三界大权,定能让三界清平,万物荣盛。”成道见奉义此说,却是吃惊,言道:“孤之初心,乃为三界公正,实不望位高权重。况且天虽有过,亦是为君,孤虽勤勉,亦是为臣,绝不可妄生造次。”奉义道:“帝君,‘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帝君若不趁此良机,若待日后天庭卷土重来,凤鸣山定会是万劫不复。”成道思索片刻,言道:“我等起义,无论胜负,受苦的必然是三界生灵。那世间百姓必然生灵涂炭,孤实不忍,卿勿再言。”奉义退去。

    不久,稼阳侯著雍、樯阴侯屠维、户部尚书赤奋若、工部尚书协洽、刑部尚书大荒落等人纷纷密奏上疏,恳请成道高举义旗,打上天宫,推翻玉皇大帝。成道见重臣群情激昂,言道:“众卿劝谏孤行不道之事,孤感念众卿一片忠心,不予追究。孤早言之,孤之初心,只为三界公正,别无他求,倘若此时不遵承诺,枉为孤之英名。此事众卿勿再提起,再敢言者以谋逆罪论处。”那群臣无奈,怏怏而去。

    协洽与大荒落私下进入屠维府中,对屠维言道:“帝君不肯推翻庸政,恐不是恪守初心,卑职倒认为帝君恐怕没有胜算,方才不敢如此冒险。”屠维言道:“如今我凤鸣山兵将虽是只有八万,但都可以一当十,若天兵倾巢而下必无胜算,但若我等奇袭天宫,斩杀玉帝,令天庭群龙无首,此事倒是不难。”三人正说着,只听门外有人喝道:“好个阴谋!不怕帝君知晓治下罪来!”那三人惊愕回头,但见作噩前来,相互见礼之后,作噩言道:“三位大人在此密谋,必不是什么好方。”那三人言道:“不如你言讲出来,让我等看看是何好方!”那作噩道:“世间有语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如今我凤鸣山虽然声威大震,但对抗天庭还须从长计议。天庭之内党派林立、人心涣散乃是天时;我凤鸣山君臣一心、兵将骁勇乃是地利;然独缺‘人和’。”那协洽道:“贤弟方才言讲我凤鸣山君臣一心,还缺的什么人和?”作噩道:“我凤鸣山兵良将勇,以精为胜,天庭虽是乌合之众,但人数众多,且名正言顺,因此若无西教、儒教相助,我凤鸣山便无‘人和’一说。”三人听罢,都叹有理。那协洽道:“此事不难,那儒教广受天庭排挤,自然积怨颇深,只要帝君此时振臂高呼,那圣人定然倾心归附。至于那西教,如今早不似当初风光,寄人篱下之苦,自然是难以下咽,只要帝君肯与其等共享天下,那佛祖定然相帮。”屠维言道:“此中还差一人!若是太上老君率众解围,此事便是难上加难。那老君一派皆是得道高人,法力无边,纵是西方佛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