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神演义-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降魔宝杖,照着那些精怪劈头打来。说来也怪,那些精怪不但不逃,反而招架上来,将悟净围在当中,打斗一处。

    斗了半个时辰,不能将悟净打败,悟净亦不能将这十数个妖怪降服。为首的妖怪大喝一声:“罢手!和尚,你乃出家之人,应以渡世为任,我等饥饿数年,只想吃得你一口肉,填饱饥肠而已。你那佛祖都割肉取义,缘何你不能就范?”沙悟净道:“混账东西!这满山瓜果不吃,偏要吃我肉来。我乃是西方金身罗汉,不来找你们的晦气也就罢了,不想今日你们自投罗网。”那为首的妖怪道:“罗汉错了,听人言你曾吃下九位取经人,又听闻那些都是金蝉子转世而来,还听闻吃得金蝉子一口肉,便能长生不老,如今你这不死之身,让我们啖下几口肉,保我们长生,也算是你功德圆满了。”

    沙悟净听了,只觉一身冷汗,想那数百年前之事这些精怪如何知之?若不是有人放出风来,便是有神仙化作妖魔为难。如今形势实在危险,不如遁去,想到这里,祭起风来,只见一道寒风,卷起飞沙走石,一时间天昏地暗,那些精怪连忙躲避,沙悟净趁势飞起,不想瞬间便被绊仙索套住,跌下云头,再想挣扎却是不能。沙悟净更是惊恐,这些精怪焉能有此仙家之物?只喜得那些精怪狰狞大笑,直奔悟净而来。正在悟净绝望之际,只听得半空之中三声哨响,为首的三只精怪倒地身亡,现出了金盔金甲,其他精怪四散奔逃。原来凤鸣山日游神李宣途经此地,望见众妖为难西方罗汉,方用法量箭出手救了。那日游神不待细想,拉起悟净连忙遁去。

    待到僻静之所,放下悟净,言道:“尊者,此处乃是安全之所,尊者便去,切记小心。”那沙悟净跪倒言道:“上仙救命之恩,没齿不忘!还未请教上仙姓名?”日游神道:“小仙乃是凤鸣山同元大帝驾下日游神,李宣的便是。”沙悟净言道:“难道就是新晋的凡间大帝?”李宣言道:“正是。”沙悟净沉思良久,道:“上仙,可否与我解了这道绳索,我要觐见帝君,当面呈谢。”那李宣与悟净解了许久却解不开这绊仙索,李宣道:“我法力低微,难以破解。不如你觐见大帝之后,请求大帝解开便了。”于是二人径往凤鸣山而来。

    那悟净随着李宣来到凤鸣山,待敬地殿军士层层报入,成道宣旨觐见。那悟净自知身形惭愧,见了成道纳头便拜。成道降阶相迎,双手扶起,言道:“尊者不必行此大礼。”复用双手紧拉住绊仙索,猛一用力,竟然将绳索扯断。那悟净更是感念,言道:“得遇帝君,实乃贫僧之福!”成道赐座道:“尊者一路西行,甚是辛苦。孤感念尊者赤诚,特备下素酒一杯,以慰渴盼之情。”宫人捧来玉盘,献上美酒。沙悟净道:“贫僧得观音点化,奉旨取经,然除妖有数、功果不多,实在惭愧。”成道言道:“尊者不必过谦,听闻尊者弃极乐而东归,欲苦行而传法,孤更觉尊者人心难得。”悟净面色泛红,口称惭愧。成道言道:“当今世上,人心浮动,气躁暴敛,尊者传道,正当其时,不知尊者作何打算?”悟净思索片刻,道:“贫僧日夜殚心,眼见世人戾气深重,欲上灵山,请佛祖指点迷津。”成道诧异道:“尊者莫非不知?佛家圣地已然易主,那婆罗门教大梵天帐下万亿神祇,早已将众佛祖、菩萨赶出天竺,天竺内佛家势力,恐不足百分之一,佛祖亦由天竺移驾锡兰、洪沙瓦底。如今,天庭在两界山上布下百万雄兵,防止西教和婆罗门教东渡。且不说尊者此番能否过得去,即便是到了灵山,恐也见不到佛祖。”

    悟净大惊不已,问道:“这是何时之事?”成道言道:“何时之事恐不详知,但确有其事。”不知觉天色已晚,大渊献早已备下宴席,成道邀悟净入席,两厢有著雍、屠维等人陪同。

    正说话间,只听得夜游神白贤进报:“启禀帝君,臣正巡游之时,望见流沙河上一庙宇被烈火焚烧,有天兵擒得些鱼兵虾吏正在拷问。”那悟净听得此处,惊得站起。成道问道:“可曾看清了是何神庙宇?”只听悟净言道:“那流沙河上只有贫僧的小庙,周围土地、山神敬仰贫僧,都不来争夺香火。事到如今,贫僧只好回去看看,免得连累帝君。”成道言道:“尊者且慢。若是天兵焚烧尊庙、拷打兵卒,毕竟是为尊者而来,如今回去,实乃自投罗网。如尊者不弃,可在孤这凤鸣山暂避几日,待孤查探的水落石出,方好找个人情,请天庭收回成命,尊者再回无虞。”悟净毕竟心虚,眼下也只好如此了。

    一连过了数日,成道亦不提别事,只是每日安排诸神宴请悟净。悟净连日不知所措,沉思良久,唯有投靠李成道方是上策。悟净请旨叩见成道,言道:“帝君仁义,三界悉闻。如今贫僧有庙难归、有家难回,祈望帝君收留。”成道搀起,言道:“如若尊者不弃荒陋,实凤鸣山之福。”于是封悟净为衡天将军,晋恒元宫京兆尹。悟净道:“臣有欺瞒之罪。臣方入山时,思想帝君以武扬威,必不肯容纳我等神佛散仙,不想帝君诚恳之至,广有恩德,使臣羞愧难当,臣请帝君赦我罪孽。”成道笑道:“爱卿言重了,孤感你赤诚,方才不忍抛弃,休要疑虑。”悟净道:“臣还有一事未及禀明帝君,臣于流沙河内拾起一物,闻言此乃太上老君炼就的洞天钉,臣本想归还太上,恐太上疑臣杀害青牛大仙,因此不敢归还。今愿献与帝君。”说着从怀中掏出一钉,光芒四射、夺人二目。

    成道言道:“此宝虽然为太上之物,但为爱卿有缘获得,爱卿便宜处置。”沙悟净道:“臣福德甚轻,恐难护住此宝,愿献与帝君,造三界之福。”成道言道:“既然如此,孤替太上暂留此物,命你保管,惩妖诛魔、弘扬正气,但凭于此。”沙悟净领命,自此在恒元宫当值。

    过了两月,沙悟净奏道:“帝君受命于天,正确人间法度,理应宣谕教化,倡导我道至理。今四海清平,帝君理应树宫立观,接受凡人膜拜,普度众生,还望帝君恩准微臣之意。”成道言道:“爱卿所言虽是有理,却不宜如此。孤观众生苦难,少有财帛,倘若因祭拜于孤致贫,孤心何忍?况且世人拜神,多为求福避凶,孤无福可赐,免招世人妄语,还是不要劳民伤财了吧!”那沙悟净久在天庭,深知这为官之道,因此私下里在人间择了五处繁华都市,大建成道宫观,上书楹联曰:唯纠人间屈心不平事,不管天下昧理求福人。令帐下亲兵就此驻守,遇有求问者,一律相助,无不灵验,其中亦有好吃懒做、德行丧失之人前来求财,那些守坛官员见了供品丰盛、香油良多,一律与准。那百姓间口口相传,人间百姓俱知同元大帝恩德,因此各处宫观香火缭绕,四时人山人海。

    有日游神李宣奏报,只称是天下百姓俱称颂同元大帝恩泽,是乃恒元宫之幸。成道不解,一问方知,乃命人撤去自身金像,原来宫观,俱作学馆之用。命人拿来各处守坛官吏,训斥一番,并再次告之属下,切不可劳民伤财,仙家自有天庭俸禄,怎敢再向世人索取。待成道宫观撤去,世人哪里知晓其中原委,以为成道法力微弱,被他神挤去,后世再不见成道神庙。

    三教和稳,人世宁静,不觉过了数十年,此时乃是大宋朝赵匡胤治下,那赵匡胤武功盖世,南征北战,打下锦绣江山,励精图治,造就国富民强。待平定了荆、湖之后,便派遣王全斌、崔彦进、刘廷让等分兵两路出兵蜀地,六十六天便大破蜀国,蜀国皇帝孟昶举城投降。赵匡胤命人押送孟昶赴京师汴京,当日,数万蜀国百姓含泪相送,甚为悲壮。那孟昶坐享太平,穷奢极欲,因此亡国也是必然。赵匡胤授其太师、中书令,封秦国公,那孟昶带着妻儿家眷前往谢恩,却不想七日之后便暴亡。赵匡胤为之辍朝五日,素服发表,追封为楚王。随后命孟昶贵妃花蕊夫人进宫侍宴,那花蕊夫人颇擅诗文,当庭作词舞曲,深得赵匡胤喜爱,文字间不乏英武之气,令赵匡胤为之钦佩。当晚侍寝,不久封花蕊夫人为贵妃,赵匡胤此后多到花蕊夫人宫中,却不想不经意间撞见花蕊夫人悬挂孟昶画像祭祀。赵匡胤看那画像,甚是眼熟,却想不起是何人,一问之下,花蕊夫人答道:“此乃送子张仙,虔诚供奉可得子嗣。”赵匡胤大喜,后宫妃嫔听闻此事,也纷纷誊绘张仙画像,香花顶礼,并由宫中传入民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