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说几个如何定位自己的方法:
1,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既人生目标。(企业家,科学家,高级职业经理,公务员,等等)
2,现在的自己应该为未来的自己准备什么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策划能力,实施能力,等等)
3,现在自己已经具备了什么能力,还差什么能力?不足的能力应该如何补充。(学校中学习,工作中学习,研究成功案例中学习等等)
4,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还剩多少时间可以支配,怎么合理的时间安排等等,如果这些问题,都能有肯定的答案后
那么还剩最后一个问题:
5,自己能否始终坚持自己的人生定位,只道离开人世,都坚持不懈在为之而努力!如果这个问题,也是肯定的答案,人生定位就非常清晰的浮现在脑海,当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别乱了心绪。加油,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20161024更
非常抱歉!又晚更了,哎。
非常感谢如斯者、书友1290223112、书友1057200278、书友1340488633的推荐票!
(本章完)
………………………………
第28章 学习的目的
要学习,甚至从自己的敌人那里去学习怎样做到明智、真实、谦逊,学习怎样避免自视过高,这总不会为时太晚的。――卢棱
说道学习,肯定各位都会想“学校”这两个字,但这并不是全部,当我们降临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已经开始学习了。例如,吃饭、走路、喝水等,都是靠后天学习所得到的。在银行等地方,我们会经常看到许许多多的老年人问一些年轻人,让年轻人教自己这件事情该如何去做,这就是一种学习。
或许可以说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竞争。
在如今的大企业中,海外留学派已经数不胜数了。几乎每个人都有过高的文化,而那些环卫工人,他们的文化都并不是很高。都是学习是奠定未来的基础,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或许我觉得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正如为什么我们总说人与人之间的素质总是相差很大因为是靠教育,每一个人的素质并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靠后天学习出来的。当然,若现在自己就没有什么文化,那么以后肯定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当然,随处都可以看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沟通等,这些都是靠学习得到的。若不学习,暂不说工作问题,首先你在文化知识、与人沟通等中,会与别人形成很大的差距的。
学习就跟吃饭似的,学习主要是学如何做人等,自然,学习更是一种进步。
我曾在语文阅读上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他虽然很留恋那份报酬,但他该退休了。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感到非常惋惜,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木匠答应了。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盖的房子和他以前的活儿简直不能比。木匠完工后,雇主来了。他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木匠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呀……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建房子,他干活儿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了。
每天你钉一颗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心全力,最终,你吃惊地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如果可以重来……但你无法回头!
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
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学习也是一种态度。正如在学校学习,学的知识都相同,为什么成绩上会相差许多呢
多半是因为态度不同。
人生也如此,现在的自己,决定着未来的道路。正如木匠的故事,怎么建房子并不重要,关键是这房子是给谁建的。人生就像这栋房子,需要你自己作主且动手构建,你不能奢望别人赠予你什么,因为平白得到的失去得也快。
所以,一个良好的态度,往往是成功的关键。
20161025更
(本章完)
………………………………
第29章 人生观
什么是人生观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龚咏雨…《重大人生启示录》中写道:
人具有死亡的权利。我们应当主张快乐人生,就是但凡在你活着的每一时刻你都是安宁与快乐的,如果你受到了生命中的重创,你评估这种创伤是难以挽回的,你可以自由地选择死亡。死亡并不是邪恶的、可怕的,它是自由的象征,没有什么比它更为高尚,更为美丽。
我们生活在比较之中,有黑暗才有光明,有恨才有爱,有坏才有好,有他人和他人所做的事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一切都在比较中才能存在,没有丑便没有美,没有失去便没有得到。同样,我们总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生命如艺术品一样,不论其长短,都在生命的过程中彰显着属于他的奇妙意义。我的这段生命也许只是为了一段旅程,也许只是为了一段风景,也许只是为了一段爱情,这正是生命的伟大意义之所在。
不同人的人生观是不同的,故每个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则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人生观。
1享乐主义人生观。它从人的本能出发,将人类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提出追求感官的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
2厌世主义人生观。厌恶世间的一切,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且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
3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特别是**的**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
4幸福主义人生观。它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一种观点则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也认为要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
5乐观主义人生观。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总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6**人生观。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他们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与所作的贡献。
在知道人生观的同时,也要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去做一个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生存。
自然,若树立乐观主义的人生观是非常好的,因为生活总会有挫折,但你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结果肯定是不同的。
20161026更
非常感谢看我的书!
(本章完)
………………………………
第30章 自信与乐观
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却是力量。…弗烈德利克・罗伯森
在巴黎举办的一场大型音乐会上,人们正如痴如醉地倾听著名的小提琴家欧尔・布里美妙绝伦的演奏。突然,正全神贯注的布里心一颤――它发现小提琴的一根弦断了。但迟疑没有超过两秒,他便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继续面带微笑地一曲接一曲地演奏。观众们和布里一起沉浸在那些优美的旋律当中,整场音乐会非常成功。
终场时,欧尔・布里兴奋地高高举起小提琴谢幕,那根断掉的琴弦在半空中很醒目地飘荡着。全场观众惊讶而钦佩地报以更为热烈的掌声,向这位处变不惊、技艺高超的音乐家致以深深的敬意。
面对记者的“何以能够保持如此镇定”的提问,欧尔・布里一脸轻松道:“其实那也没什么,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我还可以用剩下的琴弦继续演奏啊。这就是我们熟悉的许多遭受不幸的人生,依然可以是美丽无憾的。”
布里睿智的回答与他卓然的表演一样精彩――“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向世人传递的是从容,是乐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