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明朝的勇士们,救救白毛女,救救辽东百姓吧,小女子求求你们了!”当白毛女跪着磕着重重的头,悲切嘶声向军人求救时,未等沈重带领,全都站起来大声喝道:“打到辽东去,解救白毛女!”三军呼啸久久不息,声震云天,而那首《黄河在咆哮》适时奔涌而出: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奴英雄真不少。
大明天军豪侠勇士呈英豪,
端起来长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辽东,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大明朝!
两千健儿竟是一齐捶胸而合,万千豪气热血激发,肃杀之气翻山倒海,弥漫天地。
“大人,带我们去辽东,跟他们拼了!”
“大人,末将不怕死了,这就向你请战!”
“大人,不能眼睁睁地再任由他们欺负咱们,不能再出现白毛女!”
……………………
……………………
“死战!死战!死战!死战!死战!死战!”
“死战”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如同钱塘大潮,汹涌澎湃,无可阻挡。
沈重起身走到台上,挥手示意三军平复,等满营皆静,沈重愧疚地看着台下二千条不惜性命的低贱武人,说道:“我们都不认识辽东的百姓,他们长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们都不知道。可为什么看到他们悲催的命运,我们会生气,我们会同情,我们会仇恨?”
望着台下一众迷惑的士卒,沈重说道:“一万年前,这片土地上有了我们的祖先,五千年前,他们组成一个族群,这个族群的名字就叫做华夏。所以从天子、百官、文人、军人、农民、商贾、工匠、戏子,从两京到十三省万里辽阔之地,都是华夏后裔,都是我们的家。”
瞧着微微点头的将士,沈重接着说道:“一万年的生生不息,以一个人活一百年,我们繁衍了至少100代,你们从自己身上想一想,往上想你的父亲,你的祖父,你的曾祖父,你的第一代祖先,整整一万年,一百多代人的血脉传承,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从我们祖先开始,就这样在天灾、疾病、战争的苦苦求生、开枝散叶,整整一万年,一百代,到现在的亿万华夏后裔,包括辽东的百姓,都是我们的血肉至亲,我们能看着他们哀嚎挣扎、求生不得、任人凌辱吗?”
“大人,不能!不能!不能!不能!”
沈重继续说道:“我曾经给大柱他们讲过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国家,首都被人占领了,有人抵抗,有人逃跑,有人旁观,有人等死。最后几万名敌人打垮了几十万军队,俘获了几十万百姓,然后呢,然后几百个人压着几十万人一批批处死,竟然没有一个反抗的。他们都要死了,他们都有血有肉,可是他们竟然毫无反抗任人屠杀,而达官贵人躲在后方,大骂几声,接着醉生梦死。”
沈重喘了几口气,又说道:“我再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还是这个国家,他们的国土被敌人占领了十之六七,有人叛变,有人偷生,有人麻木,可是有更多的人还在战斗。一支部队化整为零,散布在敌人后方,偷袭、挖路、焚毁辎重、发展力量,另一支部队用血肉铸成铁壁以死抗争。他们打不过敌人,他们打了许多现在看来既可笑又可悲的败仗,可是他们一直在打,一直在抵抗,哪怕血漂万里,哪怕粉身碎骨,哪怕亡国灭种,他们还在抵抗,还在拼命,还在大喊:光复河山,兴我华夏!”
沈重情绪激昂,三军如林肃立,热泪滚动,英雄豪气冲天。沈重平复了些许心情,说道:“他们没有足够的兵器,没有足够的辎重,没有足够的训练,可他们在战斗,他们告诉敌人,无论你有多么强大,我,华夏人,绝不屈服。万里天涯,皆是战场,被打死,被饿死,被冻死,被渴死,被围困跳崖自尽,他们还是不屈服,他们一直战斗着,可以要我的命,可以丢掉万里疆土,可以嘲笑我们的落后,可是我们还在战斗,只要战斗,我们就没有输!”
沈重指着下面的士卒说道:“刚才有人问我,凭什么是我去死,凭什么不是那些活得有滋有味的官老爷、士绅老爷去死。我得说,这不公平,确实不公平,可是当国家危及的时候,父母兄弟姐妹受难的时候,若不是我还能有谁,若不是我怎么唤起万千男儿喋血沙场,若不是我,谁敢将一万年的血脉传承交给那些朱门酒肉臭、不闻民间苦的老爷们去保护。”
沈重忽然笑道:“我们此去辽东,可能会死,可能会残,我不敢保证我们都好好活着,我们也打不过那些出没于黑山白水间的猛兽。可是打不过,我们就跑,就藏,就躲,耗光他们的精力,耗光他们的食物,耗光他们的耐心,当他们软弱无力,和我们一样只剩下半条命的时候,你砍我的脑袋,我就扎你的胸膛,你稍不留意,我就趁机咬断你的喉咙,你若不怕死,我又何惜一命。”
沈重指着天上的星辰说道:“也许我们最后还是会输,也许我们英勇战死却被后世忘记,可那又如何,天地可见,星月可证,万历四十七年,山海关前二千男儿,即将慷慨赴死,在三千里黑山白水之间,用我们的血肉,用我们的生命,告诉我们的敌人,只要还有人战斗,我们就永远不会输!”
“死战!死战!死战!死战!死战!死战!………………”正是三军齐啸天地摇,英雄豪气震九霄,二千男儿不畏死,慷慨赴难泉台笑!
………………………………
第九章 挥师千里赴辽阳
北邻燕山,南临渤海,弹丸咽喉,山川地险,将河北辽东一分为二,乃是天下第一雄关。
山海关前,号角悲壮,战马嘶鸣,骑兵子营二千铁骑杀气腾腾,报关而出。
被惊动的万千民夫和守关士卒,骇然而立,奔涌相看,只见数百铁骑呼啸而来,将至身前忽然散开洒为数十股激流,往返狼嚎,挥刀虎啸,肃然杀机,冷如寒流,硬是将民众冲得连连后退,竟是瞬间让出了一条通天大道。
其后如林缓行的骑兵勇士,战马雄壮,铁甲森森,脸罩铁面,杀意无声,护卫着身后连绵不绝的炮车辎重,竟是一眼看不到边际。马蹄扣地,徐徐而进,三军肃然,杀机弥漫,鲜活的场面却仿佛犹如停滞压抑的浓墨画卷,形成静立不动的铁壁,只有一杆高高飘扬的大旗飞舞着、闪动着、隐现着“辽东监军沈”五个大字,带来了少许生气。
闻报的辽东巡抚周永春兴奋来接,也不介意高坐马上、倨傲不动的沈重,急切问道:“沈监军既至,可是熊经略的大军亦将到达,这下辽东可有救了。”
沈重笑道:“我奉天子诏先行赴辽东应急,熊经略怕是还在京城整顿军伍、筹集军资粮草呢,短期内恐怕难以抵达。”
周永春急道:“辽东危在旦夕,岂可再等,再若延迟,恐大局就崩塌难救了。沈监军,你带来多少人马?”
沈重傲然一笑:“精骑一千八百,战马两千,民夫工匠两千,辎重车辆一千,此外再无。”周永春听了长叹一声:“这点兵力如何能救得将要天倾地覆的辽东。”
沈重听了面色凝重,问道:“请问周大人为何在此,辽东局势如今坏到何种程度,我一路行军练兵,却是未见军报。”
周永春灰心之下,垂头丧气地说道:“马琳总兵大败,孤身而逃,失陷了开原,此事已报朝廷得知。刚刚得到的消息,奴兵南进,守军不战而逃,竟是又丢了铁岭。去年清河、抚顺就已失陷,被奴酋彻底焚毁,如今已是残垣破壁,再无用处。这开原铁岭一失,沈阳、辽阳尽在奴酋兵锋之下。萨尔浒大败之后,将无战心,兵无守意,杨经略如今每日怕是只等着天子罢免诏书,哪里还有方略布置。如今辽东百姓和将卒人心惶惶、望风南逃,老夫在山海关连粮草辎重都转运不上去,本以为萨尔浒之后,朝廷就有动作,谁想熊飞白还在京城稳坐钓鱼台岿然不动,这天子朝臣都不要辽东之地和辽东百姓了么?”
沈重听了摇头笑道:“谁说不要,光廷议就开了几十回,口水横飞、吐沫乱溅,连我这个草民都有兴瞻仰了一次,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千古奸佞。熊大胡子正在调兵遣将,整顿军备,后面扯淡扯皮的戏码还多着呢,所以天子一纸诏书,派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