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微官-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历横了朱常洛一眼,说道:“哦,你是这么看得,倒是有些和那沈重一样,诛人诛心了。那你说,这朝堂百官,动不动就用圣人大义和百姓民心来压制朕,和沈重的手法可有不同?”

    朱常洛偷偷瞥了一眼万历,说道:“手段一般,只是朝臣乃是为公,沈重乃是为私。”

    万历冷声讥讽道:“难得你还能看出他们手段一样,还算不得糊涂。”

    朱常洛吓得额头冒汗,不敢争辩,低头说道:“儿臣惶恐,可是奏对不合父皇心意,请父皇教训。”

    万历问道:“朕问问你,满朝官员都说沈重是奸佞,你既然认可朝臣的公心,倒是给朕讲讲这沈重做了什么奸佞的事情。”

    朱常洛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除了在南京和北京两次针对文人士子,尚无奸佞之行。”

    万历笑了,说道:“不错,还能不受他人影响,有客观的见解。那他既然没有奸佞之行,可是奸佞。”

    见朱常洛摇摇头,万历接着问道:“那朝臣说他是奸佞,就是朝臣冤枉人了?你因何支持朝臣冤枉别人?”

    见朱常洛瞠目不能答,万历哈哈大笑:“沈小子这逻辑推理之法实是一等的学问,却被他用来与人吵架,真是白玉蒙尘啊。”说罢一路笑着前出几步走着,朱常洛等人赶忙跟上。

    万历瞅瞅跟上来的朱常洛,问道:“朕刚才学了沈重的法子,来质问你,你可学得了。”

    朱常洛点头说道:“学得了,父皇所问一句接着一句,最终直指本心,使儿臣终不能答,却是了不起的方法。”

    万历笑道:“那小子的本事大着呢,朕瞧得清楚。如今朕就和你用这法子量一量朝臣之心,如何?”

    朱常洛俯首称是,

    万历便说道:“千头万绪不好理,就先以沈重之事开个头,朕先问你,他在山野著书挣钱,就算在书中影射了辽东战事,可是大恶之人?”

    朱常洛回道:“回父皇,没有。”

    万历点头接着问道:“朕召他进京,他路过南京、到达北京,可曾主动招惹了文人士子和朝廷大员?”

    朱常洛答道:“会回父皇,没有。”

    万历停下脚步,注视着朱常洛,问道:“那为何朝臣要难为他,文人士子要羞辱他?用心用实讲来。”

    朱常洛抬眼瞧了万历一眼,低头回道:“是对父皇召对白身之人不赞同”

    万历点头说道:“就是说其实是对着朕来的。他们是朝中大臣,又以儒家道学为本,不循着正道向朕直谏,却去难为无辜少年好恶心朕,就算是为了国事,这手段可是正人君子之行,可是忠正贤良之举?”

    朱常洛沉思半晌,艰难地摇了摇头,却是不答。

    万历冷笑一声:“这是今天给你上得第一课,朕是天子,心中只有社稷只有万民,那些大臣,包括那个沈重,都不在朕的心里,朕只是要告诉你,嘴上喊得漂亮的人未必是表里如一、忠正耿直的海刚峰。”

    瞧着儿子陷入迷茫而沉思,万历也不理他,自顾自的往前走,朱由校兄弟拉拉父王的衣袖,才清醒过来,忙赶了上去。

    万历看了他一眼,问道:“说说你的体会。”

    朱常洛回道:“若不问他们目的是否正确,手段确实有些不纯,和嘴里说得不一样。”

    万历点点头,说道:“朕不在了,你就是天子,天子用人须先观人,而观人就是观心,如何观心,当先观行。你如今看明白了他们的行,就可以再看他们的心。”

    朱常洛第一次听到父皇谈及让自己继位,不由十分兴奋和惶恐,心里七上八下乱个不停。

    万历继续问道:“他们刁难沈重,是仅仅因为朕抛开朝臣不问,而问于草民吗?”

    朱常洛心里安稳,胆子就大了些,不再是害怕得罪朝臣而不敢否定他们,便说道:“有这个心思,但更多还是辽东的大局。”

    万历点头道:“什么大局,说说。”

    朱常洛回道:“一是杨镐辽东经略的位子,二是辽东军饷。”

    万历大笑道:“抛开了大统的顾虑,吾儿倒是清楚了。是去杨镐,换熊廷弼,不是辽东军饷,是朕的内帑,或者说不是朕的内帑,而是反对因辽东加饷,尤其是江南的商税、山西陕西的边税、海商的贸易税、全国盐铁茶矿税。你既然看过沈重的红楼梦,里面都对这些情况有所描述,当不陌生,这也是他们恨沈重的原因之一。你先说说对这几种税如何认识?”

    朱常洛低头回道:“父皇恕罪,儿臣的师傅只说天子不应与百姓争利,没有说过这些赋税的详情。”

    万历听了冷笑道:“这是说朕的不是了。他们都说朕视财如命,挥霍无比,明儿让崔文升领你去看看朕的内库和账目,瞧瞧朕糟蹋了多少银子,朕让宦官收得银子又用在了哪里。”

    朱常洛不敢应声,低头不语。

    万历说道:“先说这农税,太祖爷出身民间,定得赋税极低,国朝初年耕地八亿五千万亩,田赋三千二百万石,田赋不足亩产的三十分之一。张居正在世时清查天下田亩,国朝耕地是十一亿亩,田赋二千六百万石,不足亩产的五十分之一,即便朕加了两三百万两辽饷,给百姓的负担也不重。那么朕问问你,为何土地增加了,田赋却少了,田赋比例减少了,为何百姓反而更加困苦?而朝廷农税从未能收全,天灾时还要赈济减免,就算有物价抬高,粮食减收,可放之全国则并不明显,朕记得先皇时一个赋税缴纳最好的知县完成了十分之八,全国三百四十个县欠朝廷赋税十之有五,每年不能收缴的田赋高达二百万两,那这少了的一大块田赋去了哪里?”

    朱常洛不能答。

    万历继续说道:“再说这海商贸易税,国朝多少人因从事海外贸易而富可敌国,国朝却从未收过他们的赋税。万历二十七年朕命市舶司强制收税,你可知道朕收了多少,嘿嘿,宁波府渔船税四千两,海商税六千两,台州府渔船税两千三百两,温州府渔船税四千两,海商税八百两。他们一个海商年收入就在数万两乃至数百万两,却在宦官逼迫下浙江一省才总共收了不到两万两白银!”

    万历接着冷笑道:“江南一个知州,不理朕的旨意,居然为了清名,弄个商税箱子放在府衙外,任人自交,一年给朕收了十二两白银,真是爱民如子啊。那些开矿的、卖茶的、卖酒的、尤其是扬州的盐商,和朝中勋贵、文官大员勾结,自己富得流油,却给朝廷上交十二万两,朕派宦官督办,才收到五十万两,就骂声一片。沈重书里所提的山西晋商和陕西军商,朕不看还不知道,派人一查吓一跳,他们竟敢瞒着朝廷和蒙古鞑子交易往来,甚至不惜资敌换取富贵,每年利润高达数百万两白银。”

    万历面色肃然,对着朱常洛狠狠说道:“赋税被他们拿走了大头,他们却一个个道貌岸然、为民请命,今天免税,明天赈济,后天逼朕收回矿监,不让朕与江南百姓争利,逼朕将内帑还户部。你信不信,若是如了他们的愿,朝廷连现在的赋税都保证不了,朕如何评定内乱,远征朝鲜,扫灭辽东,朕的内帑大半都给了边军发饷,若是连这个都没了,大明朝如何能安?”

    万历吐了口气,平复了情绪,说道:“他们说沈重乃是小人、奸佞,太子和皇孙此时有何体会?”

    朱常洛多年被大儒教导,所学所想已是定型,可此时听得父皇用心教导,得晓实情,不由心乱如麻,一时不能回答。

    朱由校却道:“皇爷爷刚才说得什么赋税商税的,孙儿听不明白,不过他们找上门去欺负沈重,说人家不是百姓,却说不出道理;说人家低贱,却违了亚圣的话;尤其是侮辱人家母亲是娼妓,身份低贱,可沈重说得对,若不是他们能为皇爷爷治理好天下,谁会卖儿卖女,他们还自予风流,去青楼鬼混,还说人家低贱,真是伪君子和小人,那沈重骂得实在爽快。”

    万历听了哈哈大笑,说道:“孺子可教也。”

    笑罢忽然心中一动,对着朱常洛说道:“明日朝中定策辽东,你也带着皇孙代朕去听听吧。”

    朱常洛俯身领旨,却听万历又说道:“如今两位皇孙也大了,朕就下旨封朱由校为皇太孙,命沈重为皇太孙伴读,出阁读书,明儿就让沈重以伴读身份参与辽东攻守之策的廷议,等闲了朕刚才所说的朝廷赋税的根底你也不妨听听沈重的见解,你看如何?”

    朱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