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微官-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重哈哈笑道:“大人既然去职,日后东江镇饷银额度可处理好了?”

    袁可立看了一眼似笑非笑的沈重,叹口气说道:“定额四十四万两。老夫也知不够,便向天子请旨,许毛帅以饷银经商填补。”

    沈重点头赞道:“当真是天恩浩荡,宅心仁厚。还给东江军留了口气。”

    南居益愕然道:“东海何以如此,东江军不过数万,不算天子额外贴补和经商所得,四十四万两已是不少了啊?”

    汪文言冷笑道:“当然不够。毛帅麾下的战兵可是有十八万呢”

    沈重冲着汪文言冷笑道:“东江军战兵不过三万,报于朝廷的十八万兵力皆是虚数,四十四万两自然不少,还许以经商贴补,所以我说天恩浩荡宅心仁厚,哪怕是朝廷地方克扣一些。也可以理解。”

    南居益见沈重脸色铁青,便朝袁可立问道:“东海如此气愤,必然内有玄机,到底是什么让你对东海施以大礼谢罪。”

    袁可立长叹一声,摇头苦笑道:“东江镇不仅是军,还有几十万百姓,局促在铁山义州和辽南海岛,皆仰仗毛帅供养。区区四十万饷银用于东江军,自然是足够,可是若用于辽民,则杯水车薪。东海将东江军和铁山辽民托付于我,老夫却耐不过朝廷抵制,亏待了铁山军民,更何况饷银粮草总有漂没,实际上根本不能足数发放。”

    见袁可立说明,沈重便冷然看着汪文言,蛮横无理地说道:“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老子最讨厌不懂装懂胡乱放屁。”

    汪文言脸色一红,低头不敢言语。

    南居益见汪文言难堪,连忙转移话题对袁可立问道:“这也怪不得你,朝廷之过岂能由礼卿一人承担,好歹礼卿也算是尽心尽力了。倒是铁山既然归属礼卿管辖,如何又为了孙稚绳恶了毛帅?”

    袁可立叹道:“孙稚绳经营辽西走廊,打造宁锦防线,最怕的便是鞑子提前南下,干扰辽西布局,于是老夫便授命毛帅,连连出击辽南辽右。天启三年七月,鞑子缺粮开始屠戮辽民,并有用兵辽西的苗头,受老夫所托,毛帅命朱家龙从千家庄进军,命王辅从fènghuáng城进军,命易承惠从满浦进军,复遣大将张盘,率部从麻洋岛登岸,相机规取金州旅顺一带,毛帅自统八千马步精锐,从镇江汤站一路进击,予以策应。”

    南居益兴奋道:“结果如何?”

    袁可立点头说道:“八月,张盘收复金州旅顺望海堡红嘴堡。九月,为逼鞑子打消用兵辽西的打算,毛帅主力北上,率部攻打后金故都赫图阿拉的外围要塞,先后取得牛毛寨大捷乌鸡关大捷。十月,再命张盘收复复州永宁。结果至四年年初,终于逼奴酋停止用兵辽西屠戮辽民的谋算,而东江军却伤亡过半。”

    沈重插口冷声道:“一年多的时间,孙承宗花了老子几百万两,除了筑城就是练兵,却阻止不了鞑子西进屠戮百姓。毛帅疲弱之军。领着十几万百姓东征西讨,终于遏制了鞑子西进,不仅收复失地,还拯救了生死一线的百姓。你们却拿不出一两抚恤银子,还贬低铁山防线的作用,并污蔑毛帅喝兵血,贪银子,简直就是不要脸。”

    见袁可立摇头苦叹。沈重冷笑道:“礼卿先生此来,可是向让我暂不收回铁山指挥权,而是交由孙承宗继续管辖?”

    袁可立苦笑道:“老夫去职,武之望继任登莱,未久便与毛帅不合,参劾毛帅跋扈,虚报战功,累发鞑子首级要赏银,说他杀良邀功,志在钱粮。已成海外王侯。毛帅自持开镇之功,背后又有东海支持,遂不听武之望节制。孙稚绳为辽东大局,便请老夫辛劳一趟,请东海去信铁山,命毛帅听辽东管辖。”

    沈重哈哈一笑,摇头不接袁可立话茬,直接问道:“礼卿先生与毛帅为何不睦?”

    袁可立瞪着沈重怒道:“还不是因为你。朝鲜光海君在大明和鞑子间蛇鼠两端,那毛帅便放绫阳君李倧回国,并出兵帮着他废了光海君。自立为朝鲜国主,号称仁祖。后朝鲜李适叛乱,囚禁李倧另立国主,毛帅再次出兵击败李适。帮李倧稳定了政权。”

    沈重点头笑道:“毛帅这事做的不错啊。”

    袁可立怒道:“只怕名义上是毛帅,实际上是东海在铁山的部下所为吧。李倧派人面见老夫,欲求老夫为其上疏朝廷,正式册立其为朝鲜国主。此种大逆不道,篡权夺位的乱臣,老夫岂能容他。自然不许。可是老夫申斥毛帅,毛帅竟因此怒了老夫,竟然也不听老夫节制。”

    沈重摇头叹道:“礼卿先生也说光海君蛇鼠两端,一面对我大明阳奉阴违,一面对鞑子低头俯就,若是容忍此人在位,朝鲜还是我大明的忠心藩国吗?”

    袁可立气道:“君臣纲纪,圣人道统,岂可为利益而变之?即便光海君不明,亦可请朝鲜大妃做主,立光海君之子继之。”

    沈重摆手冷笑道:“不想礼卿先生通达干练,竟然在藩国一事上如此迂腐。这是我不在辽东,否则岂容光海君猖狂,早就直接废了他,立李倧为傀儡,虚为藩国实为明土了。”

    袁可立怒道:“沈东海你…”

    沈重扭头不理,直接对汪文言问道:“叶向高让你来台湾做什么?”

    汪文言苦笑道:“阁老请东海入朝。”

    南居益和袁可立不由脸色一变,齐声问道:“为什么?”

    汪文言叹道:“魏忠贤两下文言入诏狱,欲图通过文言治罪东林,却为东林和阁老所阻,皆未能如愿。年初东林会商,东林上下对阉党意见不一,竟然吵作一团。”

    沈重打断道:“可是杨涟欲与魏忠贤决战?”

    汪文言愕然道:“东海怎知文孺先生欲弹劾魏忠贤?”

    沈重但笑不语,示意汪文言接着说。

    汪文言无奈,便继续说道:“文孺先生欲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款大罪,请天子将魏忠贤交刑部论罪,并驱逐客氏出宫。阁老知道不妥,百般苦劝不能罢文孺先生之志,又有左光斗魏大中几位先生支持,阁老便知东林阉党决战难免,已是不死不休之局。”

    沈重冷声道:“东林阉党决战,阁老拧不过杨涟,求我做什么?”

    汪文言苦笑道:“阁老请东海赴京,影响天子,压制魏忠贤,避免东林白白流血。”

    沈重仰天大笑道:“阁老也是病急乱投医啊,东林阉党,谁输谁赢,老子都当热闹看,你们生生死死,关老子何事?”

    汪文言肃容道:“阁老有言,天子不忿东林久矣,文孺先生轻率而攻,东林中人必相继应和,届时天子恼怒,必全力支持阉党,则东林再无转圜之地。若欲化解此危局,天下唯有东海可为,上劝天子,下制阉党,再加上阁老出头,东林或可有一线生机。”

    沈重坏笑道:“阁老和你都知道,阉党是老子帮着扶起来的,除了东林些许忠良重臣,其余的都是老子的眼中钉,我为何要帮东林逃过一劫?”

    汪文言冷声道:“阁老说,若东海出手,东林愿附东海尾翼。”

    沈重摇头笑道:“东林背后的商贾,早在老子手中,至于那些腐朽官员,老子可看不上。”

    袁可立怒道:“沈东海,东林或有小人,可也不乏杨文孺左遗直这样的君子,阁老如此俯就与你,你竟然无情不救吗?”

    沈重哈哈笑道:“君子,请问礼卿先生,李选侍到底是要当皇后,还是要做武则天?”

    袁可立闻听一愣,半晌低头说道:“妇人肤浅,为富贵而已。”

    沈重点头赞道:“礼卿先生才是君子,即便知道国家厉害,也不肯为利益而抛却纲纪伦常,即便心急同党安危,亦不肯虚言诿过。既然李选侍不是武则天,天子早晚可继帝业,杨文孺何必要强入内宫,泰昌帝驾崩未久便辱及天家女眷,逼李选侍移宫而去。还口口相称扶保社稷,得了那从龙之功?”

    见众人皆不能答,沈重又笑道:“还有堂堂左遗直,李选侍求他转圜,左遗直怎么回答的,恐武则天旧事,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见几人皆是脸红不语,沈重起身笑道:“你们是同党好友,既然不便明说,我便为天下明言之。此是讥讽李选侍欲效武则天,服侍过太宗皇帝,又为权势而嫁高宗皇帝,有秽乱宫廷之嫌。好一个左遗直,好一个东林君子,好一个文采大贤,为了党争和从龙之功,竟然给清清白白只求富贵的李选侍,明损暗辱安了一个不洁的罪名,诬人家欲与天子行苟且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