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士倾国-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粤耍阕蛞箍稍搅松糖伲俊

    说起这个女儿,应奴便非常高兴,答道:“见到了,她在青馆很好,而且缪尚也有暗中派人照顾……再说了,本来就是自家的开的馆子,又怎么会让她受委屈?倒是她听说少主一路南下,未曾歇息便在刘府灵堂跪了七天,很是担心……”

    说着说着,便有些跑题了。

    冉操连忙让应奴打住,转而说道:“商琴平安就好……唉,其实我并不像让她到建康来,应闯临死之前最放不下这个妹妹,他代我而死,我又岂能不代他做好这个兄长呢?你去告诉缪尚一声,让他千万注意保护商琴便是,一旦风头不对便全部撤出建康。对了,关于王彪之王羲之兄弟和王述之间的矛盾,你也告诉缪尚了吧?”

    应奴答道:“全部按照少主的吩咐告诉缪尚了!”

    冉操问道:“他怎么说?”

    应奴道:“缪尚觉得王彪之与王述二人,怕是难以扳倒其中一个,不过若是借他们彼此的手倒是有机会,他已经准备派人潜入这二人身边相机行事。”

    “嗯,缪大哥果然不会让人失望!”冉操点点头,表示赞许。

    作为后来人,冉操自然知道大名鼎鼎的王羲之,也知道王羲之是如何被辞官的。而现在,冉操想要得到朝廷的重视,被司马昱器重,就必须得取代他身边的重臣。

    所以冉操在来到建康之前,便让缪尚暗中谋划这件事情。

    只不过这个任务,对于非晋室世族出身而且又身在江湖的缪尚来说,实在是太困难了。

    冉操当然也知道其中的困难,所以他没有埋怨任何人,反而下定决心,哪怕是再困难的事情,也一定要办到!

    然后,冉操便对应奴说道:“你去安排一下,随我进宫一趟。”

    应奴点头,下意识问道:“进宫?”

    “不错!”

    冉操解释道:“为人子自然要尽孝道,我们马上要远行了,岂能不进宫拜见公主?”
………………………………

第12章 唇枪舌剑

    改葬不是迁坟,并不至于冒犯死人。

    但这样的事情,也应该告知庐陵公主裁决才对。

    但此时辅政之人就是司马昱,而司马昱还是庐陵公主的叔叔,所以要做好庐陵公主的工作并不难。

    这一点冉操自然清楚,所以他要进宫,自然不是去做最后的努力,妄图阻止刘惔改葬。

    那么,他要进宫,到底是为什么呢?

    司马昱觉得,这个名义上的侄外孙还真是很让人头疼,倒不是冉操以刘苏的身份做了什么,就因为桓温派了郗超来找过一次,便让他惶惶不安。

    于是,司马昱在得到刘苏请求进宫的通报之后,就又立马召集了几个心腹前来商议。

    听说事情进宫,王述笑道:“会稽王原来是为了此事,依我看此事不难理解,那刘苏为人至孝,此事整个建康都已经知晓。他既然奉命要离开建康为父送葬守孝,自然要来与母亲拜别的!”

    王述出身太原王氏,和王彪之、王羲之的琅琊王氏并非同宗,但也都是姓王的,五百年都是一家人,不过王彪之和王羲之兄弟却总是瞧不起王述,甚至还做出过非常过分的举动!

    当时王述的母亲死了,便辞了官职为母亲丁忧,正好这个时候王羲之接替了会稽内史。按照惯例,王羲之作为长官应该去当时正在治丧的王述府上吊唁、拜祭,可王羲之到任之后就只是一直在嘴上说说,就是不真正去吊唁祭拜王述的母亲。

    后来,王羲之去了王述府上,但当王述带着人出来迎接的时候,王羲之却一甩衣袖,走了。

    当时王羲之的心里很痛快,以为用这样的法子就是羞辱了王述,但也因为此事,王述也一直怀恨至今。

    现在,王述和王羲之的堂兄弟王彪之一起在会稽王司马昱的面前出谋划策,王彪之和王羲之可谓是兄弟同心,前者王彪之故意在司马昱的面前贬低王述的儿子,现在听到王述断定刘苏进宫没有私心,王彪之就偏要唱反调。

    王彪之对司马昱说道:“会稽王不可信任如此目光短浅之言,请试想一二,若刘苏此子并非庸才,能得桓温看重,那么他行事作为便定然有深意!如今朝政全系于会稽王一身,遇事便更要谨慎一些,不可踏错一步……”

    这话在王述听起来,就非常的刺耳了。

    什么叫做‘如此目光短浅之言’?哦,意思是说我王述目光短浅?

    王述气冲冲地问道:“刘苏请求进攻拜见母亲,不过是孝之所致,王仆射却说这种行为别有深意,还真是要请教了!”

    司马昱全然不顾这两个剑拔弩张的手下,就好像完全没有听出来王述与王彪之两人之间的火药味一样,他居然还点着头,一边像王彪之说道:“卿有何想法,请明说就是!”

    明说什么,又说明什么?

    王彪之本来就是要和王述唱反调,才故意说那番话的,现在司马昱问起来,他一时难以应答,但架不住此人才思敏捷,居然很快就反应过来,答道:“依臣下愚见,这个刘苏怕是入宫找庐陵公主哭诉去了。”

    “哭诉?”司马昱一愣,哂笑道:“他哭诉什么,又有什么好哭诉的!”

    王彪之提醒道:“请会稽王仔细想一下,刘尹死后,其子朝廷可曾恩赏?或者说,刘尹爵位,刘苏可曾继承?就算以上两样都没有,那朝廷可曾封给过刘苏一官半职呢?到如今,刘苏他还不过是一介白衣,以他父亲的名望加上庐陵公主的尊贵,只怕此子心中必定会不甘心吧!”

    这番话,就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冉操其实并未有这样的想法。

    当然,冉操也想做官,要不然他也不必花这么大的心思,甚至还从华山千里迢迢跑到建康来认了一个陌生人做父亲。

    但冉操却从来都没有想过,要依靠这种手段来获得官职。

    别说冉操不是真的刘苏,就算他是刘苏,再世为人之后,也不会屑于靠着祖辈的恩荫来获得官位的。

    这种手段得来的官位,又有什么用?

    冉操要的,是让人心服口服,是实实在在到手的权力,是靠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得到的奖赏!

    只不过,王彪之和王述两人不和,就把这件事情搞得复杂了。

    其实,冉操是躺着中枪的。

    王述很不服气,冷笑道:“不过是一个十五岁的孩童,王仆射却说他如此追求名利,况且此子之前为父治丧表现得规规矩矩并无任何不当之处,这种话也只有你王仆射才说得出来吧?”

    “你!”

    王彪之怒了,同样报以冷笑:“我不过是忠于王事,怎么到了王刺史你这里,却说我语言不当了?会稽王就在此间,若我此言有错,王刺史不必如此风言风语,大可直接向会稽王禀明就是!或者说王刺史你认为刘苏并无求官之志,进谏会稽王不予理会,结果到后来却因为此事让刘苏心灰意冷甚至诽谤朝廷寡恩,到时候朝野对皇室风评甚差,难道这些罪责你王刺史都可以担当吗?”

    不愧是王彪之,他能言善辩,一番话堵得王述都不敢回应了。

    王述此人虽然得司马昱看重,但司马昱对他是评价是:才既不长,于荣利又不淡;直以真率少许,便足对人多许。

    意思是说王述这个人其实才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而且他还非常热衷追逐名利,但就算王述这个人有以上两点坏习惯,但好在他为人非常率真,仅凭这一点就胜出了别人许多!

    谢安也说过王述是‘掇皮皆真’,意思是说王述这个人除了皮肉剩下的全部都是真实。

    可见王述当时在朝中被人欣赏,并不是因为他的才干,而是因为他率真的性格。

    才能并不出众的王述在王彪之面前,根本就不是对手,但正因为如此,王述心里对王彪之、王羲之兄弟就更加怨恨了。

    司马昱见到王述和王彪之这样剑拔弩张的,他也有些头痛,就想办法不让二人这样吵下去,但又不好开口,因为在这件事情上面司马昱一向都是装做不知道的。

    只有这样,才不会伤了大家的和气,让王述和王彪之非得在他的面前,分个胜负出来!

    一旦分出胜负,那就是两个人必须要走一个,这是司马昱不想看到的。
………………………………

第13章 宠辱不惊

    就在这个时候,内侍突然来报,说新安郡主朝着要来见王爷,而且早已经进入大殿,可是却找不到人。

    司马昱一愣,脸上有些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