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士倾国-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太尉明白……”

    “诶!”

    吕婆楼举起手,说道:“丞相不必多言,老夫可以向丞相保证,只要那刘苏能够治好大王的病情,老夫便不会再与他为难!”

    王猛闻言,喜出望外。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件让他非常担心的事情,居然这么容易就能解决!

    其实王猛不知道,让吕婆楼改变主意的,正是因为他今天的这一系列行为。

    吕婆楼并不是一个私心非常严重的人,虽然今日进宫之后听到大王让他领兵,心里有些不痛快,并且马上就明白了王猛的意思,但是后来经过王猛前来军营送吕光出征,并且指点吕光正确的打法之后,吕婆楼才明白王猛也是一个和他一样没有什么私心的人。

    所以,吕婆楼后来见到西凉大军集结的消息,便认定王猛这一次,真是操心国家大计,于是吕婆楼才这么好说话,答应只要刘苏能够治好苻坚,便不与他为难。

    王猛心中大定,吕婆楼这边劝说好了,那么接下来只要师弟能够治好大王,他便应该可以安全返回晋室吧?

    虽然,王猛也知道他选择而来氐秦之后,将来他和师弟,就一定会成为对手。

    可是王猛却不是庞涓,不是那个有着小人之心枉顾情义、为了争霸连自己师弟都迫害的人。

    在王猛看来,就算将来是敌人,他与师弟之间,也只有在战场上分出胜负,而不是在现在这个时候!
………………………………

第188章 大厦将倾 

    一骑西来,绝尘而至。

    飞扬……

    捷报!

    不过,更早一步,北伐大师失利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都城建康。

    此时,还在都城逗留,扬言要帮助新皇帝稳定朝中根基的桓温,听说北伐大师失利,立马便联合执政的司马昱一道,领着朝臣紧急议事。

    司马丕登基之后,司马昱在朝中,身份有些膈应,但也不至于尴尬。

    主要是桓温在,他就尴尬了。

    不过后来,桓温找到司马昱谈话,二人谈论了二女的亲事,并且桓温还表示他不会在朝中久留,等稳定了朝局之后便回会江陵去,甚至还力主司马昱继续留在朝中主政,这才稳住了司马昱的心。

    可是桓温发话了还不算,毕竟现在的皇帝是司马丕。

    所以司马昱还专门进宫,而且还是一日三进宫,分别面见了皇帝和太后。

    皇帝对于司马昱的去留,倒是赞成的。

    至于原因,司马丕也没有明说。

    后来,司马昱见到了太后褚蒜子,褚蒜子拿出了一道奏疏交给他看,奏疏主笔的人是王彪之,他在奏疏之中陈述厉害,并且显然得到了褚蒜子的认可。

    所以,褚蒜子便对司马昱说道:“皇叔,当今天下,权臣当道,皇室势弱,天子年幼,恐难以号令诸公。故而王侍中所言,哀家深以为然!值此晋祚存亡之际,皇叔一再上疏请求远离都城明哲保身,岂非正中某人下怀?”

    司马昱顿首,于是再也不提回封地之事。

    只是想不到,褚蒜子的话这么快便应验了。

    九月初,历时将近一年的北伐,终于有了结果。

    只是这个结果,却让整个晋人都感到心寒、惶恐。

    主帅谢万,统领徐、兖、豫三州十多万人马,居然在黄河被北燕一战而败,兵将损失过半!

    也是因为这一战,北燕大将慕容垂的名声,彻底响彻天下,令整个晋人闻风丧胆!

    西边,氐秦有王猛一战败桓温,而北燕的一代名将慕容垂也终于完成了蜕变,也获得了足够的功勋掌握大权。

    这两个在将来都将主宰一段历史的英才豪杰,也全部正式地,当场了!

    可这个时候的东晋,却是接连遭遇西征、北伐两次打败,人心惶恐,社稷蒋倾……

    按道理说,北伐失败,这应该正是桓温这个权臣所期望的。

    可是眼下,帝位更替,川蜀动乱,晋室的政权都出现了极大的威胁。

    所以桓温听说了北伐失利的消息,也是揪心长叹。

    虽然他非常有野心,甚至有曹操之志,可若是晋室崩塌,那他顶多也只能成为一个割据西川、荆襄的一方霸主而已。

    到时候,分崩离析的晋朝,会变化成什么样子,恐怕让人难以预料。

    所以当晚,桓温找来郗超商议的时候,开始就说:“嘉宾,此前刘苏进言出使氐秦,说实话某心中还有疑虑,因为氐秦目前也是强敌环伺,虽然他们占据了汉中、魏兴,但未必有能力出兵入侵西川和荆襄……然而,今日突闻北伐失利,方知原来先生所言,究竟是何等高明!”

    郗超却是皱眉,说道:“先生早已预见谢万北伐,不能成事,故而才迫不得已出自下策……其实,先生曾说过,他与安石公都曾竭力阻止谢氏领兵北伐,然而却失败了。所以,为了避免晋室将来腹背受敌人心涣散,他这一次只能冒险前往氐秦。”

    “若是氐秦听闻我晋室北伐失利,如何肯与我们和谈?况且,先生还曾说过,要氐秦将占据的汉中、魏兴割让给我们,这难度着实太大!”

    何止是难度太大?

    在桓温看来,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了。

    在这个紧急关头,桓温也只能暂时抛开私心,选择一心一意辅佐晋室渡过这个难关了。

    不然若是晋室倒了,那他还能图到什么?

    于是,桓温和郗超商议,之后便决定和司马昱联手面对公卿大臣和各大士族,一起商议应对之策。

    刚开始议事,有一人便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中。

    谢安!

    北伐大军,他虽然跟随出征,辅佐弟弟谢万,但他只是留在大军后面督促粮草供应,并没有亲临前线。

    而大军失利的消息一传来,谢安当时便望着南方长叹:“兄长,谢氏危矣,兄长当初,何必如此执迷不悟?”

    叹息过后,谢安立马命人整顿收拾,而且快马回到建康。

    见到桓温和司马昱,以及一干公卿大臣,谢安第一件事便是主动向众人谢罪,并且呈上请罪表,还是谢万署名的,请求朝廷严惩领军不力之罪。

    “安石,你且坐下,此事朝廷自有处置!”桓温接过谢罪表,放在一边不提。

    司马昱长叹:“苍天不佑,使我晋室一再遭难,当此存亡之际,众卿有何良策救国?”

    侍中王彪之起身谏道:“会稽王,臣以为此时我等当稳定民心,不至人心惶惶,然后再招募乡勇赶赴徐、兖、豫等地,为各地军营补充兵员,稳定大局!”

    “嗯!”桓温点了点头。

    王彪之是司马昱的智囊,同时也是他西府的对头。

    不过王彪之这个人的大局观还是没得说的,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心中惶恐而且各怀鬼胎,也就他能冷静地分析大势,提出这样清晰的思路来。

    王坦之也起身说道:“除此之外,也应该让皇帝在宗庙祭天祈福,以转移民众视线,稳定民心。”

    在人心惶惶的时候,没有人的号召力会有皇帝的效果更好,王坦之的建议也非常不错。

    这个时候,谢安却问了一声:“刘尹之子何在?”

    对于谢安的问话,人们都摸不着头脑。

    因为在这里的人之中,不是桓温这样的权臣,就是司马昱这样的皇室宗亲,还有就是来自各大家族的中流砥柱。

    这些人在一起商议国家大事,你谢安一个戴罪之身的人,问起另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干什么,这不是有意捣乱吗?

    不过,桓温可不认为谢安问的人是个小人物,而且他也非常欣赏谢安,所以便答道:“刘苏请求出使氐秦,已经去了两个多月!”

    “哼,尽做无用之功!”顿时,便有人埋怨起来……
………………………………

第189章 祸藏于心 

    或许,出使氐秦,在江卿士族眼中,确实是无用功。

    但那是在北伐失利以前,因为荆州西府军与朝廷几有分庭抗礼之势,所以这些还忠心晋室的士族,自然不赞同朝廷派人出使氐秦,因为这分明就是帮助西府军免去后顾之忧,利人却不利己。

    可是眼下,谢万北伐失利,向来在东山隐居的谢安都不得不亲自把谢罪表送到建康来,面对这种大厦将倾的局势,大家自然是要暂时摒弃成见一致对外的。

    所以,晋室、士族还有桓温代表的权臣,大家之间都没有了隔阂,要同仇敌忾、同舟共济!

    当这三大掌握国家命运的政权联合在一起的时候,东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