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武侯!”
“师兄莫非认为,刘苏能有诸葛之才?”
“经天纬地,为此一人。”
“那师兄你还怀疑什么?”
“不是怀疑!”
王猛突然转过头看着冉操,非常肯定地说道:“师弟,不知道为什么,我这次见到你,就有非常强烈的预感……我确定,将来你我一定会成为敌人!”
冉操微微皱眉。
“这件事情,师父生前也曾对我说过!”
“师父……”
“就是你下山之后,师父便说了此事,他当时甚至一度希望我出山之后,选择为西府效力,以此避免将来与你为敌……可是,师父他到底还不够了解我!”
“确实,以师兄之才,可为人君之下,却不可屈于人下!”
“知我者,师弟也!”
“一样,知我者,师兄也!”
“师弟你说过一句话……”
“人生得一知己足以,斯当世以同怀视之!”
“嗯,今日这句话,师兄也送给你……”
“师兄……”
“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去!”
王猛对冉操笑了笑,笑容非常温暖。
只不过,冉操却在他的笑容中,看到更多的是无奈。
人各有志,奈何?
回到长安。
是夜,冉操于驿馆院落之中,望着庭院中枝叶凋零的梨树,久久不语。
今日与王猛出游,很明显王猛这是在向他表达感情。
师兄与师弟……很显然,王猛非常重视这份师兄弟的情谊,所以他说了许多,特别是最后王猛用冉操说过的话,来还给他,将这一次谈话要表达的意思,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生得一知己足以,斯当世以同怀视之。
同怀者,兄弟也!
王猛是说,要把冉操当成自己的亲兄弟看待。
可是,王猛甚至连冉操他的真名都不知道……一直以来,冉操都欺瞒着王猛一个事实。
想到这里,冉操便心如刀绞,但是他偏偏还一个字都不能说……
彼待我以诚,我却不能诚心待人,何其痛苦?
突然,冉操全身的血液,似乎都运行得急促起来,而他也开始大口地喘气,心跳骤然加速……
“啊!”冉操闷哼一声,双眼却已经湿润。
可是这一次,冉操没有昏迷过去。
他知道自己的情感,那久久来被压抑着的种种感情,如亲情、友情、还有对一些深深的愧疚之情,都需要爆发……一个人始终带着各种负面情绪生存,是不能长久的。
可是,他只能继续压抑,不断地迫使自己压抑!
“我还要更坚强!”
冉操这样对自己说,然后目光坚毅起来,并且在发病征兆已经出现的情况下,强行站起来,然后就这样,拖着沉重的身躯,往庭院中的枯树走去,一步……一步……
“呵……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呵呵,枝条载荣,可是已经枯了……罢了,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呼,抱恨如何……”
冉操用手摸着枯树,喃喃问道:“师兄,你将来……会恨我吗?”
没有回答!
回应他的,只有满园秋风。
长安城,太尉府。
吕婆楼红光满面,正怡然自得。
吕光突然衣不解甲,便冲进了后院,急切唤道:“父亲,父亲……”
“喊什么?”吕婆楼怡然自得的闲情被打扰了,便有些不快,责问道:“何事喧哗,不成体统!”
吕光问道:“为何大王会下令撤出汉中和魏兴?此二城乃光中屏障,只要有这两座城池在手,将来晋国便无法直接威胁我大秦!大王怎么会如此糊涂,把已经到手的城池拱手让人?”
“混账!”吕婆楼突然厉喝:“汝怎敢胡言大王的不是?”
“父亲,孩儿错了……”吕光连忙认错。
“哼!”
吕婆楼说道:“幸亏今日只有你我,若是被旁人听到你方才的话,那我们整个吕家就将全部毁在你这个逆子的一句话上面!”
吕光沉默不语。
“你如此急切,便是因为这个?”吕婆楼教训过后脸色好了许多,便开口询问。
“是!”
“瞧瞧你的出息,不过是两座城池而已,还回去了,将来我们不可以再夺过来吗?倒是眼下,长安城中便有一个人……为父觉得,此人将来对我大秦的威胁,将远远在汉中、魏兴二城之上!”
“父亲你是说,那个叫刘苏的晋人?”
“不错!这一次为父替丞相向大王进言,实则是欲取此人性命。此人居然敢夸下海口说能治好大王的病……大王的病,不好治啊!”
“大王到底所患何疾?为何宫中近来,防范得如此严密?”
“瘟疫!”
“啊?”吕光被吓了个半死!
………………………………
第186章 老奸巨猾
在这个时代,瘟疫便是死神的代名词。
古人对待这种大范围传播性的疾病,可谓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基本上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吕婆楼父子二人,并不相信这个晋国的使者,真有这么厉害,连瘟疫都能治好!
汉中,大批氐秦士兵,有序地撤离着。
与汉中城相似的情景,魏兴也正在发生。
两座城的驻守兵马,分别是汉中三万,魏兴五万。
加起来,足足八万兵马。
对于此时内忧外困的氐秦来说,这八万人马可以说是绝对的主力。
然而因为汉中和魏兴二城与东晋的国土相接,而且比邻的军队还是桓温统帅的西府兵,所以氐秦在这两个地方必定要派遣主力驻守。
否则,一切便都是徒劳无功。
八万兵马,加上粮饷,所付出的军费是巨大的。
所以,当汉中、魏兴两地的兵马撤离出来之后,病重的苻坚,都明显感觉心中的压力小了许多。
这时候,丞相王猛前来觐见,谏言:“河内、关陇流寇四散,西凉又虎视眈眈,此诚乃危及社稷之害也!今晋国派遣来使要回二城,并且许诺三年期限,两国罢兵,正是天赐大王一统关中、陇西诸地良机。机不可失,大王宜趁早部署,屯重兵于潼关保卫长安,然后派遣大将东征在关内流窜的羌族余孽……”
“丞相的意思是,要各个击破?”苻坚立马会意。
王猛点头,答曰:“正是如此!”
“嗯……”
苻坚沉吟,片刻后问道:“那依丞相之见,何人可以为寡人分忧?”
“太尉!”
“为何不是丞相?”
“东征羌族,却不可不妨西凉,臣须留守京畿护卫陛下,此其一也!其二,陛下患病,晋使能治,而晋使乃臣师弟,故而诸多方便,此其二也!”
“丞相所言甚是!”
王猛的两个理由,让苻坚听了进去。
于是苻坚便唤人召见吕婆楼,待吕婆楼前来觐见,苻坚说道:“太尉,寡人决意交好晋国,已经将兵马从汉中、魏兴撤离,晋人不久后将收回二城。届时,秦晋两国将交好罢兵,而眼下我秦国八万士卒已经撤回关中,羽翼俱丰,丞相觉得我们应该快速消灭隐患,不再被动防守京畿一带,你以为如何?”
“大王圣明,丞相英明,臣附议!”吕婆楼也觉得这个时机,确实不错。
虽然吕婆楼因为诸多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个人原因,和现在的盟国晋使不和,但其实他这个人的大局观还是非常不错的。
而且氐秦在苻坚的手上能够中兴,王猛自然要得头功,但是苻坚能中兴氐秦的这个首功,还得颁给吕婆楼。正是因为吕婆楼的支持和明事理,才有称王的苻坚,以及得到苻坚重用的王猛。
而且后来,吕婆楼也为氐秦平治内乱立下不小的功劳。
所以,当王猛提出的谏言是正确的时候,吕婆楼从来不会反对,反而还会非常支持。
就像上一次,王猛要劝苻坚与晋国何谈,当时吕婆楼答应得非痛快……虽然他也是为了以后取冉操的性命,而选择暂时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