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士倾国-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这个平昌王苻菁在历史上,是趁符健病重之时便叛乱了的,可是因为历史的车轮不知道为何发生了一点点变化,导致符健提前病死,所以平昌王苻菁根本就没来得及起事。

    可是,符生的残暴,又给了这个野心不小的平昌王机会,他乘符生不得人心,率兵攻入长安,直指皇宫,又煽动符生手下的军队叛变,一时间长安大乱。

    幸亏符生天生勇武,居然率领宫中禁卫及时杀出,与苻菁的人马一番混战之后,双方都没能奈何对方,于是符生率军退入皇宫死守,一边派人到各地请诸王进京勤王。

    就在氐秦动荡不安,人们都感觉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向在华山蛰伏的王猛,却终于等到了他下山的机会。

    当时,东海王苻坚承袭父位不久,就痛感时弊误国害民,因而即位后决心开创清明的政治局面,整顿吏治,惩处不法豪强,平息内乱,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他深知明政无大小,以得人为本的道理,所以广招贤才。

    王猛就在这个时候,来到苻坚的身边。

    很快,苻坚就被王猛的才华给征服,视他为亦师亦友的关系,非常敬重。

    王猛劝苻坚回国召集部将进京勤王,苻坚也同意了,于是大军驰援长安,终于在各路兵马到来之后,一起将平昌王苻菁铲除。

    除掉了苻菁,符生没了心腹大患,可是却见到苻坚的手下兵马雄壮,便想要除掉苻坚,在夜里对一个侍女说道:“苻法和苻坚兄弟也不可信赖。明天就把他们除掉。”

    那个侍女听了非常害怕,于是等符生熟睡之后秘密报告了苻坚。

    刚刚勤王,才救他出危难之中,可是他却要反过来杀救他的人……苻坚深深感到符生这个人的可怕以及凶残,于是迫于无奈,采取了王猛的意见。

    王猛道:“今主上无德,致使国乱不堪,主公欲谋之则需急速!”

    苻坚便联络兄弟,当时军中的首领苻黄眉、邓羌等都信服苻坚,也决定拥护他,于是苻坚便率军连夜杀进宫中,把尚在睡梦中的符生抓起来幽禁,后来废他为越王。

    废苻生后,苻坚将帝位让给庶兄苻法,但苻法自以庶出不敢受,苻坚在群臣的劝进下即位,并降号天王,称“大秦天王”,改年号永兴,实行大赦。后遣使杀了废帝苻生,谥其曰厉。

    氐秦之乱,自符生而始,未及数月便终止在了苻坚的手中。

    这一段动荡来得极快,但去得也快,就像疾风骤雨一样。

    以至于,还在南方观望的桓温,都没有反应,便听到了苻坚成事的消息……
………………………………

第133章 再作良图

    关中之事,不论如论变化,已经发生了的,便成事实。

    不过,当桓温得到消息的时候,才刚刚听说符生继位,苻菁叛乱,围攻长安皇宫。

    于是桓温立即整兵,打算趁乱西进,耀武扬威。

    殊不知,此时氐秦,已经是在苻坚的掌控之下,当桓温知道的时候,大军已经集结完毕。

    桓温便向郗超问道:“氐秦大乱,想不到最终成全了小儿苻坚。依你看,若我大军此时征讨,有几成胜算?”

    郗超答道:“听闻苻坚在关中颇得人心,氐秦大将苻黄眉、邓羌等都信服于他,如今此人又有王景略出山辅佐,恐怕真应了那刘苏的话,将军要取之不易呀!”

    当刘苏这句话,被周楚带到桓温这里的时候,其实桓温表面震惊,心里还是不以为意的。

    他觉得,刘苏有些太看不起他桓温和西府军了。

    一个没了符健的氐秦,哪里还是他桓温的对手?

    可是现在,桓温听了郗超的话,才知道原来这个刘苏,是真的料事如神!

    他居然,在遥远的东山,都能料到现在的这一切!

    桓温对郗超叹道:“刘苏此子之才,当不让王景略,可惜他远在东山,未能伴我左右……”

    郗超对桓温说道:“将军,不若大军暂且停止进发,我再往东山一趟,问计于他,如何?”

    桓温道:“军令已达,岂能更改?朝令夕改,难为服众啊!”

    郗超知道,西府军伐秦,已经是势在必行了,便沉默起来。

    桓温又说道:“不如,我们先派轻骑入关,试探其锋。我料苻坚初定氐秦,百姓尚未归心,定不敢与我军决一死战,因此分兵击之。”

    桓温决定分兵,派一支轻骑先渡过沔水,袭击氐秦的上洛一带,再亲自率领大军,往南阳驻扎。

    郗超也觉得,桓温这样做相对来说要保守许多,便也赞同。

    氐秦这边,听说晋军压境,号称兵马二十万,于是人心惶惶。

    苻坚少年得志,登上帝位,想不到打击却来得如此之快,便连忙问计于众将,当时氐秦朝中一班老臣,多被符生杀害,或者死于苻菁之乱,加上一些谗臣,曾经向符生进谗言祸害他人者,也被苻坚除掉,于是符健朝留下的老臣几乎无一幸免,他也只能依靠王猛这样的新锐,以及邓羌这样的老将帮他出主意。

    幸好,上天赐给了苻坚一个王猛!

    当时王猛听说晋军分兵两路,便立即对苻坚说道:“大王,此乃天赐良机,应速命符将军与邓将军各领兵三万,前往上洛迎击晋军,将晋军围困于此,再令一将前往沔水狙击南阳前来驰援的兵马,则大胜可期!”

    苻坚的另外一个大臣吕婆楼道:“如此,我等兵马尽出,则长安空虚,若这是晋军的计谋,恐不敌也!”

    苻坚闻言,便犹豫起来。

    吕婆楼乃是辅佐苻坚推翻符生的得力助手,苻坚在登基之后封功论赏,把他的功劳列为第一,被封为太师。而在关键时刻劝谏苻坚要果断迅速攻入宫中,并且最后被采纳一件最终成功的王猛,功劳都不及此人。

    而王猛能够得到苻坚的赏识,也是因为这个吕婆楼的推荐。

    因此面对吕婆楼的质疑,王猛并没有生气,反而微笑着解释道:“太师所言不错,但晋军此举分明是欺我大秦无人,不敢与他们决战,才分兵试探。晋军三万轻骑,若能聚而歼之,则晋军再无可以千里奔袭的骑兵,便威胁不了我大秦!”

    吕婆楼争辩道:“三万轻骑,其实轻易能消灭的?就算可以阻挡南阳驰援的兵马,桓温莫非不能调魏兴、汉中的兵马前来驰援?”

    王猛笑道:“我要的,便是这两地的兵马尽出!大王,请听臣言,则将来晋军不战而退,魏兴、汉中,皆将归我大秦所有!”

    苻坚闻言大喜,便下令依王猛之计行事。

    ……

    二月下旬,会稽郡冬雪基本融化,但寒流犹在,赈济灾民之事,在陆纳的领导之下进行着,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当时,谢奕之死还影响着会稽。

    谢奕在临死之前,于陆府陆纳的当前吐血,而陆纳与谢奕的一番言谈,也被人传了出来。

    于是,祝氏便趁机大肆编造流言,又打算对付冉操。

    自谢奕逝世之后,冉操一直在陵园闭门谢客,已经有了半月。

    此时,桓温与谢万两路大军出征的消息还没有传来,冉操更为关注的,倒是会稽郡中赈灾之事。

    应奴此县城回来,告诉了冉操一些事情。

    冉操听后,微微一笑,说道:“不必体会,任他们去……对了,你替我送个名帖前往谢氏庄园。”

    应奴看了一眼名帖,感觉颇为奇怪,便问道:“少主,你要见谢夫人,又何必递名帖?这……过于庄重了吧?”

    冉操说道:“再有一月,孝期便满一年。届时,我便可不必紧守陵园……如今天下,群雄立世,或许大乱将起,因此我想,这东山我也不能待多久了。”

    “所以……”应奴问道:“少主此去谢府,乃是告辞去的?”

    冉操沉吟道:“我料想,不止祝氏,会稽郡中定然还有士族,会因谢公之死为难于我。应奴,你没有看见吗?都这么多天了,以前那个最爱往陵园跑的幼度,一次也没有来过这里……”

    谢奕死后,司马昱为了昭示晋室对士族的恩德,特命以国公之礼厚葬谢奕,谢安上表致谢,但还是决定让谢奕葬在东山。

    于是谢奕便葬于东山之东,距离刘惔的坟墓并不是很远,转个山头就到。

    可是,这么近的距离,谢玄却没有来过陵园一次。

    以前的谢玄,绝不会这样。

    应奴明白了冉操的意思,说道:“或许,小郎君是有所误会了。”

    冉操摇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