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糟了,早上老婆还打电话说家里吃的喝的都不多了,说晚上一起逛超市的,”李峰毅皱了皱眉头,还又带了这么几个员工和客户回来,“得想法子解决下,不然今晚就没啥可吃的了。”
想起老母亲说的吃观音土,吃人肉,李峰毅不寒而栗,“我一家五口老的老,小的小啊。”
不得不说其实日本鬼子给中国培养了最早的生存狂,他们饱经训练,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日本也被培训一番。
这批老人一去,中国才是彻底的战后一代,没有经过大苦大难中的一代,所以西方一直把和平演变的希望放在二代、三代人身上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些新生代没有受过西方的荼毒,分辨不出海洛因天堂般虚幻幸福感觉后面是地狱,而他们的先辈为了脱离鸦片梦幻般幸福感觉后面的苦难可是拼了上百年时间的。
到了北京玛丽医院西边胡同,李峰毅气喘吁吁对同样气喘吁吁的大家喊,“分下工,储珍跟我去找李宇天,其余的人跟着孙晓山穿过胡同去北边那条青年沟路买食品,再扛几桶纯净水。钱不够留个借条,完事了都去我家。”
大家七嘴八舌答应道,“知道啦,李总,放心吧。”
大家手里拿着工具就好像有个物件能安心似的,还要去准备食品和水,有事情做就会比较安心一些。
不过看这架势,全世界都乱了,最主要的是,天塌下来有李峰毅顶着。
李峰毅是迫于无奈,他知道城里到处密密麻麻的摄像头肯定把他们的行动都给录下来了,自己一家5口,上有老下有小,还有这么多跟过来的人,真到了万一的时候可就要命了,他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工具还好说,拎着锤子,斧子也不犯啥法,最多被问话而已,可是抢购食品啥的很容易引起民心恐慌。
那也没法子,而且今天这事儿也不光是为了自己,还带了那么些人回来,平常的居民谁会在家里存储那么多粮食呢?
至少他的邻居们就不会存那么多,都等着周末去超市大采购呢,而今天,就是周末下午,大家还都没有去超市采购。。。
今天这个样子,家里的存粮可是支撑不了几天的,不考虑别人,他得为自家老人孩子考虑。
孙晓山常来李峰毅家玩,平时就在李峰毅家蹭饭,还帮忙教育下小孩学习啥的,对这片很熟悉。
跑到胡同中部,李峰毅带着储珍和孙晓山他们四个人分开。
因为前些年出过好多次失意的人恶性杀害学校儿童的事件,学校都不让孩子家长进去,到放学的时候,孩子们按班级排队出来,还有保安在门口站岗。
3。5公里路不畅通,跑了20多分钟,现在是16:00,正是小学生放学的时候,胡同很窄,门口拥挤成一团。
校园门口拥挤的人们也有很多在咳嗽,李峰毅注意到咳嗽的轻多了,而且几乎都是大人,孩子们慌张的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大声喊着,“爸爸妈妈,你怎么啦?”
很多孩子都在哭,不知道怎么办好。
李峰毅看了一会,找到李宇天班级的队伍,没看到李宇天!
赶紧跑过去,问道,“徐老师,李宇天在哪儿?”
听着带队老师咳嗽的说不出话来,也没有回应,只好问李宇天班的同学。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够比较好的理解大人问话了,抽抽涕涕的说李宇天在美术教室练画。
李宇天在二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知怎么拿了个全国少儿绘画三等级,当时因为太小,问了几次也弄不清楚怎么得到奖,老师们平时就很不耐烦家长问问题,结果一家人也不知道怎么得的奖,不过从那以后比较支持李宇天学画了。
这时候也没人管外人能不能进入学校了,李峰毅带着储珍花了得有十来分钟才挤过学校门口挤成一团的学生家长和学生们,往学校里面跑。
进了校园门口,又是另一番景象。
看着满校园按班级排好队伍的孩子们,一个个睁着天真懵懂的双眼,无声的仰着幼稚的小脸看着巨咳的带队老师,尽管不像校门口那么嘈杂,不过更让人心里发毛--末世后李峰毅一次又一次的在梦中回忆那天看到的场面。
此时他顾不上多想,朝着发呆的门卫喊,“美术教室在哪儿?”
头戴白色安全盔,手拎橡胶棍的门卫背靠在门卫房门上,愣怔怔的说,“在操场北边。”
学校教学楼在楼东西头都有能通到教学楼背后操场的通道,离大门最近的是西侧通道,李峰毅带着储珍沿着教学楼西侧往教学楼背后跑去。
身后人慢慢的咳嗽越来越轻了。。。
………………………………
第三章 回家
美术教室在学校后面,和主教学楼隔着操场,在紧北面,后面隔着一道铁门就是校外了,学校外是条幽深的小胡同,这是为了不受教学声音打扰的原因。
李峰毅带着储珍跑过操场,到了美术教室,教室了5;6个从2年级到5年级的孩子都呆呆的看着趴在画架上的老师,老师轻轻的咳嗽好像在嘶嘶的喘粗气。
李峰毅隔着门上的玻璃看了一下,眼光找到李宇天,推开门,一把抱住李宇天,上下拍打看了一番,“小天,没事儿吧?”
李宇天看到爸爸,紧张的脸色一下子就放松了,说道,“爸爸,我没事儿,老师病了。”
李峰毅顾不上很多,把李宇天交给储珍让她带着孩子先出门,想了下,对5;6个小孩说,“都跟我过来。”
他知道美术班的孩子一般是17:00放学,孩子家长现在都没过来,也不知道孩子们家长是什么情况,老师病了,把这么小的孩子扔下不是那么回事。
孩子们都跟到了操场上,李峰毅大致问了下,加上李宇天总共6个小孩,4个男生,2个女生,1个3年级的,1个4年级,2个5年级的要自己回家,也都能说清楚家庭住址,还有1个刚上2年级的说不清楚,稚嫩的声音吵得李峰毅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李峰毅掏出手机看了下时间,16:30了,又拨通了孙晓山,“晓山,咋样了?你那边什么情况?”
孙晓山喘着粗气说到,“我们没去京客隆超市,到粮油食品店找了3辆小平板运货车,2辆上装了4;50袋大米和面粉,这个店里还是供水点,另一辆上装了6桶矿泉水,还是雀巢的,正在往回赶。学校门口拥挤,胡同又窄,我们绕道和平里街心公园了,再有几分钟就到家了。店里的人都在咳嗽,没人管我们,也不知道多少钱,我把身上大家身上的钱都留下了,可能还不够,我写了张欠条放那儿了。”
李峰毅回道,“你们赶紧回家,到了家属院记得把家属院大门锁上,路上注意安全。”
“好的。”
甲五号院是附近最安全的小区,周围的修锁师傅们都这么说。
他们小院就一座楼,就在玛丽医院东边,每到晚上23:00就锁门,铁栅栏门上就留一个供人出入的洞,这个洞离地有半米高距离,只能容一个人钻进钻出,不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北京少有的安全感。
美术班孩子们17:00放学,李峰毅对储珍说,“咱们陪几个孩子等到17:00,看着孩子们害怕的样子心里再急也得陪一会儿。”
这一陪救了几个孩子一命。
李峰毅又给王淑娟打了个电话,“孙晓山带几个人去咱家了,搬了些吃的和矿泉水。我找到李宇天了,还有几个小孩没人接,我等他们父母来了再走。”
在空旷的操场上听着周围的咳嗽声几乎没有了,只有校门口孩子们的哭声,储珍很害怕。
李峰毅安排道,“储珍带好孩子们。”
让美术班的孩子们都跟着储珍,然后李峰毅打量着四周。
看到学校卫生室在美术班隔壁,就过去看了下,卫生室的门虚掩着,李峰毅推开门走了进去。
卫生室里没有多少药品,本来北京的医院就密密麻麻的,北边有青年沟医院,南边有玛丽医院,也就是几百米的距离,卫生室里就有些常用的酒精、纱布之类的东西,别的还有几个急救小箱子。
李峰毅卷吧卷吧纱布,找个手提袋装了几瓶医用酒精,还不忘留了一张老人头,然后顺手把急救箱都给抱了出来,给储珍拿了两个,剩下的3个让李宇天拿了一个,自己也拿了两个,储珍哭笑不得,这老板这是搞什么啊,逮啥拿啥。
孙晓山打电话过来,说道,“李哥我们已经到家了,门卫趴门卫屋子里了,我们找到钥匙锁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