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许为民是公司礼主,他要拿主意而且管用。所以几个兄弟在七嘴八舌的时候,他却不做声,心理运转起来,
“郭冬冬是董事长,我们几个弟兄都有股份,老大和我们亲如兄弟感情深厚,但这些都统统放一边。做人起码要讲公平公正,既然前后都知道了,就应该站出来说话,实事求是,为老大作证。”
他的这个心路历程,属于气易思维,所以并不是如此的概念清晰,这是作者事后根据许为民回忆做的理论概念整理而得的。
有了这样的一番琢磨,他决定一起出面,当面锣对面鼓站出来说话,但他们必将是夫妻吗,不好起来可以抽嘴巴,好起来是一家,抱在一起睡觉的,所以这个说话方式很重要!
“老大和郭董永远是夫妻,这一点你们放心。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按药引子来,帮助把话讲开的,另一方面要做到不说半句难过话,既然我们帮助挽回感情,就不作兴伤感情!”他这样理论。
“老二,你就讲怎么做吧?我们要尽快赶过去的!”老六等不及了。
“只要不说难过话呛人,都行!”许为民说的仍然是原则。
“问题是怎么让董事长相信。”沈健插了一句嘴。
“那,我喊她师母,给她下跪!”成功的脸涨得通红。许为民听到他这么说,看看他的脸,呵呵一笑,大家伙也都笑了起来。成功做什么都有一股冲劲,也不完全是出于冲动,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行!我们出发!”许为民说的行,意思是肯定干劲,并不是真要他磕头。
但成功乘着酒劲,真的磕头,还拉着钟玉峰一道。因为在过去给师傅师母磕头一点也不奇怪,只不过现在不时兴这个了。
事后,姬潜龙作为观史人将自己从历史中抽将出来而使自己成为自己的经历的旁观者。
反观这段经历,他欣赏老婆的杰作,他的耳畔仿佛又响那记耳光的清脆声音啊!
他从中反思出什么?别人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他从中观察到人性的内涵。说好听点,人的自我感觉是会进步的。说不好听的,人会得寸进尺。但这绝对不是郭冬冬一个人的个体特性,而是具有社会普遍性的现象,所以说它属于人性!每一个人一方面可以说能够随遇而安的,但另一方面随着境遇的改变,社会地位不断地提高,就会量变引起质变,尊严体面甚至虚荣,越来越讲究越来越追求!讲究起来,什么亲人夫妻朋友等等,皆不得有丝毫的触碰!此时的自我对这些很是敏感,而对他人的感受变得不敏感而迟钝!本质是自我感觉越来越倒向自己,人越来越自我,其实变得脆弱,失去宽容、洒脱与平等心。爱心自以为存在,但这恰恰是问题所在,爱心在被不断膨胀的自尊心吞噬!
他由此验证自己所说“德不孤必有邻、利常在要分清”属于真理啊!有道德的人、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与道德修养的人,既可能被有德之人围绕为邻居,同样也可能被不德之人围绕而为邻居。如果有道德的人一味礼让理解万岁就很可能客观纵容不德者。所以权利要分清啊!
他始终没有去理清老婆是出于哪些原因与自己和好到达“如初”境界的。是出于爱情?是出于亲情?是出于众人的劝说回不过面子?还是出于对董事长位子的留念?他认为处理感情,认为情宜模糊。重在结果,不在逻辑推理,所以难得糊涂吧。感情感情,属于感性,变幻莫测,所以人心难测,何苦自寻烦恼呢?
郭冬冬的性格一向比较豪爽,现在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也善于反思的。
她也知道丈夫所谓犯错,是在她远远属于无的时候,她既然属于空气,那么姬潜龙用不着对她负责,也就不构成对于她的错误!现代人都能接受的价值观。自己当时的反应属于女人的自卫本能反应,也属于“爱情是自私的”自然写照。
其实她回到自己的卧室并反锁房门,已经回想起丈夫在新婚之夜就准备说出那段往事,正是她自己激动的不行,用自己滚烫的小嘴堵住了正在开合的丈夫的那两片唇。“我不在乎你以前的…………”这是当时自己给出的配音。回想起这些,也意识自己的打耳光有点过分。但出于自尊,还是觉得自己的爱情不够完美了。甚至自己有点吃亏的感觉。
有时他也会问自己,自己是凭什么那么快就改变立场态度当众表态与丈夫和好如初的?权利欲?偶尔也会自己是如何混到今天这个位子的?俗气了吧?自己到底对丈夫爱有多少?什么性质?但往往仅仅停留在问号阶段。
工作太忙,呵呵。
(本章完)
………………………………
第357章 082母子说政(10)
082母子说政(10)
转眼到了八月底。
姬潜龙为上班买了自行车,因为现在私家车在教师群体里面几乎没有。全学校就校长有学校安排的一辆小轿车。
学校在郊区,离碧园五里路程,并不算远,更重要的是他想乘势锻炼身体。在暑假他要张晓青学会了驾驶,她就可以在他没空的时候接送母亲她们了。
他在碧园楼下停好自行车,上三楼。
“妈,我回来啦!”姬潜龙开门进来高兴地喊了一声。侧脸看见母亲正在她的房间里面做针线活。紧靠面南的窗户,明亮,看得清楚。“把你当大熊猫围起来了吧?”母亲停下手头的活计,笑呵呵的走出来跟儿子打招呼。
他站在母亲的对面,嬉皮笑脸注视母亲,“啊哟,这是什么表情啊?”母亲也被他逗乐了。
“妈,哪会呢?现在社会更新很快的,而且我们离开整整十年啰。”他说完摊开双手耸耸肩。
“怎么?你开公司,外头不晓得?不是在勾曲造房子吗?”母亲认为儿子名气很大的。
“我们家不出面,是老三和老钱在张罗的,地是以我师傅华宝公司名义拿的。”听儿子解释,母亲哦的一声。
“妈,你还记得吧?刚从南方回来,你说你都不认识勾曲城了。”
“嗯,国家政策对头了,县政府也领导的好。”母亲应和,他则开始中午饭菜的操作。母亲帮助拣菜。
“老百姓勤劳朴实也很关键。”他强调,“我们走了十年,勾曲县成了百强县,升县级市了,勾曲市,多好听,对吧?”他继续说道。
“好听有什么用,有好处吧?”母亲说出自己的意思,“老百姓要的是实惠,什么县啊,市的,当官的那才叫好听,县长,土气,市长,乖乖,多洋气多好听啊!人家北京市上海市,也不过是市长。”
母亲说完,两人都笑了。看来这个话题,还真让母亲蛮开心的。所以他决定继续细说。
“怎么没好处呢?马上级别就上去了,比如讲我们教师的工资就得往上调一级。这就是实惠。”他举例解释。
“好是好,但工资一调,物价发疯,不好。”母亲提出反对意见。
“那也比不涨工资要好些。”他维护自己的意见。
“你拿多少?”母亲没有继续反对,而是想到他的工资。
“我没有评高级教师,还是老早的一级中学教师资格,工资要少得多,估计工资加奖金,一个月两千多吧。”
“还有奖金?”
“不多,加一天班听说就十五块钱。”
“那也总比没有好。”想不到母亲套用了他刚才的话。他点头并嗯了一声。
“妈,你看具体的变化有多大,认不得了。你看县中老校长当时求爹爹拜奶奶集资筹款建的苏州林园式的县高中,当时说要往下传一百年,结果你看怎么着?十年都没管到,彻底卖给二中,被拆掉大半。你猜猜建新高中花多少钱?”他有意卖了一个关子。
“花多少?”母亲问。
“整整花两个亿!”他故作惊叹。
“什么?两个亿?上次姬珠带我去看她们的学校,值两个亿?全是火柴盒子。”哪知母亲不买账。
“现代化,功能好。”他解释。
“火柴盒就是现代化,中国的古代房子就不能现代化?就不能搞现代化教书?你这个讲的不对!”突然母亲来认真了,脸色也变得不好看,“中国的老古经,他们根本就不懂!全跟外国学,到处是火柴盒子,到处是一片灰一片白。”她又举例说明。
“这是崇洋媚外思想在作怪。”他赶紧顺着母亲批评一句。母亲不再做声。
“妈,再过个年把,带妈去我们老家那里看看,保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