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时边允却又突然大吼一声道:“走。”而后拨转马头。带着队伍(包括那些攻城的人马)。弃了冀县撤围而去。
自这之后。边允因羞于当了叛贼的头领。索性便将自己改名为边章。而韩约因害怕被朝廷通缉。见着大哥边允改了名。于是他亦将自己的名字改作了韩遂。
而官军这边。盖勋冒死救了左昌之后。却不肯接受左昌的提拔与奖赏。反倒将左昌借着平叛。虚报军费、克扣军饷。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之事一一上奏朝廷。
而那凉州各郡的太守们。为了推脱拥兵自保不肯发兵救援冀县的罪责。见着盖勋带头上奏弹劾左昌。也忙联名上奏。加油添醋的罗列了许多的罪名。告发左昌。
那皇帝刘宏正愁于弄不來钱粮拨给西凉平叛。都在“勒着裤腰带”过日子了。看了这些状告左昌贪腐军费的奏折。勃然大怒。当即免了左昌凉州刺史之职。押回洛阳问罪。另派了素有清誉的扶风人宋枭接任凉州刺史之职。
而这宋枭倒确实是个清官。也称得上是个洁身自好的谦谦君子。自他到了凉州之后。短短数日之间。凉州官场之上的那些乌烟瘴气之风顿时为之一扫而空。但可惜的是。他却是个不知变通的腐儒。妄图将他整治官场不正之风用的那一套忠孝之道。再用到治理凉州的叛乱之上。
他遍观凉州所有的官员。发觉只有这盖勋方才称得上是君子。于是便与盖勋商量道:“凉州寡于学术(指儒学经典)。故而屡致反暴。而今若多写孝经。令家家习之。庶或能使人知晓忠义之道。”
盖勋听了谏阻道:“昔太公封齐。崔杼杀君;伯禽侯鲁。庆父篡位。此二国岂乏读书之人。而今当务之急在于平叛。若放任叛军不管而强为非常之事(令家家习诵孝经)。既足结怨凉州之百姓。又当取笑于朝廷。勋以为此事切不可为。”
宋枭原來将盖勋引作知己。与盖勋商议此事便是想得到盖勋的认同。却不想盖勋却劈头浇來一盆冷水。说自己欲推行孝道倒成了“非常之事”。万分失落之余。他毅然固执己见。召集各郡官员。以及凉州境内所有的读书之人。昼夜赶工。抄写孝经。分发到各亭。由亭长组织亭内百姓学习孝经。
而此时的凉州百姓。皆苦于战祸。过着早不保夕。随时会被叛军杀死的日子。而且成日里学孝经。就干不了活计了。于是穷苦的百姓只能天天挨饿。而离开了穷人的劳作。那些富户、土豪的日子也变得一塌糊涂。一时间凉州的百姓无不怨声载道。那些吃不上饭的精壮汉子。便铤而走险。投了叛军。
有这许多的百姓來投。叛军的队伍更加壮大了。于是。边允便领着这一众的叛军。开始兵叩长安。攻打右扶风。而为了避免上次攻打冀县时。师出无名。最后两万大军反被盖勋领着两千人给骂退的尴尬局面。韩遂替边章想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诛杀宦官。清君侧”。
。。。
………………………………
第六十七章 请缨
叛军杀至西京长安。入寇三辅。侵逼园陵。京师洛阳震动。
朝廷下诏责问宋枭。以平叛不力之罪将其罢免。召回京师问罪。又以杨雍为凉州刺史。并遣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及中郎将董卓领兵征讨叛军。
于是便有了皇甫嵩漏夜动身赶赴西凉。而我们的主人公廖淳又带着他的那些兄弟。火急火燎的來追赶皇甫嵩这一幕。
但廖淳等人终究未能在路上追上皇甫嵩。当他们由解良渡过黄河的时候。皇甫嵩早进了长安城了。
而廖淳等人本还想再如在冀州时混入信都那般的混入长安城去找皇甫嵩。但等到了长安城外才发现。这整个长安城都被重兵把守着。别说想混进去群大活人。就是想飞进去只苍蝇都难。
正在廖淳等人左思右想不得其计的时候。突然听闻叛军头领北宫伯玉、李文侯正带着一众的羌兵在攻打右扶风。
而廖淳在冀州的时候。听大贤良师张角说起过北宫伯玉。于是便想:既然进不了长安城。不如就去投了这北宫伯玉。这样还能在战场之上。堂堂正正的打败这皇甫嵩。为大贤良师三兄弟。以及被皇甫嵩屠杀的那十数万的黄巾军的同袍兄弟报仇雪恨。总比用下三滥的暗杀要來得强。
这么想着他便带着众人又往右扶风赶去。
而在那右扶风。边章此时在叛军之中已获得了各路人马的绝对支持与推崇。加之叛军中的投降过來的汉人又占了整个叛军队伍的三分之一以上。而这些汉人又都以边章 、韩遂兄弟二人的马首是瞻。因而此时北宫伯玉与李文侯二人倒都要反过來要巴结、讨好边章了。
边章率着一众叛军杀至右扶风。拟挥军攻占茂陵。而李文侯为了在边章的面前表现自己。便主动请缨。说是只带着本部的人马。十日之内攻取茂陵。
北宫伯玉一看。这李文侯竟想抢在自己的前头出风头。也赶紧跳了出來。拍着胸脯向边章保证说。只要五天便可以拿下茂陵。
边章见北宫伯玉说只要五天。便把攻打茂陵之事交给了边章。
但李文侯却不甘心这立功表现的机会白白被北宫伯玉给夺了去。所以又说口说无凭。让北宫伯玉又立了军令状。
北宫伯玉写了军令状。带着本部人马去打茂陵。却不想才走到畜官便撞上了官军的护羌校尉夏育。与夏育麾下护羌营在畜官打了起來。但一连两天。两边的人马你來我往打了三四仗。却是各有胜负。谁也奈何不得谁。就这么耗在了畜官地界上。
夏育是不着急。但北宫伯玉却急得要命。眼见着五天的期限只剩了三天。他却是抓破了头皮也想不出一个破敌之策來。
而就在北宫伯玉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军帐中团团乱转之时。一个兵士跑來报告道:“启禀将军。营寨之外來了一群汉人。指名要见将军。”
北宫伯玉正心烦着。听了兵士的报告想也不想的便回绝道:“不见。不见。不见。”
但他自己的话未说完。转瞬就想到这些汉人会不会是对面官军护羌营的兵士來投。于是又叫住那正要转身离去的兵士问道:“等等。这些汉人什么模样。”
兵士答道:“十來个精壮汉子带着两女人还有一老头。穿着百姓的衣服。听口音不像是这边的人。
兵士这么一说。北宫伯玉心中暗喜:十來个精壮汉子穿着百姓的衣服。操的却不是凉州这边的口音。那很明显便是官军的人假扮的百姓。因为也只有官军中才会有这么多操外地口音的汉人。而且他们还带着俩女人和一个老头。这三个分明就是家眷。看來这些官军还是诚心來投。那说不定还能帮自己破了那夏育。
想到这一处。北宫伯玉便忙吩咐那兵士道:“请。快快去请他们进來。”
兵士得了命令。抱拳而去。
而那营外求见的不是旁人。却正是廖淳等人。廖淳等人也是跟这右扶风当地的百姓打听后才知道。与官军护羌营在这畜官对战的叛军。领兵的主帅便是北宫伯玉。
北宫伯玉见了廖淳等人。二话洠怠1愦幼簧献吡讼聛怼P朔艿睦帕未镜氖炙档溃骸敖軄硗段摇2裾媸侨行摇H行摇!
北宫伯玉这么一说。廖淳等人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若说廖淳在冀州或是在荆州有些名气倒还说得过去。但是这可是在西京长安了。而且北宫伯玉也是西凉的羌胡。怎么会认识廖淳的呢。
不过廖淳转念一想。兴许是大贤良师在跟北宫伯玉联系的时候。提到过自己也说不定。于是忙抱拳拜道:“太平道黄巾军第一大方荆州渠部曲长廖淳拜见北宫将军。”
北宫伯玉一听。原本一脸的笑容。刹时僵在了那里。脱口问道:“太平道黄巾军。”
廖淳答道:“正是。”
这回轮到北宫伯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他与李文侯二人不过是借着黄巾贼们在中原造反起义。便趁着中原大乱。也在这西凉举事罢了。可洠Ц平碓裘怯惺裁词抵市缘慕哟グ 6姨祷平碓粼谌ツ昴昴谝驯怀⒔嗣稹D窍衷谘矍暗恼饧父龌平碓簟K桥茏约赫饫飦砀墒裁磥砹恕D训朗窍虢枳抛约憾皆倨稹H绻悄茄D腔故鞘∈∷懔恕
想到这一处。北宫伯玉看廖淳等人的脸色顿时变得跟看到了瘟神一般。有些鄙视、鄙夷和唯恐避之不及的意味了起來。用极为不屑的口气问道:“你们不在中原呆着。跑來这西凉來找本将有何贵干呀。”
白宫伯玉态度瞬时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廖淳当然感觉的出來。不过他知道眼下是去投奔人家。人在屋檐下。当然不能不低头。于是便装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说道:“听闻将军与官军在此对峙。特來助战。”
“助战。”北宫伯玉颇为鄙夷的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