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辆自行车,如果有企业能够批量生产,那么程宇华相信这家企业绝对可以快速发展壮大,后世的奔驰汽车公司原来不就是生产自行车的吗。
想到了这里,程宇华打算好好和内阁商讨一下,一定要想法刺激那些民间企业主动研发新产品,不能老是拾洋人牙慧。
程宇华又看了看身边的自行车,顿时有了注意。
………………………………
第七十二章确立榜样
程宇华一边往回走,一边叮嘱刘玉林:“你去把许言诤、廖文阁找来,还有让人将那辆车带走。
南宁建立政权之后,虽然很重视技术研发,也从西方引进了很多先进技术,然而却是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军事、钢铁、造船等重要方面,尽管对一些与社会密切相关的技术也多少进行了关注,比如纺织、制盐、建筑等方面,但是这些都是政府行为,很少有民间人士参与进来。因为民间还是对技术处于一种懵懂状态,很少有人会有兴趣去主动改进研发。
一开始程宇华也以为南宁教育程度还不够深入,因为大部分人还是文盲,没有足够的知识份子有能力去研究新事物,就算有,也只是处于启蒙状态。直到今天程宇华看到许少阳自制的那辆自行车,才明白过来已经有部分人有了成果,只是还没有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支持,也没有人意识到这些成果可以转化为财富。这些成果只是作为个人的兴趣,即使研究出来了,也只是放在家里供自己欣赏。
如果这时候有个榜样将他们的成果转化为了财富,那么程宇华绝对相信,肯定能够刺激那些还无意识的人将他们的成果推广出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那些研究人员有了更大的动力,而且还可以使社会上开始重视研究新事物,不至于再单靠政府支持的研究所了。
等许言诤和廖文阁来到勤政殿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程宇华正在走廊里摆弄一件奇怪的物事,两人都很不解,虽然世子平时也很喜欢一些新鲜事物,但是从来没看到他亲自摆弄过,也只是偶尔指点一下大郡主。如今找他们过来,难道就是因为它
既然心中有了疑惑,自然就很想去解惑了,于是两人都不约而同的加快了脚步。
还没等两人走近,程宇华就骑上了自行车歪歪扭扭的动了起来,只是这辆车技术太粗糙,很多部位不够灵活,程宇华骑上去后,没走几步眼看就要倒了,只好下了车将它交给了侍卫。
这时候许言诤和廖文阁正好到了,于是程宇华就指着那辆车说道:“两位大人,你们看这辆车怎么样”
两人都没见过自行车,一下子也说不出什么一二三来。而有许言诤在旁边还没发言,廖文阁自然就不会抢先发表看法了。
许言诤斟酌了一下语言,过了一会才说道:“殿下,臣没见过这种车,不好发表看法。不过看样子,像是一个人就可以骑着它走。”
听到许言诤如此模糊的看法,程宇华也不好强求了,毕竟他们两人都只是第一次见,真要他们发表什么真知灼见,也是为难他们了。因此他只好自己介绍道:“这叫自行车,是许大人你的孙子自制的,刚刚还在那边小广场和大郡主一起试验来着。现在它的技术还很不成熟,不大实用。不过相信很快就会有可以实用的了。”
许言诤听到是自己的孙子造出来的,也看到世子好像很高兴的样子,所以尽管心里对自己孙子有这样的爱好很不满意,但是也没有表现在脸上。而廖文阁则对那辆自行车很感兴趣,毕竟他主管工业发展,经常要接触一些新技术新事物,所以对于一些新鲜东西还是很喜欢的。
程宇华对许言诤很了解,从小就给自己这个唯一的孙子规划好了人生,打算让他将来从政,所以一直以来也是悉心培养,对他的期望很大。只是许少阳却只喜欢研究,因此爷孙俩关系不是很好。程宇华现在要想树立鼓励研究的榜样,就必须首先做好许言诤的工作。
“许大人,自行车很实用,可以不受道路限制到处走,并且还有一定的载重量,这对于平民百姓的出行很有好处。所以一旦技术成熟,我打算王室和少阳一起入股建立工厂生产销售,将它推广出去。”
程宇华说完,示意两随他人到客堂。
等两人就坐后,程宇华接着说道:“许大人,少阳喜欢研究,你就不要阻拦了,我很看好他的前途,等他大学毕业,我会继续支持他研究的,你是首相,应该知道我们现在提倡新技术,新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既然少阳不喜欢政治,那么就鼓励他搞科研,他的基础很好。将来照样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
听到程宇华如此说,而且王室也会出资办厂生产,许言诤也不好再反对了,只好说道:“但愿他能不让殿下失望,只是殿下,您说的自行车真的有那么多作用”
“呵呵,许大人,当然,很快你就能看到街上到处都是自行车,到时你就明白了。少阳这次的成就肯定会让你大吃一惊的。”对于将来自行车的普及,程宇华有十足的信心。
此时坐在一边的廖文阁笑着对许言诤说道:“首相大人,恭喜了,虽然我对自行车也不了解,但是从殿下刚才的介绍来看,我相信将来一定很受百姓欢迎的。”
听到廖文阁的道喜,许言诤也颇为无奈的道:“但愿吧。殿下,您今天找我们来有什么吩咐”
看到自己的劝说起作用了,程宇华也就放心了。毕竟要想完成自己的设想,就必须推出一个榜样来,如果这个榜样连家里人都不能接受,那么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现在既然榜样确定了,那么就要好好想想内阁出台怎么样的政策了,只有施行了好的政策,到时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将效果放大到最大。
………………………………
第七十三章奖励计划
对于许言诤的问题,程宇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先喝了口茶,调整了下坐姿才说道:“许大人,廖大人,从这辆自行车上你们想到了什么或者说,如果我今天没有发现少阳发明了自行车,没有打算将它生产出来,而是让它继续埋没下去,出现这种假设,你们有什么感想”
听到程宇华的问话,此时的许言诤开始有点局促不安了。因为他知道程宇华肯定是在责怪自己一直在阻止许少阳研究,如果没有自己的阻止,那么许少阳肯定可以获得更多资源,获得更多便利去展开研究,如此一来,说不定自行车早就出现了。
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许言诤说道:“殿下,以后我不会再阻止少阳了。”
对于许言诤的保证,程宇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这让许言诤更加局促了。还好廖文阁看到首相的处境,出来解围了。
廖文阁说道:“殿下,我想我们可以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不单单是鼓励个人研究,还要鼓励私人工厂也积极开展研究。毕竟现在的社会风气还比较保守,大家都没有主动性。只有让大家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才能让他们开始积极起来。”
对于许言诤此时的心情,程宇华也很清楚,要想让他进入工作状态,只有等他自己调整好心态了。不过廖文阁的建议,明显说到了点子上,他还是很欣慰的。
“许大人,不要再多想了,现在我们必须好好想想对策,避免以后再出现少阳这样的情况。廖大人说的不错,政府对私人工厂和个人的研究太过忽视,社会上应该还有很多像少阳一样的人,现在可能正在遭到家人的阻挠,或者是别人的嘲讽。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措施,可能会导致很多现在正在研究的人放弃。”
说完,程宇华看了看两人,接着加重语气说道:“你们不要认为只要政府组织的研究做好了,就万事大吉了。可能现在有很多私人,或者工厂也在做研发。也许他们已经取得了成果,但是没有办法将成果转化为产品。我们现在就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让他们,或者是阻挠他们的人认识到这些成果其实是可以产生巨大利益的机会,一旦他们尝到了研发的甜头,那么他们今后肯定会继续研究,甚至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开始搞研究。”
稍微平缓了一下语气,程宇华感慨道:“独木不成林,单花不是春,单靠我们政府来研究技术是很有限的,只有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从事研究,才能促进技术的进步。所以我决定王室设立鲁班奖,专门奖励那些研究出了重要成果的个人,不管是政府研究所里的人,还是社会上的个人,只要他们有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