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引轻骑奔袭陈留,余下的三千将士,必被我主全歼,而曹仁军若不是凑巧西抗吕布,亦是必死无疑。”青年又道:“你不仅弃数千将士的性命与不顾,甚至不顾此地数万百姓的安危。”
“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的九百万,既为雄中雄,乱世,便是如此,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我亦非善类,仁慈,只存在于我力所能及时。”郭嘉又道:“于其让天下战乱不止,不如已战止战!”
郭嘉笑了笑,又道:“我不想和你论什么大义,我只知,袁公路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好好的一个鱼米之乡,却能被袁术摧残至此,岂能让袁公路得了天下?”
“何况,你助纣为虐,又有何资格和我谈论大义。”郭嘉朗声又道:“罢了,各为其主,我不和你争论,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先生何不弃袁投曹。”
青年道:“曹孟德吗?虽为人杰,更胜过我主数倍,但是某岂能背信弃义。”
“你可曾知士?”青年笑了笑,又道:“古往今来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出身贫寒,却又富有抱负,他们才华横溢,却又无人问津,他们有着强大的精神压力,却只想要一个舞台,一个展现自己,燃烧自己的舞台。
你可曾知道,他们在一个人的时候,是靠着什么熬出头?
你可曾知道,他们在稍微有些成就时,却要遭受身边无数的白眼与鄙夷。
你可曾知道,他们在深夜时分,无意间回忆起前一刻险象环生时,那一瞬间的颤抖吗?”
青年举起杯中酒,一饮而尽,又道:“所有人都不懂他们,甚至鄙夷他们的梦想,鄙夷他们选择的道路,但他们必须坚强,坚强到不把物质条件当做生活的必需品,坚强到机会来临。”
“身无分文,心怀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他们有着古人的义气与精神。”青年又饮一杯,道:“他们有如豫让者,腹无经天纬地之才,却有一种精神,绵延千秋,灭须去眉,漆身吞炭,只为故主知遇之恩。”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青峰为君死。”郭嘉见青年又举杯,便淡淡的开口回了一句,他觉得这个青年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但他并没有举杯对饮,因为,他怕有毒。
黄金台,战国时期燕昭王为宴请天下人才而筑。
郭嘉的意思是说,为了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愿手持三尺青峰为了君主征战天下。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便是如此。”青年双眼炙热,仿佛遇到了知音,举杯又饮,道:“某年幼时,朝经暮史,挑灯夜读,少年时名传乡里,却受尽世家豪族的欺辱打压,数年来郁郁不得志。”
“某腹有经天纬地之才,心有平定天下之志,岂能屈身奉一个乡绅为主。”青年又道:“某四处寻师访主,又三载,依旧碌碌无为,非我无才,实乃是天下间皆为酒囊饭袋之辈。”
“直到董卓进京,十八路诸侯屯兵酸枣,我知道,机会来了。”青年凄然一笑,又道:“还未等我见过各路诸侯,各路诸侯便已退兵,那时盗贼四起,抢走了我的盘缠,也抢走了我一展胸中所学之心,我想到了死,便在路旁挖一坑,准备将自己埋葬。”
青年笑道:“而在此刻,主公恰巧领兵经过,见我行为怪异,便唤去一问,我当时生无可恋,便将胸中良策,献于主公。”
主公见我有奇才,待为上宾,又畅谈三日,与我结为异性兄弟,并将家中老母接至汝南,升堂拜母,执儿礼。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我又岂能背信弃义。”
“既然如此,你必死无疑。”郭嘉叹息,心中遗憾。
青年大笑,道:“即便是死,亦有天下奇才郭奉孝相陪,也不寂寞。”
郭嘉摇了摇头,道:“若你战死,袁术之流,不足为惧,而曹仁军西拒吕布非是侥幸,而是奇谋,至于我弃三千将士而走,亦是为了牵制袁术。”
“或许此刻,夏侯渊与荀攸大军已救出那三千将士,又或许,那三千将士全军覆没。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难免要有人战死。”郭嘉又补充一句。
“佩服,佩服,郭奉孝,曹孟德,荀公达,若真如你说言,你们三人之谋,可谓心灵相通,神鬼莫测。”青年抚掌大笑,突然脸色一凝,厉声道:“即便如此,今日你也必死无疑,我也算为了主公的霸业,清除了一个障碍。”
郭嘉皱眉,突然听到帐外将士惊呼声不绝于耳,绝不是两军相战的喊杀声,而是凄惨,害怕的狼嚎声。
郭嘉身旁护卫瞬间冲出营帐,片刻后又冲了进来,惊慌的喊道:“先生,不好了,四周皆是火,不出片刻,便会烧至中军大帐!”
“擒下此人,全军突围!”郭嘉当机立断,立刻下令,准备带领将士突围。
青年淡淡的笑道:“没用的,待你领兵杀入营中,我便命将士用准备好的粮车封住四周通道,在将粮车点燃,营内将士,必死无疑。”
郭嘉愕然,他此刻才发现自己中了那青年之计,刚才看到敌军安营不合兵法,原来是诱自己劫营后玉石俱焚。
而那青年早已算到会有人引骑兵追击,他若是领残兵向袁术大军逃窜,必会被自己追上。
而骑兵追击步兵,便是一场屠杀,设此玉石俱焚之计便是为了一举歼灭曹军主力,更有可能将曹操引入营内,曹操若死,曹军自然土崩瓦解,袁术军可一战而胜。
“速去探查虚实。”郭嘉一声令下,扭头凝视青年,又问道:“你究竟是何人?”
青年作揖,朗声道:“戏志才。”
………………………………
第125章 平分秋色
“籍籍无名之辈却胸有韬略,腹藏甲兵,我早便猜到是你。”郭嘉冷笑一声。
戏志才笑道:“想不到天下奇才还曾听过我戏志才之名,戏某不胜荣幸。”
郭嘉道:“我也算是颍川人,年少时对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一小将突然闯入帐内,喊道:“先生,四周皆被粮车堵死,火势凶猛,众将士无法突围,战马遇火受惊,冲撞,践踏,外加滔天大火已夺去我军将士千余性命。”
郭嘉顿时恼羞成怒,他这一计,虽擒获了戏志才,却折损了曹操全部的精锐。
他拔剑出鞘,快步上前,剑指戏志才脖颈,大喝道:“出去喊话,若不给我军出路,便拉戏志才陪葬!”
戏志才大笑,道:“郭奉孝,你是否被气糊涂了,我既在此恭候,便是为了拖延尔等撤退的时间,我已下死令,命麾下将士不必顾及我的生死,我更没有留下密道逃脱。”
郭嘉只是装出样子吓唬戏志才,只不过戏志才并不怕死。
郭嘉收剑入鞘,无奈一笑道:“为了袁术,值得吗?”
“士为知己者死。”戏志才脸色黯然,叹息一声又道:“没想到你我却是同乡,若非各为其主,或许你我可以成为朋友。”
”你我虽素未谋面,却神交已久,此刻相见,已是朋友。”郭嘉说的这句话显得极无底气,即便如此,郭嘉又轻声说道:“人死了,便什么都没有了,为了你那年迈的母亲,我们先逃出火海在一决雌雄,你看如何?”
“没用的,营内阵仗是我精心布置,没有人可以活着逃出去,即便是我,也不行。”戏志才脸色黯然,突然面南而跪,连磕三个响头,待抬头时,泪如泉涌,哽咽道:“娘,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儿虽身死,亦有公路为娘养老送终……”
“当年你为何不投袁绍?”郭嘉见不得伤感之景,转移话题道。
“袁本初,虚有其名,我初次相投,竟询问我的家境,我非世家,既被袁本初的麾下轰了出去,真是可笑之极。”戏志才起身叹道:“心有凌云志,奈何是寒门……”
郭嘉心中清楚,在东汉末年,寒门几乎无出头之日,官位皆被世家豪族把持,甚至连自己第一次与袁绍见面也险些被轰了出去。
戏志才问道:“不知你又为何弃袁投曹?曹操兵微将寡,身处四战之地,想助他成霸业,难矣,便如同此刻,四面楚歌,必死之局,凭你一己之力,还想力挽狂澜吗?”
“若非猛虎战群狼,岂能尽显我锋芒?”郭嘉只是淡淡的回答,声音也不大,其内心的自信与展现出来的霸气,颇有一字千钧之势。
这份气势让戏志才心惊,少顷,戏志才淡淡的笑道:“任你智谋无双也是**凡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