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底层历练几年,甚至几个月,就被提拔上去,这是那些世家弟子才有的待遇。
追随董卓,风险性很大,董卓这种人,如果成功,拥有天下,但如果失败,将是万劫不复。
但是吕布,他是飞将、他是战神。
危不危险他不管,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是万丈深渊,只要挡住了他的路,他也要提着方天画戟闯过去。
接下来几天,吕布和李肃又交流了多次。
而董卓也不在隐瞒禁军已经投靠他的事实。
出入府邸朝堂,他的身边都围绕着禁军的各个将领。
让原本想要动武的袁绍,又一次犹豫了。
如果董卓只有三千西凉兵马,袁绍自问用武力解决董卓,他有很大的胜算。
但是五万禁军,现在至少有四万投靠了董卓,他袁绍现在手中只有一万多人,他只好隐忍不发,想要借助丁原的手,让丁原先和董卓干上一场,他好出来坐收渔翁之利。
就像是让何进先和宦官火拼,他后面在站出来收拾残局。
还有之前推出黄巾军,撼动大汉的统治。
只是上一次出了点意外,袁绍要做黄雀,但是董卓却在他后面弄了一张网,成为最后的渔翁。
禁军大规模的倒向董卓,也是在袁绍意料之外。
在这些日子里,袁绍同样在拉拢这些禁军。
但是非常可惜,袁绍的名声在士大夫中很好用,但是在禁军中却不怎么好用。
这段时间来,禁军的最高统帅蹇硕先是被何进所杀,接着何进又被张让等宦官所杀。
连续频繁的变幻禁军的统领,禁军本就已经有些失控了。
而禁军的中下级将领,大多都是普通百姓出身,他们靠着功勋,度过无数的危险,做过数不清的苦力,才慢慢熬到现在的位置。
而以他们的身份地位,到了这一步,也基本到顶了。上层将领永远和他们这些底层出身的人无关。
所有禁军上级将领,都是如袁绍曹操这类官二代把持。而最高统帅不是外戚,就是皇帝最信任的宦官。
所以这些禁军中的中下级将领,对袁绍并没有好感。跟着袁绍他们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而董卓跟他们一样,都是从底层爬上来的,对于董卓他们更有好感,而他们也更相信董卓允诺的那些事情。
总是就是一句话,跟着董卓更有前途,跟着袁绍没前途。
因此在董卓的各种保证下,这些禁军中的中下级将领,纷纷都倒向了董卓这一边。
但是在袁绍的推动下,丁原先打出了为国除贼的旗号,和董卓来了一次火拼。
丁原带着吕布,以及三千并州铁骑,冲击董卓的军营。
但是这次的火拼,丁原并不是突袭,董卓早有准备,作为并州军队中,武力值最高的吕布没有全力攻击。
丁原并没能打下动作的军营,而在看到几万禁军赶来支援后,丁原马上就带着自己的军队,退出了洛阳,在城外安下营寨。
自己只是留了一点力,丁原就没能打下董卓的军营,让吕布心中对丁原更加失望了。
丁原在吕布心中的分量在不断的下降,而董卓在吕布心中的重量在不断的上升。
董卓派李肃出城夜会吕布,再次向吕布强调之前的那些保证,更是向吕布透露,董卓日后是要做丞相,那个时候吕布就是大将军。
………………………………
第121章 寻人才无影无踪
从洛阳出来后,赵徽并没有直接就返回幽州。
现在黑风寨有太史慈坐镇,还有周仓等人辅助,一切都已经进入正轨,赵徽不需要太过操心。
所以回去的路上,赵徽四人并不着急,而是走走停停,在很多州郡都有停留。
赵徽主要是想看看,能不能在这路上在遇到一些牛人,好将他们收服,带回黑风寨。
现在还没到群雄逐鹿的时候,不管是刘备还是曹操,或者其他太守州牧,手底下其实都没有太多的人才。
很多人才都还没有被发现。
不过袁绍不在此列,守丧六年结束后,袁绍借着自己成为士人的楷模,就已经开始大肆结交那些名人名士,家中更是豢养死士、豪侠。
诸如许攸陈琳等士人,现在都已经是属于袁绍的人。
袁绍手里的这些人,对于赵徽来说很不好挖。
袁绍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看重身份血统的人,所以他手底下的这些人,大多都是名士。也就那些豢养的死士身份卑微。
没有人会去拉拢死士。
曹操刘备现在身边都没有什么人才,而他们日后手底下的那些人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身份普通的人才。
曹操有发布唯才是举令,刘备在人才方面,同样是求贤若渴,得知诸葛亮的时候,更是愿意三顾茅庐。自身更是和张飞关羽称兄道弟。
为了得到人才,这两位包括后面的孙权,都没有袁绍那样挑剔。
袁绍身份高贵,他从来就不缺人才。都是人才主动来找他,他从来不需要刻意的去寻找人才。
而主动来投靠他的人才,还需要被他挑三拣四一番,没名气的,直接让手下的人去面试。看不顺眼的,找个理由打发走。
当别人还在苦苦经营一州一郡的时候,袁绍已经轻轻松松雄踞河北四州,占据半壁江山了。
赵徽想要人才,但是从来没考虑过挖袁绍的。而是在寻找,那些还没有投奔曹操刘备的在野人才。
诸如郭嘉、典韦、赵云这类的。
但是郭嘉早已预见天下将要大乱,已经暂时归隐了,赵徽虽然注重情报系统,但却不是无孔不入。还没能打听到郭嘉归隐的地方是哪。
典韦也已经是在逃杀人犯,潜藏在山林中,同样无踪无影。
常山赵子龙,常山是赵徽对汉末记忆最深刻的一个地方。
赵徽也是早已派人去常山打听赵云的消息,但是只打听到赵云跟随高人去修炼了,已经多年未回。
其他一些人才,也大多都是如此。或者还没有名气,不为人所知。
黑风寨现在一切事物,都不需要赵徽操心。所以明知不大可能遇到这些高人的情况下,赵徽还是带着张雪他们一起走过豫州,走过兖州。
就算不能发现自己中意的人才,赵徽也可以观察这些地方的经济、行政,还有军事。
看看当地的普通百姓,对他们头顶上的县官老爷满不满意。
所以在出了洛阳之后,基本每到一个郡城,赵徽就会停下来观察几天。
洛阳城内的暗流还在汹涌。
吕布在送走李肃后,再次叫来张辽高顺等心腹。
虽然吕布心中已经开始偏向董卓,但是吕布并不想孤身一人去投奔董卓。
就算吕布个人勇武天下第一,但是只孤身一人去董卓阵营,而董卓又将他的地位拔高,那么吕布肯定要受到其他的人排挤。
吕布也很清楚这一点。他要么不投靠董卓,如果真的投靠董卓,他就要将并州人马一起拉过去,这样他的地位才有保障。
董卓不敢轻易毁约,而吕布也不怕被董卓原来的部下排挤。
在丁原这里,吕布是二号人物,去了董卓那边,吕布是绝对不甘心除了董卓外,还有其他人压在他头上。
就算李儒牛辅是董卓的女婿,他们也要排在吕布下面。
“这里没有外人,我就直说了。”吕布看向张辽等人。
“将军直说,我等愿为将军赴汤蹈火。”高顺道。
虽然吕布丁原的主簿,但是高顺等人都对吕布非常崇拜。
“我们来到洛阳,也有一段时日,昨天的战斗你们也都看到了。你们觉得,我们还有什么前程?”
能有什么前程?如果不是崇拜吕布,宋宪等人可能已经离开了。
连吕布这个实际上的二号人物,都认为没有前途,更何况张辽高顺等人。
只不过他们的心,没有吕布那么大。
虽然看不到更好的前程,但是现在这样他们勉强也能接受。
现在的吕布还没有让他们失望,在崇拜之心下,他们就算没有前程,也还是愿意追随在吕布身边。
高顺道:“只要能跟着将军,我不在乎其他。”
虽然吕布现在是主簿,但是高顺等人都更愿意喊他将军。
吕布道:“但是我在乎,你们愿意跟随我,是我吕布的荣幸。我吕布不可能一辈子都是主簿,你们也不可能一辈子都只是校尉、司马。”
“但是在丁原这里是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