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宫内阴云密布,皇宫外潮流汹涌,董卓丁原等军阀,都已经在洛阳三百里外停下。
董卓虽然被勒令只能携带三千兵马,但是这三千都是跟随他征战多年的骑兵,战力无双。
三百里对于他们来说,一日即可兵临洛阳城下。
看似风平浪静的洛阳城,只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赵徽和徐庶等人,每日还在民房中高谈阔论。
“中华你可能看到,这天下未来将会如何?”崔钧问道。
………………………………
第110章 可能性微乎其微
“风雨欲来!”
赵徽不知道何进的目的,也不知道袁绍的目的。
虽然他们在洛阳有很多的眼线,但是这些眼线,也仅仅只能知道何进袁绍在明面上做了什么事情。
而不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
但是现在洛阳城发生的一切,都还是赵徽所熟悉的,并没有改变。
赵徽很清楚,接下来就是宦官和何进袁绍火拼,外戚和宦官同归于尽,让此刻还停留在三百里外的董卓,成为最大的赢家。
“怎么说?”
徐庶三人这些天都跟着赵徽,崔钧虽然回到家中,有从他父亲崔烈口中多知道一点,但是三人所知有限。
而三人也都是站在士大夫这边,认为要除掉宦官。而现如今看来,除掉宦官已成定局,还能有什么变化?
只要何进除掉宦官,董卓等军阀带着人回到他们的驻地。
他们不是袁绍曹操,更没有和何进有所接触,自然是不知道何进心中所想。
赵徽虽然知道后面会发生的事情,但是就这样说出来,无凭无据,不足以让徐庶他们信服。
“如今天子年幼,何进虽然为大将军,总览朝政,奈何为屠户之子,难以服众。”
赵徽无法将后面的结果直接告诉三人。但是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分析,以猜测的方式,告诉三人。
至于三人会信多少,认不认可赵徽所说的,还是看三人自己的判断。
“你的意思是,大将军会失败?”崔钧说道。
以他现在的视觉来看,他看不出谁能搬倒手握大权的何进。
赵徽点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天下大乱已成定居,何进虽为大将军,却无力挽狂澜之势。”
崔钧道:“虽然之前有黄巾之乱,以及羌人造反,但是如今都已平定,天下太平,只要除掉那群宦官,天下太平,盛世就要来临,中华何故说天下将要大乱。”
很多人眼里,之前的天下大乱,都是因为十常侍祸乱朝政,让灵帝刘宏听信谗言。
现在昏庸的刘宏已经死了,只要再除掉宦官,然后由英明的士大夫帮助小皇帝刘辩治理天下,大汉将会再度迎来一个盛世。
崔钧是士族弟子,他的立场完全站在士大夫这边。
但是,之前天下大乱,真的是完全因为十常侍的原因吗?
十常侍虽然说在之前权利很大,但是终究只是听命于灵帝,而且他们始终都在皇宫内,他们在外的家人飞扬跋扈,但是影响也很有限。顶多也就是影响一城的人。
汉末天下大乱,是各方面原因造成的。
十常侍和灵帝一起卖官鬻爵,但是其他官吏也在盘剥百姓,而且天灾不断,百姓时常颗粒无收。
如果何进能够再这段时间里,压住局面,主持大局,施行仁政,或许大汉朝还能度过这十年,继续存活下去。
如果在其他时代,何进或许真的有这样的机会。
但是在这个时代,天下英雄太多,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就是董卓,他何进都无力掌控他们。
如果现在是袁绍坐在大将军职位上,以袁绍现在的威望,他或许能够将其他人压服,但是袁绍的野心却不容小觑,一心要诛杀宦官的袁绍,显然不可能只是为大汉想,更多考虑的是他自己的利益。
野心家太多,并且每个人都不容小觑。
赵徽道:“何进如今作为宦官和士大夫的纽带,可是却无法让这双方达成一致。他要杀宦官,却迟迟没有动手。张让赵忠等人不会坐以待毙,何进若是继续犹豫,必将死于张让等人之手。”
“何进一死,洛阳城外的董卓丁原等将领,将失去控制。单凭士大夫恐怕无法控制住局面。”
虽然赵徽如此说,但是崔钧还是不认为何进会死。
赵徽道:“这些都是我的猜测,多说无益,我们且等些时日,那时会看的更清楚一点。”
赵徽没想着用这些“一己猜测”,就让徐庶崔钧等人都认为自己说的是对的。
如果徐庶三人真的因为自己这些话,就完全认为赵徽说的很有理,事情就该会如赵徽所说的发展。
那么赵徽反而会认为,自己之前太高估三人了。
只有像现在这样,赵徽说了自己的猜测,但是三人都还保持着自己的想法,这才是赵徽想看到的。
如果三人会轻易被赵徽的猜测说服,那么日后这三人对赵徽的帮助也就变得有限,无法为赵徽出谋划策。
让他们成为一郡太守,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赵徽还没有和三人明说,但是这几天的相处下来,赵徽相信,当有一天,他公布自己的身份时候,这三人会愿意追随自己。
而这三人的才能,目前看来保底都是一郡太守的才能,而且他们今后也还会不断成长进步。
本来只为徐庶而来,现在还多了两人,让赵徽很是高兴,只是崔钧的身份摆在这里。
目前看来,赵徽有机会直接将徐庶和石韬带回黑风寨,但是崔钧可能还需要日后再说。
崔烈绝对不可能同意自己的儿子,追谁一个山贼头子,一个黄巾军的余孽。
崔钧要是真的在现在追随了赵徽,那么崔家的名声就全都完了,会成为所有世家的笑料,会被所有士族排斥。
三人从赵徽这里离开,一路上也在一起分析赵徽说的,有没有可能发生。
最后三人得出的结果是,赵徽说的这一切,确实有可能发生,但是概率太低了,微乎其微。
手握五万禁军的何进,除非真的是猪脑子,不然又怎么可能失败。
何进就算每天都待在家中,也都是稳赢张让赵忠。
可赵徽却说,何进很有可能会死在张让等人手里,张让他们现在都没了兵权,用什么杀何进?
他们没想明白一层关系。
现在是张让赵忠等人要杀何进,而何进还没有下定决心,或者说是何进从来就没想过要杀宦官。
何进现在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做给袁隗袁绍等人看的。
何进对张让等人没有杀心,死于张让等人之手,也就不足为奇。
………………………………
第111章 要冒险何进入宫
崔钧回到家中后,还特意和他的父亲崔烈谈了这个问题。
但崔烈同样认为,在接下来的十年都将是何进的时代。
他们这些世家士族,对于大汉百来的经历,发生了什么事情,都非常清楚。
汉恒帝的时候,先有大将军梁冀把持朝政,汉灵帝的时候也有大将军窦武,现在又有大将军何进。
这已经是大汉数百来的轮回。
权倾朝野的何进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但是也需要等到十年以后。
外戚风光一时,但是却远不如他们这些世家稳定。
即使恒帝灵帝时,出现过党锢之祸,也只是一部分人被划为党人,不得入朝为官,还有一小部分人死在狱中。但是大汉朝的统治,却还是少不了他们这些士大夫。
为什么世家高高在上,因为他们有财富,有知识,他们的后代可以出现一个又一个优秀的人才,而不是像普通百姓那样,一代农民,二代三代还是农民。
而且世家的关系摆在这里,即使大汉朝有三互法的原则,本地的人不能在本地当太守州牧,但是他们却可以相互提拔对方家族的后辈子弟。
宦官会被灭族,外戚会被灭族,但是世家就算得罪了当权者,更多只是获罪一人,不会被灭族。
世家才是大汉朝的常青树,只要不要自己作死,就算是改朝换代,他们照样能参与整个天下的治理。
几天后,宫中的小黄门来到大将军府,传达太后懿旨,邀请何进入宫商谈要事。
皇宫内十常侍每日密谈,对于已经将眼线布置到皇宫的何进,并不是秘密。
曹操袁绍也都很清楚,以现在的事件发展之势,宦官不除,何进进宫非常危险。
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