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辅国将军伏完跪了下来。
曹操离开,带走了荀攸荀彧等人。
现在朝堂上,除了赵徽之外,也就是伏完的地位最尊贵。
不管是伏完自己的声望,还是他的身份,他的地位都很高,他的话,也是令很多大臣都服气。
同样的话,赵徽说出来,其他人就算表面上不说什么,可是心底一定是不服气的。
但是伏完说出来,他们就会认真去思考。
“伏完。”
“你。”
但这毕竟是废立之事,就算是伏完跪下了,他身后也还是有一些人吃惊于伏完的决定。
不过,伏完也代表了外戚的势力。
许都虽然是曹操掌控,可是和伏完交好的大臣也有一些。
随着伏完跪下,那些和伏完交好,或者是依靠于伏完门下的大臣,瞬间也是跪下来了一批。
“恳请皇后娘娘,再立新君。”
满朝文武大臣,此刻跪下了有三只分之一。
当然,不可能全都是站在伏完这一边的。
曹操已经跑了,识时务者为俊杰。
当中自然是有一些墙头草,想要在这个时候,换一个大腿抱一抱。
怎么也要保住自己的这一身官服。
如果能因此,在上一层就更好了。
伏完会跪下请求,倒是让赵徽意外。
他是伏寿的父亲,但是赵徽之前并没有特意去拜访过伏完。
伏完和其他人一样,都只是昨天接到通知,今日要来上朝。
伏完绝对不是为了巴结赵徽,他同意另立新君,一定有他自己的打算。
赵徽现在只是想要废掉刘胤,打压曹操的势力。
至于伏完是不是有人选,是不是想要扶持他的人上位,赵徽并不是很关心。
赵徽的目光,从还站着的人身上扫过。
而后他也是跪在了珠帘前面,道:“请皇后娘娘,废刘胤,立新君。”
随着赵徽这一跪,身后还站着的很多人,终于站不住了,扑通扑通的跟着的跪了下来。
满朝文武,有半数人都跪了下来。
“请皇后娘娘下旨。”
或许还有人反对,但是这个时候,他们更不敢站出来。
有的人想要抱着的大腿,有的人不想被赵徽记住。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越来越多的人跟着跪下来。
站的人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显眼。
“跪下。”
“快点跪下来。”
一些人低声的喊着,提醒那些还站着的人。
有的还伸手拉着他们。
这朝堂上,终究是没了皇莆嵩卢植等人。
满朝文武,全都跪在了伏寿面前。
珠帘后面,就是跪在最前面的赵徽,也是看不清伏寿的神情。
“诸位大臣,都认为刘胤不配为天子,哀家这就拟旨,废除刘胤,改封上谷王。”
伏寿身为皇后,她本就不想得罪赵徽这个大将军。
不要说现在满朝文武全都跪在她面前,就算是除了赵徽,没有一个人同意。
但是赵徽要求,她也会答应废除刘胤。
她不想和赵徽发生矛盾,只要不触及到她的底线,她都可以让步。
至于废掉刘胤之后,是谁来当皇帝,伏寿也不想关心。
相比废掉刘胤,伏寿现在更震惊的是,赵徽不过才来许都,在这朝堂上,不过就是几句话,却让满朝文武全都跪了下来。
要是废立如此轻松,当初的董卓,为何失去人心,为何与满朝文武敌对。
都是废立,董卓是一意孤行,杀得那些人敢怒不敢言。
曹操也只是在刘协死后,才扶持刘胤登基。
这跪在地上的大臣,有多少是已经投靠了赵徽?
“能打败曹操的,果然不简单。”
伏寿看着她的父亲,是她的父亲第一个跪下的,但是她不知道她父亲伏完心中所想。
她在宫中,跟外界完全没有联系。
她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不是也投靠了赵徽。
“皇后娘娘千岁。”
赵徽站了起来。
“新君为谁,娘娘心中可有人选?”
“哀家心中并无人选,大将军在宗室挑选,看看有谁合适就选谁吧。”伏寿道。
………………………………
第1006章 许都城人口问题
“微臣初来乍到,对宗室子弟不熟,此事还是交由宗室来定夺。”
赵徽本就不介意谁来继承皇位,他也不想在这事情上去花心思。
而且交给皇室的人自己去选,谁也不能说赵徽弄权。
新君的人选,不是马上就能定下。
今日早朝,赵徽要做的几件事情,都达到了目的。
其他人也没有事情要启奏,很快就退朝了。
散朝之后,赵徽就带着郭嘉典韦等人离开了皇宫。
“主公,伏完还留在宫内。”
散朝之后,其他大臣,也都是第一时间就离开了,基本都是返回自己的府邸。
但是伏完却是单独留了下来。
赵徽虽然不在皇宫内,可是皇宫内的侍卫,现在都是他的人,伏完留下来,瞒不过他的耳目。
“无碍。”
伏完是伏寿的父亲,他留下来,赵徽不可能派人去阻止。
赵徽今日在朝堂上,虽然给人的感官上,还是比不上曹操。
但是比之董卓要好很多。
那些大臣,只要行得正。心中也不在提心吊胆。
虽然赵徽将太后改为了皇后,过一段时间,等新君登基,伏寿还是要再从皇后变为太后。
本来,很多人因此对赵徽有意见。
但是赵徽今日在朝堂上,对伏寿也是恭恭敬敬,没有一点逾越。
赵徽对于伏寿的态度,也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在这一点上,有董卓曹操做对比。
董卓就不要说了,是一个敢睡龙床的人。
曹操的敬重,也只是表现在对刘协的时候。
对于后宫的女人,曹操也杀了狠多。
董贵妃就是曹操下令毒杀的。
很多人,对于赵徽都不是很了解。
在曹操口中,赵徽是乱臣贼子。
他们也没有探子,关于赵徽的消息,都只能是从幽州冀州的报纸上所了解到的。
虽然赵徽一直保证报纸上的内容真实可信。
可是对于这些人来说,就算赵徽指天发誓,他们也不会全信。
怀疑,已经是刻在他们的骨头上,融在他们的血液中。
今天的早朝,算是他们第一次认识赵徽。
虽然赵徽罢免了十几个人。
可是剩下的人,心中也都不在恐惧了。
赵徽并非不守规矩。
他们手中无权,没有军队,最怕的就是董卓那样不守规矩的。
只要是违逆董卓的,就会被董卓一刀杀死。
就算是皇帝,想要杀臣子,也要有足够的理由和罪名。
若是没有,那在这些大臣眼中,就是昏君,也得不到他们的拥护。
赵徽回到府邸,他在许都的府邸,正是曹操的丞相府。
许都城内,之前没有大将军府。
现在原本的丞相府的大门上,已经换上了大将军府的牌匾。
“主公,许都是曹操的根据地,虽然曹操已经逃走了,但是此地并不是适合定位国都。”贾诩道。
赵徽点头,道:“不过迁都乃是大事,不急于一时,现在还是将城内的百姓分散出去。”
许都虽然是国都,可是原本毕竟只是一个县城,不过是天下被曹操带到这里,才成了国都。
即使当初曹操为刘协建了皇宫,可是皇宫的面积,还不足洛阳的北宫一半。
许都这些年虽然扩建了一次,可还是连蓟城邺城都比不上。
城内现在有五十多万人口,非常密集。
有一半多的人,都是前段时间,被从兖州北部迁徙过来的。
如今在城内,几乎都没有事情做。
这些人,现在必须要将他们迁徙回他们原本的地方。
曹军当初将送来许都简单,但是现在赵徽想要将这三十万人送回去,却是非常困难。
靠他们自己手中的粮草,已然是坚持不到他们回去了。
赵徽和曹操交战,这一来一去,最苦的还是这些百姓。
他们虽然过的不富裕,可是在他们原来的家里,他们还能活下去。
但是现在,赵徽要是不管他们,很多人都要成为流民,很多人都会饿死病死。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死掉了,每天都有尸体被拉出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