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董卓的军队,本就是西凉精锐,战力很强,刘宏担心动用武力的话,会迫使董卓和韩遂同流,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
第89章 收流民架空太守
冬日!
纵横草原一年的公孙瓒,在大雪封路之际,被困大草原,食物短缺,且被汹涌的乌丸人包围了。
刘虞得知消息后,马上派人与乌丸人和谈。
虽然这一年来,公孙瓒一直抗命不回,但刘虞却不能看着数千将士死在塞外。
草原上众多部落中的,乌丸一直处于弱势,要被鲜卑人欺负,也要被匈奴人欺负。
相比鲜卑和匈奴,乌丸人是最不想和大汉作对的,他更偏向于选择依附大汉生存,让大汉帮助他们抵抗鲜卑人匈奴人的进攻。
但是公孙瓒借着之前部分乌丸人跟着张纯造反,开始大肆屠杀乌丸人。他们也只能开始反抗。
这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他们可以除掉公孙瓒。
但是公孙家作为幽州的地头蛇,除掉一个公孙瓒,还会有其他姓公孙的人出来。
在刘虞再三保证,只有乌丸人放走公孙瓒以及一干将士,之后绝对不再派兵进入乌丸人的地盘后。并且愿意与乌丸人进行正常的商业买卖。
这些本来就是刘虞想要做的,正好趁着这个时机,都和乌丸人谈妥了。
乌丸人接受了和谈,放公孙瓒离开。
而公孙瓒经此一败,在刘虞面前暂时低下了头,老实了一阵子。
但是公孙瓒并非是一个甘于平凡的人,所以很快他又找到了一个借口,带着人再次进入草原,而这一次他的目标换成了鲜卑人和匈奴人。
虽然上一次被乌丸人所困,但是公孙瓒并认为自己会不敌乌丸人,只不过是天时不利。
如果他们打败鲜卑人,匈奴人,谁敢说他不行。
在刘虞忙着与草原部落友好交流,公孙瓒再次横行草原的时候,上谷郡一直在稳定有序的发展中。
从赵徽开始渗透上谷郡,到现在将近一年的时候,上谷郡的各项指标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人口增加了五万,全都是赵徽从幽州各地收拢来的流民。
很多都是之前管亥十万黄巾被解散的,他们从青州一路来到了幽州,来到了上谷郡,换了一个身份,再次在赵徽管亥身边安家。
在上谷郡周边给他们安置了空闲的土地,让他们进行耕作,同时赵徽还将从鲜卑处抢来的牛租给了他们。
不用他们给钱,而是等到收成的时候,要将五成的产量作为赋税。
而这五成赋税中有一半进了上谷郡的官府仓库,另一半则是进入赵徽的黑风寨中。
五成收入作为税收,这在后世是非常不合理的一个政策,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却有着无数的流民,听到风声后,千里迢迢的赶来上谷。愿意被赵徽剥削。
虽然要上交五成产量,但是相比在其他地方,赵徽这里可以提供耕牛。这是最为重要的。
在大汉,耕牛的数量非常稀少,自家拥有一头牛,就等于是脱离了贫穷。
官府更是严禁宰杀耕牛,而私自宰杀耕牛的罪名更是非常重。
普通一个成年男人,如果拥有一头耕牛,他一年耕作的土地面积,可以翻上两三倍。
而在大汉,土地并不稀缺,即使很多土地被世家大族兼并了。
但是在上谷郡,来这里的流民,完全不用担心会分不到土地。
上谷郡外,有广大而又肥沃的土地,等着他们去开垦。
以前,上谷郡经常受到鲜卑人的侵扰,所以城外的百姓比较少,他们开垦的田地也很难有保障。
每到秋收的时候,就会有无数的鲜卑人来此,抢夺田地中的粮食,让这些百姓一年的付出,全部成了流水。
但现在,有赵徽的黑风军在,加上还有公孙瓒带着他新建立的白马义从在草原纵横,已经没有鲜卑人敢来这里抢夺粮食了。
来上谷郡的流民,仅仅只要等到秋收的时候,上交五成的产量外,其他事情完全不需要他们担心,没有其他的盘剥。
就算他们在其他地方耕作,上交的赋税也不会比上谷郡少。
而新来的这半年,他们都可以从赵徽这里借到粮食,保证他们可以度过前期开垦土地的这段时间。
赵徽更是向他们保证,如果遇到天灾人祸,他们可以不用上交五成的粮食,总之可以保证他们能够吃的饱饭。
赵徽给出的条件,相比其他州郡真的好太多了,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都在朝上谷郡靠拢。
其他郡的太守听闻之后,也想学上谷郡,毕竟能够安置流民,也是他们的一大政绩,说不定就调到中原或者洛阳去了。
但是他们一来,他们下面的官吏可不会全都配合他们。
就算收拢了一批流民,但是发下去了粮食,马上就被一些人可给克扣了。
而他们也拿不出数量庞大的耕牛,流民只靠双手和农具,每个人耕作的土地很是有限,如果都收取五成为赋税的话,流民肯定都偏向来上谷郡。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郡守可都不敢保证,他们的田地上的作物,不会被鲜卑人抢走。
虽然他们有心想学上谷郡收拢流民,但是却弄的一团糟,结果很多流民还是从他们那里离开后,来到上谷郡。
上谷郡的人口在不断增加,虽然这前半年,赵徽无法从他们这里得到什么,反而要投入大量的粮食和铁器,以及用于播种的种子。
但是只要秋天一到,赵徽就能获得大量的物资,而这些将会远远超过他现在所投入的。
虽然这一切都是赵徽在后面主导的,但是却所有人都以为上谷郡的一切,都是太守徐宽所做出来的功绩。
幽州牧刘虞得知之后,还特意来上谷郡看了下,对徐宽很是一顿夸赞,接着更是上书给朝廷,将徐宽的所作所为全都向刘宏报了一遍。
刘宏的奖赏很快就来了,给徐宽赐了一个乡侯,不过金银赏赐就没了,前些时候刘宏的几座宫殿被烧毁,现在还在向朝中的大臣筹集钱粮,要新建几座宫殿。
但即使如此,已经让徐宽感觉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虽然上谷郡收拢流民的命令,都是他下达的。
但是实际上,徐宽根本没有插手这些事情,都是下面的人向他汇报,然后他点头同意,在文书上盖上他的太守印绶。
徐宽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做,就平白得到了一个乡侯。
对于下面的人,就越加的放手了,却不知道,他自己已经被渐渐架空了。
………………………………
第90章 完全接管再训练
宋杉,一年来共计剿灭十五伙山贼。打退三次鲜卑人的进攻。
俨然是上谷郡冉冉升起的一颗将星。成为上谷郡百姓心中的守护神。
宋杉这一年来的进步确实很大。
但是宋杉每次看到那一群手拿陌刀的人,都会在心中默默说道:“他们才是上谷郡的守护神。”
他带领上谷郡的士兵,剿灭几伙山贼没问题,但是要想打退鲜卑骑兵,每次都需要黑风寨出手。
心中对带领陌刀队,手拿长枪,一手神射的太史慈更是崇拜不已。
虽然他早年在宋家就有学武,这一年来更是进步神速,但是宋杉有自知之明。
被称为上谷郡守护神的他,在太史慈手中撑不到十回合。
而据说,太史慈只是陌刀队的二统领,在太史慈上面还有一个大统领,实力比太史慈更强,当初太史慈就是因为被大统领击败,这才被大
统领收服。
宋杉很想认识那位传说中的大统领,但是一年来,他虽然与陌刀队有多次接触,但却从未见过,心中很是遗憾。
眼见宋杉功劳越来越大,上谷郡都尉担心自己的位子不保,想要打压宋杉。
但是宋杉是宋家的人,明面上有宋家的继承人宋彬支持。暗中有赵徽的整个黑风寨支持。哪里是他一个都尉能够打压得了的。
打压不成的上谷郡都尉,于是换了一个思路。
宋杉可以立功,他自然也可以。
所以再又一次在上谷郡百里外的山头发现一伙山贼的时候,上谷郡都尉拒绝了宋杉的请命,他亲自率领一千人出发了。
但是多年没有亲自出手,这些年来一直尸位素餐的他,又怎知他带领的一千人马战力,和宋杉手中的兵马,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了。
宋杉现在就盯着他屁股下的位置了,怎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