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两个月后,他们也只是能勉强跟的上战斗组的行动。
在周仓裴元绍到达黑风寨不久,刚刚被任命为幽州牧的刘虞,也是走马上任,来到了幽州。
刘虞宽厚,他的到来,马上施行仁政,很快就获得了幽州百姓的拥戴。
同时面对乌丸鲜卑等草原民族,刘虞也是主张怀柔政策,拉拢这些草原部落。
在他执政下的幽州,百姓的生活比之前安稳。
各个地方官吏,在收刮民脂民膏的时候,收敛了很多。
但是幽州还是再次出现了叛乱。
………………………………
第75章 管亥二围北海郡
北部幽州,张纯说动西乌丸部落反叛。
南部荆州益州黄巾军残部马相叛乱。
西方凉州边章北宫玉作乱,已然进犯三辅之地。
这只是大汉十三州中,叛乱势力中比较大的三个,其他地方还有很多人都拉起了反旗。
只是那些小规模的很快就被各地的太守自行剿灭了。
刘虞也没想到,他初到幽州,并且施行仁政,让百姓休养生息,竟然还有人反叛。
好在刘虞的仁政效果很好,幽州本地的百姓只有小部分人加入张纯的叛军中。
张纯的几万叛军,主要还是以乌丸人为主。
也不知道他是如何说动乌丸人,让乌丸人跟他一起造反的。
鲜卑乌丸虽然都是草原部落,但是因为相对弱小,之前都是被匈奴欺负的。很多时候都是依附于大汉。
大汉甚至还成立了护乌丸校尉,掌管几个乌丸部落。
但毕竟是草原部落,天生与大汉格格不入,而他们依附于大汉,也并非是真心,只是想借助大汉的力量,庇护他们抵抗匈奴。
乌丸几大部落,名义上是大汉的臣民,但是基本不会听从护乌丸校尉的命令,护乌丸校尉在这里不过是一个摆设。
“这些草原异族,用怀柔是行不通的,要我说就该将他们斩尽杀绝。”奋武将军公孙瓒说道。
刘虞摸着胡须说:“伯圭杀气太重了,我只杀叛军贼首张纯即可。乌丸部落只是被人鼓动,若是将他们全灭,恐草原上其他部落都会纷纷与我们敌对。那时候战火将难平。”
虽然乌丸人跟着造反了,但是目前只是一小部分被张纯说动。
这并没有让刘虞动摇自己的怀柔政策。
数百年来,草原部落虽然屡犯大汉,大汉也是多次派兵征讨,有胜有败,在刘虞看来这只是在劳民伤财,草原部落有他们得天独厚的优势,打不过可以跑,很难剿灭,就如野草春风吹又生。
既然剿灭不了,不如就拉拢他们,刘虞相信,只要自己这边诚心,日后肯定能和草原部落和平相处。
相比刘焉,刘虞绝对是谦谦君子。
张纯叛乱,幽州这边主要由公孙瓒负责剿灭。
刘备在鞭打督邮弃官而走后,又在野外浪荡了许久,终于还是来投奔他的老同学兼好朋友公孙瓒。
在大汉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犯了错的官吏,只要在正式处罚没有下来之前,主动弃官,那么就不会被追究责任。
就算是杀头的罪,也会被当做已经处罚过了,除非这人犯的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所以在刘备弃官而走后,他并没有被列为大汉的通缉犯。
而刘备怒鞭督邮弃官而走,又在士人中多了一层名望。
那些士人很是崇敬刘备这样的做法,而且并不会影响刘备日后的前途。
所以刘备还在努力,期望自己可以功成名就。
张纯造反,这是刘备又一次难得的机会。
虽然之前剿灭黄巾军的功劳,都被人抢走了,但是刘备没有因此放弃。
张纯造反,刘备再一次加入讨伐的大军中。
虽然张纯鼓动了数万乌丸部落,但是规模还是远无法和之前的黄巾军相比。
乌丸部落的战力虽然高于黄巾军,但是在面对公孙瓒刘备的联手,还是处于劣势中。
赵徽也是派出一支人马,并没有和公孙瓒刘备碰面,而是游荡在叛军周围捡个漏。
张纯纵然有乌丸人支持,也还是没能支撑太久,一个月后就被公孙瓒所灭。
刘备再次捞到了军功,而这一次,不管是公孙瓒还是刘虞都不会贪墨他的功劳。
剿灭张纯的军功,比不上当初剿灭黄巾军的。
但是没有人贪墨刘备的功劳,这一次刘备反而被封了一个县令的职位,比之前的安喜县尉升了一级。
不过在这之前,刘备四处流浪,也是剿灭过很多黄巾军的余部,做过好几次的县令县尉,可惜都没有长久。
这一次不知道他不能做多久。
公孙瓒借着这次剿灭张纯的机会,也是将兵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在剿灭张纯之后,公孙瓒并没有听刘虞的就此收手,而是带着军队杀进草原。
刘虞要怀柔,但是公孙瓒却是主张杀伐,要杀尽乌丸鲜卑。
公孙瓒很清楚,刘虞是州牧,权利比起刺史要大得多,整个州的军政正常都是刘虞说了算。
而他公孙瓒做为一名武将,只有战争,才能让他掌握权利。
如果没有战争,那么他就没有名义掌控军队。
虽然刘虞要他回兵,但是公孙瓒只当没有收到命令,带着大军一直驰骋在塞外草原上。
比起当初赵徽对付鲜卑人,公孙瓒对付乌丸人的时候更狠。
凡是被公孙瓒撞到乌丸部落,男女老少全都会被屠杀干净,一个不留。
而公孙瓒的这种做法,也是得到了幽州一批民众的支持。
刘虞怀柔,但是幽州普通百姓中,很多都很仇视乌丸鲜卑人,很多百姓的家人,都有被乌丸鲜卑人杀过。
这是两个种族的仇恨。
在草原纵横的时候,公孙瓒手中的力量也是越来越大,正在朝军阀方向发展,刘虞也越来越难以控制公孙瓒。
几个月后,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就取代了赵徽之前在草原上的名号,成为草原部落心中最恐惧的恶魔。
青州!
一支十万人黄巾军又一次围住北海。
而统帅这十万黄巾军的,正是之前消失的管亥。
两年前,管亥围困北海,最后被刘备所败。
管亥虽然逃脱,但是无颜面对张角,一直留在青州。
虽然后面听说张角死亡,冀州黄巾军也被剿灭,但是管亥却没有放弃。
这两年,管亥终于再次拉起了十万黄巾军,再一次兵临北海城下。
他要证明自己,他管亥是可以打下北海郡。
孔融手中兵力有限,而且也不擅长打战,手中也没有得力武将。
面对十万黄巾军,孔融再一次向刘备求援了。
上一次刘备帮助他打败黄巾军,虽然现在刘备只是平原县令,但是孔融对刘备充满了信心。
但是这一次,管亥已经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十万黄巾军将北海围得水泄不通,孔融就算有心想派人去向刘备求援,他的人也冲不出黄巾军的包围。
………………………………
第76章 太史慈报恩孔融
“孔融老儿,还记得你家管亥大爷吗,这次我看你怎么去请救兵,乖乖打开城门投降,我可以饶你不死。”
城下管亥拉着战马来回走动,手中长枪指着城墙。
作为孔圣人的后代子孙,孔融有着自己的风骨,虽然他不会打战,但忠孝仁义早已刻进他的骨子里。
就算是死,他也不可能开城投降黄巾军。
任凭管亥在城下如何挑衅,孔融只是紧闭城门。
城北!
一间破旧的民房中,一个老太抓着一个青年的手道:“当初你外出历练,我多亏孔北海救济,今孔北海有难,我儿还不去相助。”
青年到:“孩儿这就去。”
青年正是日后与小霸王孙策战成平手,在临死前喊出,“丈夫生于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的太史慈。
太史慈想要建立不世之功,但是最后却被病魔夺走生命,只能空留不甘。
而此时的太史慈正是青年,在北海已然颇有名气,不然孔融也不会在他不在家的时候,经常去看望太史慈的母亲。
太史慈想要建立不世之功,想要在这个乱世选一个明主。
奈何如今上有老母,早年为了求学历练,让母亲独自一人在家,太史慈心中已然愧疚。
如今的他暂时只想陪伴在母亲身边。
但是母亲既然要他去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