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的军队,战力绝对是可以排在前三的。
即使现在这五千人跟着吕布的时间不长。
但是在吕布的统帅下,他们战力绝对不会比袁绍的长戟兵差。
除了赵徽的陌刀铁骑外,没有人的军队,可以稳吃吕布的大军。
而陌刀铁骑,现在也不过只有两千人。
虽然实力强大,是战场上的绞肉机,但是数量太少了。
敌人只要提前做好准备,避开陌刀铁骑的锋芒,不需要多久,陌刀铁骑就没有多少威力了。
战马和人全部身着重甲,注定无法持久作战。
陌刀铁骑威力强大,而弱点也很明显。
在草原上,这支陌刀铁骑是真正的无敌之师。
但是进入中原大地,想要对付这支陌刀铁骑,还是有很多方法。
宋宪和侯成被吕布派去,分别向徐晃袁术求援。
而袁谭,也是收到了来自幽州的消息。
在他面前,摆着三封书信,两封是公孙瓒写的,只有一封是田丰写的。
而田丰这一封密信上,并没有记录公孙瓒的变化。
和公孙瓒的第一封差不多。只是少了那些忠孝的内容。
如果只是这两封密信,袁谭不需要紧皱眉头。
但是公孙瓒的第二份密信,让袁谭无法判断。
他的主观上是绝对不相信田丰会叛变,会投靠赵徽。
可是公孙瓒的第二封密信,上面信誓旦旦的写着,让袁谭难以判断。
而且公孙瓒说的那些,并不是无稽之谈,很多事情,确实是有发生,而且田丰之前的书信中,也说明了。
只是当时袁谭没有去多想,但是现在和公孙瓒的密信对比,如果去掉田丰的身份,换成另外一个人,袁谭已经相信公孙瓒的话了。
因为对于田丰的信任,才让袁谭一直犹豫,不知道该不该信公孙瓒的。
还是要坚定的认为田丰不会背叛?
田丰是袁谭最信任的人。
此刻看着这三封密信,他不知道该找谁来商量。
逢纪第一个被排除。
能拿的出手的,也就只有荀谌了。
袁谭将公孙瓒的第二封密信先收起来。
然后才叫来荀谌,将另外两封递给荀谌。
“先生,这两封信是从幽州送来的,你说我要不要出兵押送粮草?”袁谭问道。
荀谌将两封密信放下,并没有马上回答袁谭,而是闭着眼睛静静沉思。
见此,袁谭也没有再追问,而是坐在边上,静静的等候着。
只是两封密信,很难判断出什么。
荀谌道:“既然元皓也在信中说了,大公子可以先押送二十万石的粮草去幽州。”
荀谌还是相信田丰。
如果没有公孙瓒的第二封信,袁谭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如此做。
“先生,这里还有一封公孙瓒所写的,你再看看。”袁谭将另一封也递给了荀谌。
他最信任的是田丰,但是荀谌的人品,袁谭也能信得过。
就算荀谌不选择效忠自己,袁谭也相信荀谌绝对不会故意害他。
荀谌看完第二封密信后,脸色多次变化。
“大公子,公孙瓒的话不能信。”荀谌看完之后说。
“为什么?”袁谭问。
他本身也是偏向田丰的,只是公孙瓒的信,让他无法做出决断。
“大公子可知,主公为什么一直不用公孙瓒?”
“为什么?”
“因为公孙瓒野心不死。”
“你说公孙瓒的信是在污蔑,可是为何老师的密信却没有提到一句?”袁谭道。
荀谌叹息一声,道:“元皓现在恐怕已经身不由己。”
………………………………
第526章 荀谌荐牵招运粮
“请先生告知,我现在应该怎么做?”
袁谭抓住荀谌的手臂,他第一次感觉到困难。
他第一感觉到,他父亲之前做出那些决定,所背负的压力。
一个决定很简单,可是背后牵扯的太多了。
袁谭现在一个决定,可能影响到他父亲袁绍的生死,还有他老师田丰。
要不要押送粮草去幽州?
出兵?
还是不出?
不送粮草去幽州,他父亲可能会被赵徽杀死。
而送粮草,可能会被公孙瓒得逞。
到时候不仅没能救出袁绍,反而还要搭上这二十万的粮草。
结果却是什么都得不到。
冀州现在已经千疮百孔了二十万石的粮草,不是小数目。
袁谭也是要从各个世家中征集。
如果最后全便宜了赵徽或者公孙瓒。
袁谭在这些世家心中的地位会再度下降,他们会更加不满袁谭。
而袁谭更加难以建立威信。
荀谌沉思了一会道:“最好还是要先和元皓取得联系,探明主公的情况。”
袁谭忧心道:“我就怕赵徽和公孙瓒不会给我们这么多的时间。”
荀谌道:“大公子可以一面派人联络元皓,一面准备运送粮草。”
袁谭道:“真的要送二十万石粮草去幽州,送给赵徽?”
他还是有些舍不得。在决断上,袁谭比他父亲袁绍还不如。
荀谌道:“必须要给。”
虽然这二十万石的粮草,现在对于冀州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数目。
可是他们需要和赵徽公孙瓒斡旋。
至少现在表面上,要让赵徽公孙瓒看到他们在行动。
荀谌道:“我们征集粮草的速度可以慢一点。押运的时候也慢一点。时间上,足够我们和元皓联系上了。”
虽然田丰现在是袁谭的老师,而且在主观上,袁谭也不愿意相信,田丰会背叛。
可是在他犹豫的时候,就已经表明了,他心中的确定,他心中的不安和怀疑。
反而还不如荀谌对田丰的信任。
比起袁谭,荀谌更加了解田丰的为人。
公孙瓒在信中说的那些,确实有发生过。
但就算田丰和赵徽有过密谈,荀谌也不信田丰是想背叛袁绍。
即使公孙瓒在第二封信中写到,田丰身边多了赵徽的亲卫。
在荀谌看来,这也是田丰为了自保。
田丰向赵徽寻求保护,那么田丰要防备的人,自然就只有公孙瓒了。
袁谭道:“那派何人前去?”
邺城已经没有多少大将了,能稳压公孙瓒的就只有文丑。
派其他人去,袁谭也担心反而被公孙瓒给夺权了。
但是派文丑去的话,邺城也没有大将坐镇,袁谭又担心有敌人来袭,会守不住邺城。
特别是太史慈现在就在两百里外,随时都可能发起进攻。
即使文丑现在已经从前线回到邺城,也需要时刻准备再度迎战太史慈。
而除了文丑之外,袁谭真的不知道还能派谁。
这一年来,袁绍麾下的将领死伤惨重。
新提拔上来的几个武功平平,没有能拿得出手的。
“我可以推荐一人。”荀谌道。
袁谭道:“什么人?”
“牵招!”
“牵招?”袁谭有听过这个名字,但是却没有多少印象,并不了解牵招此人。
荀谌道:“对,若是牵招也不行的话,那么邺城没有人能够负责押送粮草了。”
见袁谭还是迷惑,荀谌只好给他介绍起牵招的生平。
牵招少年时也是和刘备交好。
不过后来刘备拜师卢植,而牵招却是没能成为卢植的弟子,而是拜师乐隐。
名气远比不上卢植,地位也不行,只是在县城内教授弟子。
牵招十几岁的时候,拜在他的门下。
而刘备少年时,就极具野心,并不甘心跟随乐隐这个教书先生,而是千方百计,最终成为卢植无数弟子中的一个。
牵招在跟随乐隐学习不久后,乐隐也成为车骑将军何苗的长史。
牵招跟着去了洛阳。
这个时候的牵招,还是个无名小辈。
直到后面洛阳大乱,何进十常侍何苗等人全部被杀,牵招的师父乐隐也在这场大乱中死于非命。
而牵招则是带着师父乐隐的尸体返回冀州。
而在路上遭遇山贼,与牵招同行的其他人,见到山贼的时候纷纷逃跑。
而牵招一人独杀数十个山贼,带着师父的尸体闯了出去。
由此牵招才声名鹊起,在冀州有了点薄名。
只是这点名气,在当时的袁绍眼中不算什么。
牵招也是这半年,才加入袁绍集团。如今也只是一个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