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黄巾神将-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杨奉李傕他们的性格,不可能成事。跟着他们,不过是白白浪费时间而已。”

    “幽州牧,从一介黄巾兵,如今雄霸幽并二州,乃不可多得的雄主,如今其与袁绍交锋。正是用人之际,以公明之才,若是投奔幽州牧,必可大展拳脚。”

    很简单的话,但是贾诩在西凉军中的地位,本就高于徐晃。

    在加上徐晃对贾诩的敬佩。而他自己也不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

    张燕之前去劝说徐晃的顶头上司杨奉,可是杨奉宁愿守着注定要衰败的西凉军,也不愿意跟张燕去幽州。

    贾诩说的这些,徐晃心里都明白。

    只是他是河东人,之前就算是想投靠别人,也没有门入。

    徐晃也是成为杨奉的手下后,才对杨奉有所了解。

    连贾诩这个西凉人,现在都要放弃西凉军了,他一个河东人,又有什么原因,一直留在这里。

    唯一让徐晃顾虑的是,去了幽州之后,到底能不能得到重用。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徐晃和贾诩的共同点,在于都想凭借自己的本事,做出一番事业来。

    但是两人也有不同的地方。

    贾诩对于自己频繁跟换主公,并不在意。

    他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

    而徐晃,并不喜欢不断的换主公。

    虽然杨奉不怎么样,但是现在杨奉也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

    徐晃并不想为自己的前途,就抛弃杨奉,让他有种背叛杨奉的感觉,他很不喜欢这种感觉。

    徐晃不是一个愚忠的人。

    但是忠君的意识很强。

    贾诩道:“杨奉绝非明主,他不过是一个小人,一路投机取巧,才有今日成就,不出三年,此人必败被杀。公明何不先投明主,以免误了终身。”

    徐晃确实不想跟随杨奉。虽然他才来不久,就被升为骑都尉,可是西凉军从上到下,真的都没有一点,能让徐晃看到希望。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与杨奉李傕,本就不是一类人。跟着他们,我们什么都得不到。这不是忠不忠的问题,也不是背叛。”贾诩道。

    徐晃只是感觉有点不好,毕竟现在虽然有点不满杨奉,但还是在他的容忍范围。

    很多人都是,不到万不得已,不到没有退路的时候,就不会去想着改变。

    明明已经是在慢性死亡,可是心中还非要抱着期望。

    总是认为,在忍一下,过一段时间一定会变好。

    但实际上,只会变得更坏。

    一艘船破了,没人去修,不想被淹死,就只能提前靠岸,换另外一艘船。

    贾诩这类人,只要看到船进水了,马上就会去寻找新的船。

    而更多的人,是船要沉没的时候,才开始行动,而那个时候,只要少数的人能能获救,大部分人都要跟着船,一起沉没。

    “公明,你可得想清楚了,机会是要自己去争取,失去了,可能就再也没有了。”

    “贾公。”徐晃吐出一口气,道:“晃愿一同前行。”

    徐晃选择相信贾诩的目光。

    “我家主公,一定会非常愿意见到徐骑都。”张燕道。

    他看人的目光,虽然不如郭嘉贾诩这些妖孽。

    但他也是带过几十万人,就徐晃此刻站在这里的气度,就将当初他带的那几十万人,全都比下去了。

    而且这两年,张燕接触的人中,有赵徽赵云典韦等人。

    看到徐晃的那一刻,张燕就不自觉的将徐晃和赵徽等人相比了。

    张燕知道,他自己绝对不是徐晃的对手。

    这又是一个各方面都超越他的牛人。

    对于自己这一趟长安之行,张燕感觉很值。

    徐晃的加入,真的是意外之喜。

    赵徽只点了贾诩,他又多带回一个猛将。

    虽然徐晃的加入,其实和他没有什么关系。全靠贾诩。

    但这不重要,只要这两人都是他带回去就行了。

    这个功劳,谁也抹不掉。

    而他今后在赵徽的帐下也不在是孤身一人。

    只要他自己不作死,未来贾诩和徐晃高深之后,肯定也会愿意帮他一把。

    这一趟长安之行虽然奔波数千里,但是张燕认为很值。

    机会就是要自己去争取,如果他不主动提出来,现在这些就和他完全无关。

    他在赵徽心中的地位不会变。

    以后最多就是做一些不重要的事情。

    很多时候,张燕心中都在想,要是当初他早一点投奔赵徽,又会是什么结果。

    或许他现在已经是一郡太守了。

    当初的他,就像是现在的杨奉。

    徐晃已经决定了,就非常干脆,将骑都尉的印章留下,直接就和贾诩张燕走了。

    在回幽州的路上,张燕对徐晃的能力,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武力上,徐晃是不如典韦赵徽但是在一些军争理论上,张燕认为,徐晃足够担任他的老师。

    虽然徐晃只是一个骑都尉,之前手里也不过就管着五千人。和张燕之前的几十万黑山军,差了几十倍。

    但是张燕手里的黑山军,终究还是乌合之众,和之前的黄巾军差不多少。

    所以一路上,只要有时间,张燕就会向徐晃请教。他也是有了很大的收获。

    贾诩虽然是个谋士,但是他也是有练过武艺。

    身为凉州人,就没有真正的书生。

    大汉的读书人,大多对自己的身体都很重视。

    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在腰间挂一把佩剑。

    文武兼修的人,非常多。

    普通的三五个盗匪,都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本章完)


………………………………

第354章 委重任徐晃定心

    三人中,徐晃的武力最高,张燕次之,贾诩最低。

    而且身边还有几个实力不弱的护卫。

    很多山贼,在看到他们后,就直接放弃了。

    这么多年,山贼是灭了一茬,又来一茬。

    有一些人,非常幸运,命很硬。

    每次官府出兵剿灭的时候,他们都能逃过一劫。经验越来越丰富,官府越来越难剿灭他们。

    以前的山贼,在看到行人,哪管那么多,直接就是杀人越货。

    踢到铁板的概率很大。

    毕竟敢在乱世出远门,身上还有财物的,肯定是早就准备好,怎么面对山贼了。

    但是现在,山贼也都学乖了。只挑那些软的,把握比较大的下手。

    贾诩一行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一个个看着都不好惹,就算书生打扮的贾诩,也是腰上挂着宝剑。

    十个人十匹马。

    人数在一百人以下的山贼,都不敢阻拦他们。

    四千里路,对于普通人说,这辈子都难走完。各种危险太多。

    但是贾诩等人,每天都能走上两百多里。

    半个月后,他们就到了幽州。

    没有去蓟城,而是直接到赵徽在范阳郡军营。

    战前的准备动作,已经差不多了。

    赵徽在三天前,也已经亲到范阳郡。

    不过他并没有急着去攻打袁绍。

    这次的战争,赵徽占据优势。

    时间拖得越长,对赵徽越有利。

    赵徽的粮草充足,他甚至可以在这里屯兵三年,和袁绍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只要赵徽在这里,十万大军在这里。就能让袁绍每天都在巨大的压力下,不敢有一点松懈。

    而时间拖下去,只要不出意外,赵徽几乎是必胜。

    袁绍现在只占据冀州青州。而且今年冀州还出现了蝗灾,粮食产量少了很多。

    而袁绍的兵力,和赵徽又相差无几。

    只要拖下去,赵徽就必胜。

    而且赵徽从郭图口中,也知道了袁绍所拥有的粮草。

    即使郭图说的不是真的,这个数量也不会差太多。

    “主公,张燕回来了。”徐庶道。

    “贾诩有请来吗?”赵徽问道。

    徐庶点头:“来了。”

    赵徽连忙放下手中的书,跟徐庶一起出去。

    贾诩到来,他必须要亲自出去欢迎,让贾诩看到自己对他的重视。

    赵徽现在越来越了解这些牛人的心思。

    他们一个不顺心,一个不顺眼就会离开。

    “主公。”张燕叫道,指着贾诩道:“这位就是贾公。”

    “先生能来,吾之幸也。有先生相助,破袁绍之军,指日可待。”赵徽上前给贾诩行了一礼。

    “能为主公效力,是文和之幸。”贾诩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