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兵还在训练,赵徽没有动用他们,而是调动了两万精锐。
上谷郡中,加上两万新兵,还有三万士兵留守,完全可以应对代郡或者范阳郡,可能出现的军队。
在大军出发前,赵徽还给蓟城的刘虞,送去了一封信。
主要就是告知刘虞,自己要率领大军去攻打公孙瓒的北平郡。
在信中,赵徽也是稍微分析了一下,现在一个统一的幽州的重要性。他和公孙瓒之间,势必要有一场大战。
就算他现在不去攻打公孙瓒,等公孙瓒回来之后,双方也无法共存。
现在趁机公孙瓒不在的时候,这个时候发起战争,至少可以少一点伤亡。
不会让幽州元气大伤。
这封信送出去后,赵徽就开始准备兵马粮草了。
不管刘虞会不会拒绝,赵徽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
和上一次去讨伐董卓相比,赵徽带的粮草少了很多,但是攻城用的器具却多了很多。
攻城车,云梯,投石车,弩箭数量,都远远超过之前的任何一次。
这些东西,赵徽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只是一直都没怎么拿出来用过。
讨伐董卓的时候,赵徽早已知道结果,根本就没有带攻城车投石车。
而这一次,不管是真打北平郡,还是借道灭渔阳郡,这些攻城利器绝对不能少。
赵徽还记得,当初黄巾军就因为缺少攻城器具,只能用人命去填,但即使如此,也很难攻下一座,有人誓死守护的城池。
没有攻城车投石车以及云梯等攻城装备,想要打下一座有城墙围住的城池,真的非常困难。
赵徽军中的攻城车和投石车,都与此前军中流行的有很大的不同。
攻城车为防止被烧毁,外面都用铁皮包裹着。
比起普通的攻城车也更大,就像是战争堡垒。
在攻城车里面,可以容纳三十多个人。内部增加了很多滑轮以及链锁,可以用更小的力气,撞击出更强的威力。
十个人在最里面,负责撞击城门,另外三十人,则是分布在两边应敌。
投石车也是经过多次的改进和试验。
不管是在投石的速度,还是石块的大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一辆投石车,至少要五个士兵负责,才能运转起来。
而威力,就是数十丈外的大树,都能给直接砸断。
每一辆投石车,都是由专门的五个士兵负责。
他们一起训练,一起维护投石车。
与其他士兵的训练完全不同。
他们必须要保证自身投石的安全,以及投石车的命中率。
不熟练的人使用投石车,不要说砸中远处的目标,甚至可能把自己砸伤。
攻城车投石车底下都装了轮子,但是还是非常笨重。
路况又不好,经常需要好几个人推着,才能前进,如果遇到大一点的土坑,还需要很多人一起抬着过去。
大军的前进的速度并不快。
渔阳郡太守李彪,也已经知道了赵徽出兵的消息。
赵徽现在是打着要征讨公孙瓒的旗号,但是两万大军肯定是要从他的地盘路过。
李彪虽然偏向于公孙瓒,可是公孙瓒现在不在幽州,他自己根本就没有信心面对赵徽。
前段时间,他也是招募了一万多士兵。
在兵力上,渔阳郡现在也差不多有两万人。
可是他这两万人,哪里能和赵徽的兵马相比。
一万多人全是新兵,另外几千人,也没有什么战斗经验。
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李彪就马上派人去北平、范阳以及代郡。
他知道自己一人,不是赵徽的对手,必须要有其他人帮助。
北平郡!
“马上同时主公,赵徽已经出兵。”
留守的田楷,得知消息后,马上派人去通知,已经带着大军进入冀州的公孙瓒。
“另外,在派人去范阳,让陈宏出兵攻打上谷郡。”
公孙瓒选择了折中的这条路,既然已经考虑到赵徽可能会出兵。在离开的时候,已经进行过分析。
此刻坐镇北平的田楷,完全是在按照,他们之前已经讨论出的结果,进行各种命令的发布,和任务分派。
派出各路信使后,田楷也是开始整顿兵马。将亲自率领,北平郡内剩下的两万士兵,进入渔阳郡。
不管是赵徽,还是公孙瓒以及其他太守,都在对方的郡城中,安插了眼线。
不管是谁,大军只要开动,相应的探子马上就会飞马跑回来禀报。
而赵徽对于情报,更是非常看重。
这几年来,在情报系统上,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整个幽州,很难有什么东西,能够瞒住赵徽。
渔阳郡有多少兵力,领兵的将领都有谁,优缺点都是什么。
田楷率领的两万士兵,他们的武器装备如何,平时的伙食是怎样的,又是怎么进行训练的。
各种消息,都已经送到赵徽徐庶等人手中。
李彪和田楷,在这方面的防范,还是太松了。
让赵徽的情报人员轻易就得手了。
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但是在很多时候,就是凭借这些不起眼的消息,而赢下整场战争。
赵徽的大军,已经进入渔阳郡。
李彪已经放弃周边的县城,将兵力收缩到郡城,等待田楷的援兵到来。
………………………………
第195章 渔阳战先夺民心
渔阳郡现在只有两万士兵,而且都是没有战斗经验的。
如果李彪将人分散到下面的县城,三天赵徽就能把他们全部灭了。
现在他们收缩在郡城中,赵徽的大军虽然可以绕过去,但是绕过去后,就要面对李彪和田楷的前后夹击了。
赵徽并没有带着人去攻打,那些已经被李彪放弃,没有守军的小县城。
只要他能够打败李彪,这些县城自然不攻自破。
而现在这些城内,也都只是普通百姓,也无法干扰赵徽和李彪之间的战争。
赵徽的大军,已经驻扎到渔阳郡城下。
两万多人,想要围住一座郡城,还是比较困难。
营寨被搭建起来,投石车攻城车这些利器,也都被安置在营寨内,妥善保管。
营寨内现有的粮草,只够全军半个月的消耗。
不过在营寨后方五十里,赵徽让周仓裴元绍搭建了一座粮仓。用来供应前线大军的粮草。
大军所需的粮草,大部分都放在这里。
大军在外作战,要时刻考虑各种突发状况。
正常情况,随军的粮草都不会太多,绝大数的粮草,都会另外安置在大军后方,最为安全的地方,减小风险。
营寨可能会被敌人突袭,大军可能会突然溃败。
如果将所有的粮草,全部都放在军营中。
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数量庞大的粮草,肯定无法迅速转移,不想资助敌人,就只能将所有的粮草都给销毁。
所以一本大军的粮草和军营都是分开的。
囤积粮草的地方,会选择在后方五十里左右,甚至是一百里。
找一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用以重兵守护。周边百里之内会有几十支巡逻队伍,和各种哨卡,以及暗哨。
必须保证粮草的绝对安全。
然后会根据军营的消耗,每天护送一定量的粮草到军营。
保证军营内的粮草不会短缺,也不会太多。
赵徽的粮草,在军营后方五十里外的尖峰山谷。
已经经过扫荡,完全可以确保,在这周围没有大规模的敌人。
敌人如果出动大规模的队伍,去突袭粮仓,动静太大无法隐瞒,赵徽可以率军支援。
如果敌人只是派出小股部队,虽然更隐蔽,但是他们想闯过层层关卡,到达尖峰,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赵徽并没有急着攻打渔阳郡。
在夜里,特意印刷的数千份报纸,被裹着箭矢,射入城内。
这数千份报纸,有的是之前刊登的,有的是最近一期的。
赵徽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城内的百姓,他不会伤害他们,他会带领渔阳郡的百姓,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让他们也过上上谷郡百姓的生活。
李彪也是渔阳郡的老太守了,可是他在渔阳郡这么多年,真的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贡献。
都是太守,就算赵徽才上任不到一年。
可是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赵徽早已甩开李彪不知道多少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