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换一个方向而已,所以才从房间里出来,就已经看见外面发生的一切。
就如那个亲兵所言,黄河的方向确实是传来了一片火光,城外的青州军大营内也是哗然一片。也难怪,自己身后的方向突然传来一大片的火光,而且居然能从黄河那边一直照到这里的位置,可想而知那边的火势究竟有多大了。也正是凭着这冲天的火光,张郃才能清楚的看到城外的骚动究竟有多大,甚至清楚的看到有数十骑朝着黄河的方向疾驰而去,显然是想弄清楚黄河的位置究竟发生了什么。
“将军!”
就在张郃看着黄河的方向有些发呆的时候,声音从他的身旁响起,就见许攸也是匆匆的跑了过来,身上穿着平时穿的服饰,却显得凌乱的很。显然是匆忙之间,也没功夫打理了。
“先生,您也来了。。。”
许攸这个人的缺点很明显,贪婪的很,但是优点也同样的明显,就是智谋出众。
而且许攸和袁绍相识多年,可以说是从洛阳时期就已经相识的了,远比冀州时期才跟随袁绍的张郃要早的多。不说在守城的时候张郃很多地方都需要许攸来出谋划策,单说这一点,张郃就必须要对许攸尊重一些。历史早已经说明了,哪怕是再怎么能征善战的猛将,也顶不住近臣的谗言。
“有没有弄清楚发生了什么?”许攸也来不及做什么寒暄,连忙开口问道。
可惜的是,张郃也是刚刚从里面出来,如何能清楚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只能摇摇头。
不过对视了一眼之后,至少有一点两人还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这件事同样是在青州军的意料之外。而且看方向还是从黄河的方向,如此一来,事情的变化很有可能是有利于他们的。
“难不成是援军到了?”皱了皱眉,许攸猜测道。
徐州到是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这点,不过思来想去,似乎也只有从北面来的援军能办到这点了。
“应该是如此,按照时间来算,援军也应该到了,不过既然援军没有直接冲营,而是选择到黄河那边去,说明这批援军的数量恐怕不会很多。。。”
“不管如何,这至少说明局势开始好转了,而且有了这件事,多少也可以提振一下士气。”
|“确实如此。”
这些日子来,城中的士气如何两人都是很清楚的,这么继续下去,最先崩溃的恐怕就是士气。尤其是这些日子来,城外的青州军一直在外面努力招降,什么献城不杀之类的话已经不知道喊了多少,最近几日甚至还专门安排了一些发石机,向城中投放了一些竹片,上面写的几乎都是些招降的话,甚至还鼓励城中的人想办法开门献城。。。
要不是张郃在军中威望极深,还能压得住局面,可能城中早就有军士将城门大开放青州军进来了————平原本来就是属于青州管辖,城中不少军士都是平原本地人,甚至还有一些干脆就是青州其他郡的,只是暂时在平原落脚被招募了进来,对袁绍根本没多少忠诚可言。
何况袁绍又不是天子,只是诸侯中的一员,就是他麾下的将领们都很难说对他有多少忠诚可言,何况下面的小卒们呢?
平时的话,看在军饷的份上,到也愿意为他卖命。甚至就是局面稍微可以挽回一些,他们也不愿意背上不忠的名声。可是真到了绝境之中,就是袁绍自己本人,只怕也没有指望过所有人都为他尽忠。
这些日子来,两人一直都为此而担心着。他们都很清楚,现在的平原城就好象坐在一个火山口上一样。若是不解决了这个问题,只怕城池还没有被青州军攻破,他们两个就要被手底下的人先一步割下脑袋,献给严绍了。
眼下不管如何,总算是有好消息传来了,张郃多少也能以此来安抚军心,提振下士气,也算是解决了两人的一个心头之患。
和张郃、许攸两人的心态放松相比,严绍那边就有些焦头烂额了。
因为之前青州军这边的形势较好,严绍到不需要像张郃一样,整天的熬夜,夜里该睡就睡。若不是军中不太方便携带女眷的话,只怕严绍还会搂着个美人什么的。毕竟在家里的时候,他也是个夜夜不空的主。如今这么一闹腾,顿时从睡梦中惊醒,而看着黄河方向传来的火光,也是面色难看。
兵法之上,杀伤力最大的两样莫过于水火。。。
关羽的水淹七军,周瑜的火烧赤壁,都可以称得上是其中的典范了。。。
如今黄河的方向传来火光,严绍就算是用膝盖去想,也能想的出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果然,大概一刻钟之后,有将领从黄河赶了回来。。。
黄河上的浮桥,全都被烧了。。。
………………………………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严绍是在吵杂的声音中被惊醒的,不等门外的亲兵拉开幕布进来,严绍已经先一步从床上翻身起来,身上还穿着入睡前所穿的单衣。
只有穿过盔甲的人才能明白,穿着这东西究竟是有多不舒服。至于穿着盔甲入睡这种事,除非军情紧急到了一个地步,不然绝不会有人这么干,因为压根就很难睡得着。。。
若不是如此,历史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将领遭到夜袭后,死于乱阵之中,实在是来不及着甲。
眼下青州军局势占优,四周又有许多斥候和暗哨,不必担心夜袭的问题。作为统军的主帅,也不需要严绍上阵,自然也就可以穿着一身单衣,舒舒服服的躺在床榻上面了。。。
只是现在,望着黄河方向火光冲天,严绍的神情就如这时的气温一样寒冷,让问询赶来的一些文武都忍不住低下头来。
“查明是什么情况了吗?”严绍眯着眼睛,冷冷的问道。
“暂时还没有。。。”听到严绍询问,旁边的一个将领连忙回答道。“末将刚刚派人去查探,只是暂时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虽说暂时还没有消息传过来,可是看这架势,就算是用膝盖去想也知道不会是什么好事。
而在注视黄河的方向一阵子后,严绍又回头看了眼平原城。本来平原的守军已经精疲力尽,用不了多久就能攻下来,可是现在出了这么档子事,情况怕是就要发生变化啦。。。
也就是说话的功夫,军中的其他几个将领也依次赶来。。。
“主公!”
这时的严绍已经在亲兵的服侍下,穿上了那身华丽又坚固的盔甲,整个人都变得威严了许多。
望着赶来的部下,严绍轻轻颔首。
“主公,黄河方向传来火光,怕是袁绍的那批援军在捣鬼。。。”不等其他人开口,黄忠已经率先开口道、
黄忠的话,引来了其他人的附和。
情况已经很明显了,黄河那边的渡口是有重兵把守的,等闲不可能会出这么大的问题。不久之前出没的冀州军又突然失踪,显然就是这伙失踪了的冀州军干的。。。
严绍赞同的点了下头,他也同意这个看法。。。
“到是小瞧了这伙冀州军啊。。。”这三千骑兵,严绍重视也不重视。
重视,三千骑兵好歹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一个弄不好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何况青州本身并不如何产马,整个青州想要拿出三千骑兵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至少不像冀州军一样轻松。不重视,就算是三千骑兵,面对这样的困局也是毫无作用,全搭在里面也没办法真的改变什么。。。
而现在,严绍心底也只能期望着损失不要严重了。。。
发愁归发愁,严绍也没有忘记了安抚军心的问题。
黄河那边的动静这么大,只要是还没有瞎掉的,基本上都能看的一清二楚的。军心不稳是肯定的,这个时候正是需要安抚军心的时候。可不要小瞧了军心的问题,人是很容易盲从的,尤其是在打仗的时候,大部分人都精神紧绷,谁也不清楚明天自己究竟能不能活下来,这个时候哪怕是稍微大一点的动静都有可能会引来灾难性的后果。
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常见的很,单是三国时期就没少发生过。
现在虽说出了一点小问题,却不影响大局,严绍可不希望因为这点事就把眼前的大好形势给弄没了。
有黄忠等将在,安抚军心这种事情当然是简单的可以,不过一夜的功夫,军心已经平稳的差不多了。这也和当前形势顺利有关,在形势顺利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精神都不会过于紧绷,若是逆境,怕就没那么好解决了。
等到第二日天明,几个营寨都归于平静,而前去黄河调查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