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锦绣-第9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渊将圣旨重新放回香案,然后坐在原本是开封知府薛田的太师椅上,对着全河南的官员说道:“你们都听清父皇的旨意了,本王是来代父皇巡视河南的,所以有什么问题就不要怨本王不讲情面!”

    朱渊看了看下面问道:“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张家玉何在!”

    张家玉赶紧出来躬身说道:“臣在!”

    “本王问你,你为何身为巡抚下属,却要弹劾上官?”

    “钦差大人,臣虽然是巡抚的下属,但是臣做的是大明的官,臣是皇帝陛下的臣!臣看到巡抚吴培昌横行不法、鱼肉百姓、收取贿赂、培植党羽,臣作为大明的官员心中真是痛惜,所以臣要上书,将河南的事情禀报给陛下!让陛下看清吴培昌就是一个表里如一、外表丑陋、内心奸诈的一个小人!”

    张家玉在这痛骂吴培昌,同时还将自己小小的表扬一把,不过朱渊倒是十分喜欢听张家玉说的这些,听张家玉表忠心不禁连连点头。

    但是吴培昌也不是吃干饭的,听张家玉骂自己不免反唇相讥道:“张家玉,你说本官贪污受贿,要知道你可是布政使,你说朝廷下拨的银元对不上数,为何不是你自己的责任?为何要弹劾本官?”

    吴培昌说的很对,张家玉是布政使,掌管藩库,现在钱对不上了你却怨别人,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吴培昌,你真是恶人先告状!这几年你以收容流民为名义,同时利用你在财政部的人脉,将朝廷拨下来的银元不入藩库,反而进了你巡抚衙门的小金库!同时你还命人架空本官,让本官的布政使形同虚设,这是不是你干的?”

    张家玉说的才是二人矛盾的根本原因,吴培昌吃相太难看,手里握着朝廷下发的一千多万银元,将整修水利、重建开封、安置流民等等工程项目都揽于手中,却一点儿权利也不给张家玉,这样人家不和你拼命才怪。

    吴培昌听张家玉这么说,指着张家玉骂道:“你知道为何本官不让你插手政务吗?就因为你张家玉是个不忠不孝的小人!”

    古代讲究孝道,不忠不孝可是一件大事,张家玉听吴培昌指控他不忠不孝,气的骂道:“吴培昌,你说本官如何不忠不孝了?今天你要不说个子午卯酉来本官跟你没完!”

    朱渊也知道事情大条了,对吴培昌说道:“吴大人,这个指控有些重了吧!”

    吴培昌对朱渊说道:“钦差大人,您不知道这个张家玉什么出身!当年闯逆逼死前明崇祯皇帝,而这个张家玉就在北京,他不禁没有为崇祯皇帝死节,反而主动投书给李自成,表示愿为闯逆效力。同年闯逆在山海关被满清击败退出北京,这个张家玉投靠满清不成才跟着流亡人群南下!这样的小人、贰臣、三姓家奴,钦差大人你说本官能将重建河南的重任交给他吗?”

    其实朱宏三手下很多人都是贰臣,什么钱谦益、陈名夏、瞿式耜、吕大器等等,当年都是跟随其他势力和朱宏三做过对。但是朱宏三这人就是这点很得人心,不管你以前怎么样,哪怕就像李成栋那样有杀妻大仇,只要你现在能投靠过来,就既往不咎任用你。所以张家玉这种先投靠李闯,后又加入朱宏三的行为真不算什么。

    虽然在官场对张家玉这种贰臣没人说什么,但是毕竟你算是道德上有了污点,张家玉也不想当年自己做的那些糊涂事总被人提起。现在张家玉看到吴培昌又揭自己老底,气的骂道:“吴培昌,我丢你老母,老子今天跟你拼了!”

    张家玉是广东东莞人,本来官话就说的不太利索,今天被吴培昌揭开老底更是气的不行,一生气连粤语中的国骂都出来了。

    那知道吴培昌那边还没完,吴培昌轻蔑的说道:“怎么?张家玉你做的那些龌龊事本官说不对吗?本官是崇祯十年进士,被选到山东当知县,在得知崇祯皇帝殉国后马上组织义军北伐。虽然本官被闯逆击败,但是本官并没有像你一样苟且偷生,而是直接去广州投靠了楚王,也就是当今陛下!再看看你呢!不忠于崇祯皇帝在先,依附闯逆在后,满清来了你不为你的新主子殉节,反而恬不知耻的跑到南京投靠阉党马士英想要起复,你这种不忠不孝的文人败类真不如死了算了!”

    吴培昌将张家玉这顿好骂,同时将自己好顿吹嘘,但是吴培昌说的也不都是假的。当年吴培昌在山东得知崇祯上吊后确实组织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想要去北京勤王迎回太子朱慈烺。但是他一个文人那会打什么仗,刚到东昌府就被流寇击败,吴培昌好不容易才逃到南京。

    但是到了南京吴培昌正好碰到马士英搞顺案,将北方逃回来的官员一个个甄别,吴培昌虽然没有投降李自成,但是想要当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时吴培昌得知当年的同年马明远在广州辅佐朱宏三,所以在南京无所事事的吴培昌就去广州投靠了朱宏三。

    吴培昌当年做的那些虽然不算什么,但是朱宏三建国后可是有了大作用。吴培昌在官小职微时组织义军勤王,这就是忠孝的表现。在朱宏三弱小时就来投靠更是具备了从龙之功,有了这两项政治正确再加上是马明远的同年好友,吴培昌想不升官都难,自然官位节节高升。


………………………………

正文 第八百六十七章 收押

    (又上班了,又工作了,真好!还有感谢捧场的那位书友,现在纵横改的看不到人名,只能看到有一张月票,实在对不住!有月票真好!)

    张家玉如果按照朱宏三给他的评语就是真小人,张家玉当年在北京完全打的投靠新朝的主意,但是张家玉根本没想到李自成根本不是满清的对手,二十多万大军在一片石一天就被满清击败,李自成只当了四十二天皇帝就被撵出北京。

    这个时候就看出来张家玉的道德底线来,投降李自成可以,那都是汉人,无非就是换个皇帝,但是投降满清外族绝对不行。历史上的张家玉也是这样,就是南明最后退到广东,张家玉也死战不降。张家玉最后在与李成栋的血战中身中九箭,身负重伤。张家玉不愿作俘虏,遂投塘而死,壮烈殉国。

    张家玉正是有这种道德底线,并不是如同陈名夏、孙之獬那种毫无廉耻的小人,所以朱宏三才能对张家玉如此重用。

    皇帝虽然对张家玉如此信任,但是朝廷舆论可不是这么说,再加上张家玉对当年自己投降李自成确实有些后悔,所以张家玉对当年之事根本不想提及。同时随着朱宏三的地盘的增大,官员的增多,朝廷上也就无人知道张家玉当年之事,大家还以为张家玉一开始就是朱宏三集团的核心成员。

    但是吴培昌可知道张家玉的老底,再加上现在大家都撕破脸,也不用顾忌什么。所以吴培昌将张家玉的里子面子掀个干净。

    张家玉听吴培昌大骂自己,气的脸都白了,他又是广东人,官话本来说的就不好,现在更是顶不上话。张家玉最后气的没办法,张开双手上前就要和吴培昌拼命。

    以前说过,明代官场有一个很好的传统,那就是官员打架。不要以为这帮臭老九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当年就在乾清宫大殿上打死王振干儿子的人就是这帮大臣。嘉靖年间组织二百多人要在宫门口打死张璁、桂萼的也是读书人杨慎,所以不要看轻这帮臭老九的战斗力。

    吴培昌也是这帮臭老九,也经历过当年在广东朝廷的大斗殴,所以早就防着张家玉狗急跳墙。现在看到张家玉冲了上来要和自己拼命,吴培昌上前对准张家玉的左眼就是一拳,立刻将张家玉打了个乌眼青。

    张家玉是一省布政使,虽然被巡抚吴培昌压制但是也是有几个好友和党羽的,手下一看老大被打那还得了,赶紧冲上前去助拳,吴培昌手下一看这样也冲上去打成一团。

    开封府大堂前一共站了二百多个官员,除了二十一个武将不敢伸手外,其他所有文官都卷入这场斗殴中。这帮臭老九按照官职顺序,七品对县令,五品对知州,四品对知府,道员对道员,就在钦差朱渊面前开始大混战,一时间窝心脚和黑虎掏心起飞,撩阴腿和猴子偷桃共舞。

    朱渊虽然是钦差,但是毕竟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年轻人,他那里见过这种阵仗。刚才还是一帮道貌岸然的官员,那知道一转脸就成了市井无赖一样。

    朱渊看到这帮文官打成一片完全没了主意,对身边的老师于成龙问道:“老师,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