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锦绣-第9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渊看到眼前被打死的上百流民,还有远处那些因为抢粮食被打死的流民,没想到自己只是想给他们一条活路,竟然害他们送了性命。

    丁长生这时骂骂咧咧的走了过来:“燕王,老。。下官就说过,这帮路倒根本不能可怜,你看到了吧,这帮家伙就是蹬鼻子上脸,依着下官的意思都杀了得了,也还能为地方官减轻些麻烦!现在倒好,咱们一半的粮食都没了,这里距离顺德还有上百里的路程,如果路途中出现什么问题可怎么办?”

    丁长生跟着朱宏三转战南北,对皇帝那是无比信服,但是对这个十五六的年轻王爷吗,真是没多少尊重。原因也很简单,军队中都看战功,出身并没有什么卵用,并且朱渊还不是太子,丁长生作为皇帝的心腹自然不太重视朱渊。

    于成龙看着絮絮叨叨的丁长生,又看了看朱渊脸色越来越不好,于成龙打断丁长生说道:“丁团长,这里没你的事了,你去前面吧!”

    丁长生抱拳离开,朱渊看着那些死去的流民,好半天才叹了口气问道:“老师,以前本王在宫中一直以为有父皇的治理,全天下虽然有吃不饱饭的,但是绝对没有流民了,现在这个样子真让本王大开眼界啊!”

    “王爷,元代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说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并不是没道理的!”

    “老师,我看广东布政使给父皇上的折子每年都要运到北方上百船的粮食,真定府这里怎能还出现如此多的流民?”

    “王爷,上百船粮食看着很多,但是北方各省流民何止亿万?除了这些流民外还有辽东、西北的数十万大军,他们也要吃饭,这上百船粮食真是杯水车薪啊!”

    提到辽东西北的战事,朱渊不禁问道:“老师,学生不懂,为何辽东、西北已经没有大的战事,为何父皇在这两地还要保持如此数量的军队。本王听军机处的陈师傅说过,辽东就有新军六万人,其他各种辅助军队八万人,西北有新军五万,其他卫所军、巡防营也有七八万,这实在太劳民伤财了!”

    朱渊提的这点也正是朱宏三和内阁的主要矛盾之一,内阁认为全国已经没有大的战事,现在应该全力发展国内生产,在边境并不用保持这么多的军队。但是皇帝朱宏三就执意要在西北、辽东、西南保持总数五十多万的军队,这对刚结束战乱的大明王朝实在是一个大包袱。

    于成龙也是文官之一,自然也反对皇帝这么穷兵黩武,但是他当着皇帝的儿子能怎么说?没办法于成龙只好叹了口气说道:“皇帝陛下依靠那些军队将领起家,自然要给与他们方便,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于成龙不敢说皇帝的坏话,只好将屎盆子都扣在那些军队将领头上。


………………………………

正文 第八百六十二章 汤阴

    朱渊听于成龙这么说也知道原因是什么,不过他作为皇子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反对自己老子的。但是朱渊在心中暗自发誓,如果将来自己有掌权那一天,一定压制那些丘八,让那些军头将银子都吐出来。

    离开这些流民后队伍接着南行,经过高邑县后情况越发的严峻起来,官道两边的流民也越来越多,丁长生害怕路上出现问题,所以尽量缩短路程,每日只行进四十里,绝对不在天黑后赶路。

    就这样有惊无险的经过真定府、顺德府,进入河南省彰德府,也就是后世的安阳市。

    彰德当年是朱宏三北伐的西路进军路线,这里当年也集中了满汉军队十多万人,所以在彰德城外也是连番大战。朱宏三的新军是全火器军队,对城墙的破坏力很大,所以彰德府的城墙到现在也没有重建,还是一片片断壁残垣。

    按照朝廷法度钦差出行地方政府要负责粮食补给的,但是彰德成了这个样子哪还有什么粮食,最后丁长生没办法都要逼着彰德知府上吊了,才好不容易弄到了几百斤粟米,将将够支撑到开封。

    彰德这里已经是河南之地,这地方的情况比北直隶还要厉害。彰德府现在只有不到三千人,大部分人不是逃亡就是死在乱世中。就是彰德知府堂堂四品高官,也只能在一座破庙中办公,没办法,衙门都被当年的战火焚毁,有一个破庙遮风挡雨就不错了。

    朱渊经过这一路的见闻也已经见怪不怪了,也没进彰德府城,反正进去也没地方安生,弄到粮食后直接经过彰德,往开封方向去了。

    从彰德开始,再向南官道左右出现大量白骨,朱渊找人一问才知道,这些白骨就是五六年前新军攻占彰德留下的。

    当年朱宏三北伐时济南是主战场,但是彰德这里也集中了满汉军队十多万人,满清将陕西、山西,还有汉阳退回来的军队都集中在彰德和大名府一带,为的就是防止朱宏三从这里进入山西,威胁北京的侧翼。

    这时队伍前面传来丁长生的大嗓门:“看到没,这地方就是当年老子死战的地方,前面二十里就是汤阴县,当年老子就是第一个登上城头的,所以战后表功老子才升为副团长!”

    朱渊听丁长生吹牛逼自己参加过彰德会战,不禁十分好奇,让护卫去将丁长生找来要详细问一下。

    丁长生来后听朱渊问起当年之事,心中大感光荣,这可以他为数不多可以吹嘘的地方。

    丁长生清了清嗓子说道:“燕王殿下,当年老。。下官跟着马师长从武昌北上,原本要去陕西的,但是那知道陕西清军都被调到彰德这里防御我军北上,所以皇帝陛下命令我们四师直接攻打彰德!”

    当年满清为了对付北伐的朱宏三,可谓是居中全国的兵力在彰德、大名、东昌、济南一线形成一条防线,希望组织北伐军的前进。彰德这里作为最西线,集中了从陕西、山西过来的七八万满汉军队,还有平西王吴三桂从汉阳退到河南的五六万军队。一时间彰德这里集中了多罗亲王满达海、多罗郡王瓦克达、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固山额真李国翰等满汉将领,真是人才济济。

    不过满清西线总指挥岳乐错误的判断了形势,他认为自己带领满蒙骑兵可以从明军缝隙中穿插过去,将中路军也就是朱宏三亲自带领的禁卫军一举消灭,这样也可以让明军二十多万大军群龙无首,然后在分而击破。

    所以岳乐将牵制明军骑兵的任务交给了吴三桂的辽东铁骑,岳乐原本以为吴三桂的三万辽东铁骑就算不如满洲八旗精锐,但是对上明军的骑兵还是有的一拼的,但是那知道吴三桂在半个时辰内就被明军的重骑兵打败。吴三桂的失败也造成战线的全面溃败,岳乐的八万满清骑兵也功亏一篑。

    可是吴三桂虽然失败了,但是他却没有死,而是带着几千残兵败将逃到彰德,毕竟这里还有数万大军。

    朱宏三在击败岳乐的骑兵后,将军队分为两个部分,自己带着主力从济南走运河攻占北京。偏师就交给马昆带领,从彰德北上山西,攻击北京的侧翼。

    吴三桂带着手下逃到彰德,这里的清军要不是山西来的,要不是陕西来的,吴三桂这支辽东铁骑根本不受待见,没办法吴三桂领了军令驻守二十里外的汤阴县城。

    而马昆带领的偏师第一仗就是攻占汤阴,丁长生也是在这次战斗中崭露头角,第一个登上了汤阴城头。

    丁长生在这越说越兴奋,将自己的军帽脱掉,骑在马上大讲当年自己的风光事。

    “燕王殿下,你不知道,当年下官第一个登上城墙,第一个冲进城里,将那些辽东狗崽子杀了个精光。还有那个什么满清的王爷什么桂,他的小老婆真是好看,听说是一个江南的名妓,叫什么圆圆方方的,今年二十七八了,长得如同十五六一样,那腰身、那皮肤,比我家的黄脸婆强多了!”

    边上一个捧臭脚的家伙问道:“团长,那你没留下来自己享用?”

    丁长生叹了口气说道:“哎,这正是老子最后悔的事,咱们军纪你们也知道,不准强抢民女,战争时候自己弄些快活事那没办法,但是要留到战后那不是找不自在吗?二师的姜瞎子你们也不是不知道!老子当年实在舍不得那个什么圆圆,但是没办法,只好爽过以后一刀杀了,现在老子想起那双流泪的眼睛心中也直后悔!”

    “团长,听说二师的姜瞎子就是因为弄死了知府的女儿,才被皇帝陛下贬官的!”

    提到二师丁长生就生气,现在军中二师势力最为强大,已经超过一师了,这也是没办法,当年几乎所有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