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家坞堡离信阳还有九十多里,当时董老爷也是和马济远有关系才在这地方健坞堡的。想到关键时候能得到门生的帮助。没想到全便宜了朱宏三。
朱宏三三天后来到了信阳城外。信阳经过这几年的战乱城外的房子基本上都被摧毁了。周围村镇的人不是加入了流寇就是变成了饥民的食物。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信阳周围五里一棵活的树都没有。所以城上的卫兵离很远就看到朱宏三一行人。
朱宏三听到信阳城里开始吹号角就知道把自己当成流寇了。不紧不慢的来到城墙前一箭距离停下脚步。看着这座中州古城。
信阳城墙大概是六边形,有七个城门,依浉河而建,护城河流入浉河。每边城墙长约一里,城墙高有五米。上边站满了兵丁。城墙外皮多有损坏,但是大体还算完整。
城墙的人看到朱宏三他们靠近城墙,喊道:“停下,再过来要放箭了。你们是什么人?”
钱礼德喊道:“我们是湖广武昌县来的,是你们知州的亲戚。这次来是拜见知州大人。我们有知州大人的弟弟马明远的书信一封。”
城墙上的人喊道:“上前一个人,把你的信物放到篮子里。”说完上面放下一个篮子。
钱礼德上前把马明远写的两封书信放到篮子里,然后回到队伍里。
朱宏三在城下等了好半天,上边也没有动静。钱礼德说道:“大哥,是不是你大舅哥阵亡了,现在城里不是他管了。”
朱宏三怒道:“放屁,你大舅哥才挂了呢。那是马如烟的父亲,不要瞎说。”
钱胖子一吐舌头,心想:“忘了你个色鬼把人家姑侄通吃了。”
又等了一会儿,听到里面有动静,应该是里面正在搬开城门的堵门石。一会儿大门打开,里面出来个白面小将,大概年纪十七八岁,穿着一身明军的鸳鸯战袍。骑着一匹马来到朱宏三面前,拱手问道:“那位是朱宏三姑父。”
朱宏三一听叫姑父,应该是马济远的儿子。忙上前答道:“我就是,你是那位?”
那个小将一听连忙下马跪拜,说道:“侄儿马如风,拜见姑父。”
朱宏三一向是不打笑脸人,看到这个小将礼数周全,忙上前扶起他说道:“都是自家人,起来说话。”
马如风站起来后说道:“姑父大人请原谅,我父亲公务在身不能亲迎,派侄儿来迎接姑父。和我进城吧。”说完前面带路走入城中。
走进城门朱宏三看到城门上面都是刀枪斧凿痕迹,城墙上还有一摊摊的血迹。经过城门先进入瓮城,等到朱宏三一行都进入瓮城后城门关上,堵上堵门石。然后瓮城城门才打开。这是怕城门失守设立的第二道防线。
朱宏三知道这只是个普通的城门。要是南北二京、扬州洛阳武昌那样的坚城,瓮城就有两道。在正式城墙外面还有外郭,就是辅助城墙,每隔一里还建有角楼,敌人进攻时可以形成交叉火力。里面还有内城,一般是粮仓军火库等重要物资仓库。南北二京里面还有皇城和宫城两道城墙。当年老朱的“广积粮、高筑墙”可不是闹着玩的。只是没想到这些天下坚城都没发挥作用。南北二京一天攻下,扬州史可法坚持一天,洛阳坚持十天,武昌直接是守门官兵打开城门的。如果老朱还活着是不是会气死第二次。
朱宏三在恶意腹诽着朱元璋,这边队伍已经进入城内。
(本章完)
………………………………
第六十七章 入城
经过瓮城后进入城里。信阳给朱宏三第一印象还不错。并没有想象中经过战乱的残破。城中的房屋靠着城墙一面都已经清除,留出二十米宽的马道,这是为了在敌人攻城时调兵迅速。同时也可以防止敌人使用火攻。
马道上每隔一百步挖了一个大坑,坑中埋有大缸,这是为了防止敌人挖地道。城墙后面建有藏兵洞、武器库、仓库等设施。
朱宏三看到防御设施完善,不禁对守城的将领产生了兴趣。问道身边的马如风道:“如风,信阳守城的将领是谁?我看所有设施安排的井井有条,这个将领不简单啊。”
马如风点点头说道:“现在信阳守将是都督同知金声桓,金将军可不一般,他是辽东人。辽阳被满清攻破后他全家被擒,只有他一人逃了出来。以后入关投了左良玉左大帅,积功升到都督同知。”
听到这朱宏三想起来了,金声桓不就是那个和李成栋一起反正的大汉奸吗?不过金声桓比四姓家奴李成栋要强很多。
只听着马如风接着说道:“现在八大王张献忠正在攻打南阳,左大帅也在南阳与张献忠作战。咱们信阳离南阳太近,为防万一,左大帅派遣金将军来信阳协防。姑父看到的一切都是金将军一手安排的。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才能打退流寇的三次攻城。”
朱宏三听后点点头想道:“以后应该接触一下这个金声桓,汉奸不一定都是废物。自己边上这个佟养甲可是奸的像猴一样,粘上毛就能上树。”
信阳城不大,看人口能有五六万人,也就是武昌县的规模。但是这在久经战乱的中州就是不错的大城了。朱宏三看到沿街两侧的店铺大部分关着门,三分之一开着门。一些粮店饭店什么的都关着门。
马如风说道:“父亲下令了,战争期间严禁买卖粮食食盐等物资,以防有人坐地起价,伤害百姓的利益。”
朱宏三没想到马济远还有这两下子。还知道战时经济管控,以前听马小芳说起他这大哥就是个老学究书呆子。看来不能偏听偏信。朱宏三第一次对这个大舅哥兼岳父起了兴趣。
马如烟一边走着一边介绍信阳的风土人情。不一会儿就来到信阳州衙门前。朱宏三以前没出过远门,这次第一次看到除了武昌县衙外的官府。不过朱宏三深深的失望,是不是全大明的官府都一个德行,破败的不成样子。就是门口的两个石雕和武昌县的不一样,其他完全没差别。一样衙门,一样的台阶,门口一样有一个土地庙。
朱宏三恶意的想道,是不是朱元璋当年要饭的时候被地方官欺负苦了,要不怎么掌权后这么欺负地方官。这个衙门大门要不是边上有两根柱子支着一定会倒掉。
马如风看到朱宏三一脸的失望连忙说道:“姑父,全天下的官衙都是这样。官不修衙这是祖制。”
朱宏三说道:“是规定官不修衙,但是也不能这样啊,你看看大门都要倒了,大堂上的瓦碎了一半,门口还有一滩狗屎。你们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不能扫一扫?旧没办法,但是不干净你们自己不恶心?”
马如风让朱宏三说的脸上一红,说道:“本来是有衙役打扫的,这不是流寇攻城吗。他们都让父亲调到城上守城了。”
马如风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解释,接着说道:“姑父请跟我进入内堂,父亲和两位哥哥在等着你。你的人马我安排人领他们去操场暂住。”
朱宏三点点头,回头吩咐佟养甲赵国栋他们去扎营。自己领着朱宏义跟着马如风进入二堂。
二堂是县衙的二堂,马济远的家眷在后宅,没让朱宏三进内宅。朱宏三知道,这是因为自己是宗室。明朝有规定,官员和宗室不能在密室私会。但是朱宏三走冯自用的内宅像走城门一样,也没看到冯自用不高兴。马济远还玩这出,朱宏三有点不高兴。自己千里迢迢从湖广赶来接他们一家,连见面都见不到。装什么大尾巴狼。
进入二堂后看到中间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个四十五六岁的老帅哥,马家这几个孩子都是帅哥。马明远和马小芳就不用说了,这个马济远有点像后世演诸葛亮的那个著名演员。可能是当官当久了,很有不怒自威的感觉。边上站着两个年轻人,都是二十左右岁。朱宏三听马如烟说过,这应该是他的两个嫡出的哥哥。
这个马如风倒是马如烟一个娘生的弟弟。马如烟还有一个妹妹,当时马如烟出嫁时才八岁。不过今天没看到。
朱宏三也没管马济远怎么想的。也没等人家让座,一屁股坐在马济远下手。朱宏义站在身后。
马济远一皱眉,说道:“妹夫一路辛苦了,二弟给我的信我已看过。至于怎么安排你先等等,我考虑完后再答复你。”
朱宏三一听马济远这么说还让自己等等,自己能等吗?这地方这么乱,不知道什么时候张献忠就要过来攻打信阳。自己这千八百人都不够张献忠塞牙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