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成栋躬身接旨,带着抖成一团的张节下去开始屠城。
这时朱宏三身边的侯方域实在忍不住了,如果刚才屠杀士兵还算说得过去的话,现在屠杀普通士兵实在超出侯方域的道德底线了。
侯方域站出来说道:“陛下,城里的百姓都是大明的子民,他们也并没有反对陛下,为何还要屠城?”
看到侯方域又站出来反对自己,朱宏三十分不快,但是作为自己的大秘书还是要给他解释一番的。
“朝宗,朕问你,你老家在河南对吧?”
“是,臣的老家是河南归德!”
“好,朕问你河南和北方各省为何乱成这个样子?还有自古历来,我中华上国为何每经过几百年就要有一场乱世?”
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侯方域的认知,如果换成他老爹侯恂倒有可能答出来,但是侯方域还没有那个见识。
侯方域想了半天说道:“应该是朝中有奸臣,皇帝不修身!”
“错!朝宗你想想,河南是中原人口大省,一省就有上千万人口,可是耕地有多少?一亩地只能产出二百斤的小麦吧?喂饱全省人口都不够,都要从江南各省调粮。这还是平年,如果碰到荒年,再加上道路难行,百姓都吃不上饭你说他们能怎么办?”
侯方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奇葩理论,不过侯方域算是耕读传家,知道这个时代能产出二百斤小麦的就算上田了,大部分产量都在一百五六十斤左右。
“陛下,可是这和贵州屠城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了,这帮土人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如果不杀光怎么迁移来汉人耕种?如果中原的汉人不迁移,难道过几百年再来一次乱世吗?”
这个话侯方域可不敢接,难道侯方域你希望皇帝刚建立的王朝过几百年就灭亡吗?
看到侯方域不说话,朱宏三以为说服了他,不禁心中十分得意。其实解决中原人口增多的方法有很多,提高粮食的单位亩产是一条路,开垦荒地也是一条路,虽然明朝时人口已经上亿,但是还是有大片荒地可用。但是朱宏三对付云贵的少数民族并不都是因为人多地少问题,主要是因为这些盘踞在云贵四川两广的少数民族和汉民族完全没有认同感,赋税不交,徭役不从,完全成了独立于中央之外的地方军阀,这实在是让习惯大政府的朱宏三不能容忍的。
朱宏三来自后世,也是体制内的人,所以朱宏三十分欣赏后世那种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权,每粒粮食、每个壮丁国家都要详细了解。正因为如此,朱宏三才不能放任这么大的地方不在自己的统治之下,所以才要下重手收拾这些已经在云贵生活了两千多年的少数民族。
李成栋带领的五万人本来就是当年金声桓的部下,这帮家伙对屠城很有一套,在进入安顺城后,立刻将彝人聚集区围了起来,开始分成十多个小区域屠杀。贵州这地方汉人和彝人本来就关系紧张,城里的汉人看到对彝人下手后,也自发的组织起队伍清理身边的彝人和苗人,一时间整个安顺城如同人间地狱一样。
三天后,城里的彝人都屠杀完毕,朱宏三也委任了新的安顺知州,然后让李成栋开始带队清理普定卫、永宁州、安南卫、普安州等几个黔西南地区,自己带着三个师的部队回到贵阳,开始实行朱宏三自己定下的清乡并屯政策。
朱宏三坐镇贵阳,命令手下的三个师以营为单位分散开,配以用汉人组织起来的还乡团,沿着龙场驿开始逐步清理水西势力。
从神武三年十月初十正式击败水西联军的主力开始,到神武五年底基本结束大规模的剿匪完结,朱宏三的广东新军一共烧毁彝人、苗人的村庄一万三千个,填死水井数万个,杀死抵抗的彝人和苗人五十六万人。在原水西地区建立了平越、黔西、威宁、大定四府,同时将原属四川的播州宣慰司改为遵义府,划归贵州布政司管辖。至此从秦汉开始就盘踞在云贵一带的彝人割据集团彻底结束,整个贵州正式成为汉族人占据大多数的内陆省份。
朱宏三的西南攻略历时三年,这两年中除了彝人死亡五十多万以外,云贵两地的汉人百姓也死伤众多,可是在朱宏三死后编撰的“圣祖实录”中却写到:圣祖威服地方,云贵两省亿万汉、彝、苗、回等族子民无不欢欣鼓舞以迎王师,西南无战事也!
………………………………
第七百零三章 多尔衮之死
大明神武五年正月,满清顺治八年,永历六年,满清历史上最后一个枭雄多尔衮,终于在北京的家中死亡。接下来就是小皇帝顺治的亲政,一开始顺治尊多尔衮正宫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祔享太庙。多尔衮无子,赐以豫亲王多铎的儿子多尔博为睿亲王,俸禄是其他诸王的三倍。又以多尔衮的近侍詹岱、苏克萨哈为议政大臣。
但是,多尔衮死后不久,其政敌便纷纷出来翻案,揭发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议了阿济格的罪,然后恢复两黄旗贵族的地位,提升两红旗的满达海、瓦克达、杰书、罗可铎等。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见势头不对,也纷纷倒戈。在这种形势下,先兴罗什等五人狱,然后便正式宣布多尔衮罪状,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
接着,顺治又接连处罚了刚林、巴哈纳、冷僧机、拜尹图等多尔衮的狗腿子,多尔衮多年培植的势力顷刻瓦解。多尔衮死后两个月,突然从荣誉的顶峰跌落下来,完全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但是,多尔衮对于满清所立下的不世之功也绝不是政治对手们的几条欲加之罪所能掩盖的。
朝中几个正直的大臣感觉皇帝做的有些过了,没有多尔衮你顺治完全没希望当上皇帝。所以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一等子许尔安分别上疏,称颂多尔衮的功勋,几乎句句在理,但被顺治小皇帝骂了个狗血喷头,将这几个倒霉蛋流放宁古塔充军。
多尔衮死后,标志着满清的最能征战的第二代彻底死绝,顺治虽然也算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但是和南方的神武皇帝朱宏三一比完全不够看,一个守成帝王那能和开国之君相其并论。
多尔衮在正月死亡,远在贵州的朱宏三直到神武五年四月份才接到南京转发来的军报。因为南京的马济远等内阁阁老们完全不知道多尔衮对满清的重要性,并没有用八百里加急,而是使用的正常传递手段送来的信息。
朱宏三看到多尔衮死亡的消息心中十分高兴,说句实在话朱宏三真没有信心和多尔衮玩下去,倒不是朱宏三害怕多尔衮。因为朱宏三知道自己的能力,他一个后世的乡镇干部,全靠先知先觉才能混到今天。人家多尔衮可没有后世几百年的见识,完全靠自己将满清这么一家偏居东北的地方企业折腾上市,这份胆识和能力可不是朱宏三能比的。
不过嘛,努尔哈赤大概年轻时没干好事,几个能力出众的儿子早早的就死了。最牛逼的皇太极只在位十七年,第二牛逼的多尔衮只活了三十八岁,打仗最牛逼的多铎只活了三十四岁。剩下的子侄不是安于享乐,就是好勇斗狠,打仗也许还不错,但是治国理政完全就是个废物。
朱宏三虽然没看得上顺治,但是毕竟顺治还算一个明白人,主要他身后还有孝庄这么一个靠山。所以朱宏三决定趁着顺治亲政未久,朝中混乱的时机,立刻开始北伐。
盘算半刻后朱宏三叫来军机处的军机姚启圣,现在军机处不是侯方域了,侯方域这个人十分讨厌,在神武四年朱宏三在水西搞清乡并屯时,侯方域多次指责朱宏三手段太狠有伤天和,朱宏三一气之下将侯方域撵到新设立大方县城去当知县去了。
军机处这边朱宏三想起来几年前有一个浙江的秀才给自己上书拍马屁,被内阁那帮阁老厌恶贬到吕宋去了。军机处正需要这种人才,朱宏三一纸调令将这个浙江会稽的秀才姚启圣调到身边,当了自己的大秘书。
姚启圣现在刚二十七岁,还不是后世电视剧上那副干巴小老头的样子。姚启圣听到皇帝唤自己,赶紧躬身问道:“请问陛下有事吗?”
朱宏三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十分喜欢这个姚启圣,他比以前的侯方域圆滑多了,就是有反对意见也是浅谈既止,不像侯方域那样直戳你肺管子。
“熙之,你记一下,给武昌的刘思赉发命令,让他视机抢占汉阳,在长江北岸建立据点,同时尽量囤积军需。还有给扬州的余应桂也发去同样的命令,让他囤积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