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锦绣-第7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场驿就是当年王阳明悟道的地方,也就是后世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驿是贵阳连接毕节、大方等地的交通要道,也是安坤回水西的必经之路。

    龙场驿是当年朱元璋的小舅子,贵州都指挥使马晔组织修建,出贵阳城向北经草塘,六广至黔西、大方、毕节,共约五百余里,史称“龙场九驿”。龙场九驿各自名称按次序分为:龙场驿、六广驿、谷里驿、水西驿、西溪驿、金鸡驿、阁鸦驿、归化驿和毕节驿。

    安坤也知道龙场驿的重要性,原来他在这里留有五千人守护部队,龙场驿只是一个小镇子,人口都不到两千人,安坤原以为自己这五千人已经足够了。

    哪知道就在今天上午,从东面来了一伙穿红衣服的奇怪军队,火炮十分厉害,不到半个时辰就将守卫龙场的五千人消灭,只逃走不到二百人。

    安坤听逃回来的士兵说龙场丢了,心中长叹一声:“老天,难道真是天绝我吗?”

    安坤身边的安重圣看到主子心灰意冷,赶紧劝解道:“安坤,不要叹气,龙场不行咱们可以走安顺!”

    “安顺?可是安顺距离这里三百多里,咱们军粮辎重都丢在贵阳城外,能坚持到安顺吗?”

    “这个放心,咱们是彝人,大山就是我们的朋友,只要离开明军的追击范围,在大山中还怕找不到吃的吗?并且现在安顺还在那个永历皇帝朱由榔手中,咱们可以说为了永历皇帝和这个神武皇帝打仗,让安顺州的知州拿出粮食补给,然后咱们就可以绕道乌撒府回水西!”

    安坤想了想现在也只能走这条路了,只有去安顺,在当地弄些粮食然后转道云南乌撒府再回老巢。

    主意打定,安坤带着剩下的不到四万人,也不去攻打龙场了,直接在掉头向南,奔着安顺而去。

    龙场距离安顺州直线距离不到二百里,但是走山路足有将近四百里。好在这四百里都有官道,这地方经过明朝开发二百余年,基础设施还算不错,最起码比水西安氏的大本营大方、毕节要强不少。

    安坤原本的算盘是借着山路和彝人山地战能力,拜托明军的追击,哪知道后面的这只明军如同长了狗鼻子,一直远远的吊着,既不上前攻击也不退兵,就是在后面跟着,这下安坤可是倒了血霉。

    彝人善于山地作战不假,但是那也要有个限度,这帮彝人饭都吃不饱哪里能玩这种上百里的长途奔袭。可是在后面追击的明军可不一样,虽然不熟悉地形,但是明军有在当地招收的汉人向导,并且明军吃的要比彝人强的太多太多,就是每人每天五十克白糖补充能量,那帮土鳖彝人就没听说过,其他什么肉罐头敞开供应。因为明军后勤保障给力,虽然在后追击的很辛苦,但是明军的士气还在。

    安坤带着手下在大山中穿行了一个多月,刚开始还行,士兵体力还在,可是越到后来越不行,渐渐的开始出现逃兵。安坤看到这个样子也没办法,身后的明军追的太死,自己完全不能停下来修整,只能咬牙硬挺。

    就这样两只队伍一前一后在贵州的大山里穿行,在十月初十,安坤终于带着队伍走出大山,来到安顺州府城外,看到安顺城墙,安坤松了口气,只要安顺知州放自己入城,那就可以逃得一命了。
………………………………

第七百零一章 西南无战事(8)

    在贵州中部的苗岭山脉穿行了一个多月,再加上和身后追赶的明军大小打了十多仗,安坤带领由彝人、苗人组成的水西联军损失很大,现在只剩不到三万多人。不过一切都不是问题,安顺城就在眼前,那些明军再能打也是强弩之末,只要自己进入城中得到补给,反过头来就可以打败那些明军。

    安坤想的挺好,可是理想和现实往往有些差距。安坤刚看到安顺城墙,就见安顺城门大开,里面冲出来好几万的军队。

    安坤很熟悉贵州的那些卫所兵,知道贵州的明军卫所兵装备都不齐,大部分都是农民,真正能打仗的也就是那些指挥使、守备的家丁。可是安顺城里出来的这些明军可不是那样,一个个穿着明晃晃的盔甲,手拿闪闪发光的兵器,并且士兵的组成都是青壮,一个四十岁以上的都没有,这可不是安坤记忆中的贵州明军。

    安顺城里出来的明军正是李成栋带领的军队,李成栋本来已经打到云南的广南府,下一步就要直扑孙可望的老巢昆明,哪知道皇帝一纸诏书让他去贵州助战。李成栋接到诏书他也没办法,他所带领的手下都是朱宏三的亲信,自己如果不听皇帝的命令这帮家伙完全能杀了自己然后独自去贵州,没办法李成栋只好调转进攻方向,从广南府经广西的安隆司进入贵州。

    永历皇帝朱由榔本来在安龙所,得知广东新军从后面杀来,没办法只好带着家眷再次逃跑,这次直接进入云南去了昆明。孙可望得知朱由榔到了大喜过望,立刻将皇帝控制起来,并自立为秦王。然后封李定国为西宁王,刘文秀为抚南王,并且在幕僚的建议下,欲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法,来压服李定国、刘文秀等人。

    李定国本来的实力强过孙可望,可是在广州一战中自己的嫡系受到很大损失,在逃离广州后就回到云南的楚雄府,慢慢的积蓄力量,对孙可望发来的命令让自己去曲靖布防不置可否。

    孙可望看到李定国不听自己的,没办法只好调回远在四川的刘文秀的八万大军,驻扎在曲靖防备明军从贵州进入云南。

    李成栋得到锦衣卫的密报,云南的孙可望有了防备,心中长叹:原本自己想奇袭昆明,一举消灭孙可望,现在皇帝却让自己去安顺,这下可给孙可望时间准备了,到时候收服云南必定要难上许多倍。要知道大西军现在基本上没受啥损失,还有二十多万士兵,而自己手下只有五万明军,这仗实在难打。

    但是在抱怨也没办法,李成栋虽然是远征云南的主帅,手下的军官可都是朱宏三的心腹,李成栋只好带着这五万人马按照皇帝的意思去攻打安顺。

    李成栋在八月初就攻下了安顺,永历皇帝跑了,安顺城里一共只有不到三千人的守军,安顺知州一看城外有好几万的大军,完全没做任何抵抗,直接开城投降。

    接下来就是两个多月的等待,直到十月份李成栋才接到皇帝的锦衣卫密探传来的消息,那帮彝人终于要来了。

    李成栋的人马都是生力军,并且刀枪盔甲远胜这些水西联军,刚一接触立刻将这帮耗尽力气的彝人杀得大败。

    安坤看到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长叹一声就要用刀自尽。但是他的族叔安重圣将安坤拦下。

    “安坤,不能死啊!这帮汉人想要降服我水西,必定需要人去治理彝人,我安氏在水西上千年,那个汉人皇帝还要借助你这个水西宣慰使的威名!”

    “可是叔叔,现在我们已经大败,还有什么去和汉人讲条件?”

    “水西上百万的彝人就是条件,汉人再厉害,还能将彝人都杀光了吗?还不是想要在水西改土归流。安坤,当个流官也好过现在就死啊!”

    只要能活着那个想死?安坤听安重圣说的也有道理,没办法只好传下令去让手下放下兵器,投降明军。

    这个时候朱宏三带领的四万五千火枪兵也追了上来,和李成栋的五万人合兵一处将剩下的三万水西联军团团围住。

    朱宏三这一个半月过的十分辛苦,贵州山区道路艰辛,有的地方马匹都不能经过,没办法朱宏三只好将自己的马匹交给炮兵部队去拉大炮,自己只能步行穿过了苗岭山脉。现在看到包围圈中的水西联军都跪地投降,朱宏三心中不禁高兴,只要将这帮彝人武装消灭,剩下的就是对付那些彝人百姓了,自己的西南攻略就成功一半了。

    这个时候安顺的李成栋得知皇帝来了,赶紧带着副帅金道明,还有几个高级军官来拜见朱宏三。

    朱宏三虽然造的狼狈,但是精神头不错,看到李成栋来了笑道:“老李,这次合围成功有你一半的功劳啊!”

    李成栋现在身家性命都操于朱宏三之手,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和皇帝说话,听皇帝和自己调笑赶紧躬身说道:“哪里,臣下都是奉皇帝的命令行事,功劳都是皇帝陛下的!”

    “老李啊,你这人就是爱说实话,朕就喜欢你这一点,哈哈!”朱宏三无耻的将所有功劳归于一身。

    李成栋陪着朱宏三干笑了两声,然后问道:“陛下,现在彝人已经投降,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