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安分的跳动起来。
这一天朱宏三起床后看到天气十分不错,气温足有二十四五度,吃完饭后看了看奏折,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朱宏三看了看边上的太子朱海,说道:“太子,今天这些奏折都交给你处理,朕回来要检查你处理的怎么样,不要让朕失望知道吗?”
太子临朝听政也有一年了,今天是第一次能自己做主处理国事,心中十分高兴,赶紧保证不让父皇失望云云。
让太子学习处理政务固然重要,但是今天其实是皇帝朱宏三准备出去跑骚,故而将政务都甩给太子。
朱宏三听太子保证,人模狗样的点点头,起身才在李承恩的服侍下出了文华殿。
出来后朱宏三对李承恩说道:“老李,今天天气不错,朕准备出宫体察民情!你去准备几套衣服!”
李承恩就知道皇帝今天想要出宫,问道:“陛下,不知都带什么人?用不用宫中禁卫跟随?”
朱宏三想了想还是不带朱宏义了,以前只要带朱宏义就没好事情,不是打架就是杀人,老子今天出去是发*春的,那能带着那个黑铁塔!
“朱宏义不用带了,你跟着就行了,护卫吗带上十人,人选不用宫里的禁卫,用你们的东厂番子。还有老李,衣服准备一套时下流行的,就是那种才子佳人会面穿的!”
李承恩下去准备,东厂办事效率比锦衣卫还高,一会儿就将准备的物品准备完毕。
朱宏三过去一看,骂道:“老李,你没拿错衣服吗?”
原来李承恩准备的衣服是一套粉红色长衫,里面是湖绿色缎子内衣,真是红配绿、狗臭屁!
朱宏三拿着那件粉红色长衫,上面还绣有几朵鲜红色牡丹花,“老李,你是不是拿错女人的衣服了?”
李承恩听皇帝这么说赶紧跪下说道:“皇爷,奴才那敢欺瞒皇爷,这正是南京城里流行的款式,这还算不错的,还有的文人身穿女人衣服,还是内衣外穿,招摇过市好不风光!”
靠!这帮死变态!朱宏三前世读过一篇报道,说明末是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时代,那些文人没了管束更是可以舒张自己的个性,什么奇怪穿什么,五颜六色可比后世维密秀。
听到李承恩这么说,朱宏三没办法将这身鲜艳的衣服穿上,还有一个帽子,也是粉红色纱笼帽,边上插着一朵小碗大的牡丹花。
朱宏三看到还有一把扇子,打开一看正是唐伯虎的真迹,春宫图。拿着折扇,朱宏三站在铜镜前观看自己,浑身粉红,大襟处透着里面湖绿色内衣,在加上帽子上的牡丹花,真是要多风骚有多风骚。
朱宏三个子有一米七,在这个时代算是高身材,穿上这身衣服微风吹过立刻显出朱宏三健壮的身材。
朱宏三对自己这身打扮大为满意,笑道:“你们看看朕怎么样?”
李承恩赶紧在边上捧臭脚:“皇爷这身出去真是气死潘安羞杀宋玉啊!”
朱宏三哈哈大笑:“走!咱们出宫,看看南京城的风光!”
………………………………
第六百零九章 花船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西周时楚国在此建城,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在这里称帝改名为建业,从那时开始南京一直是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
元末朱元璋夺取集庆后,改为应天府,并在1368年建立明朝,以南京为京师,南京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迎来历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明初南京总人口约七十万人,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明代中叶,南京城人口更是发展到一百二十万,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南京的重要地位一直延续到清末上海的兴起,才退居于第二位,但也是华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明末的战乱让中国损失七成的人口,但是北方战乱对南京也算迎来了再一次发展高峰,河南、山东、扬州等大量的富户南下南京避祸,更是间接的促进了南京的经济发展。
朱宏三在护卫的保卫下出了皇城,看着大街上如织的人流,不禁心中感慨,如果不看穿着,这人口密度和后世的北京、上海没什么两样。这是当然,现在南京城里就有人口八十多万,再加上城外居住的流民、渔户、疍民、往来的客商,足有人口上百万。南京城里占地才五十五平方公里,算起来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一万五千多人,这个人口密度比后世的北京每平方公里两万三千人也差不了多少。
朱宏三回头看了看跟着的那十个东厂护卫,一皱眉,跟得这么紧还游玩什么!
“老李,让他们离远点,不要跟的这么近!”
“可是皇爷的安全。。。”李承恩十分犹豫,南京里鱼龙混杂,如果有人对皇帝不利自己可是万死不辞。
“在城里怕什么?还有,老李不要叫朕皇爷,叫朕。。。少爷就好!”
李承恩听朱宏三说的无耻,您都三十多了还自称少爷?还要不要脸!但是李承恩也不敢说话,只好让护卫退出三十米,远远的在后面跟着。
朱宏三看到护卫们离远了,说道:“这样才好,这样才不引人注目,走!咱们去南城!”
南京城里分为南北两县,北面是上元县,占地面积虽大但是大部分都是中央各衙门,要不就是朝中各个大佬的府邸。南城占地面积大概是全城的三分之一,这里集合了全城的精华,其中夫子庙边上的秦淮河更是精华中的精华。
朱宏三当年也倒秦淮河游玩过,但是当年在南京城里就待了两天,只能走马观花的看看,最重要的是秦淮青楼文化根本没体验到。
在明代,夫子庙作为国子监科举考场,考生云集,因此这里集中了许多服务行业,有酒楼、茶馆、小吃,青楼妓院也应运而生。来赶考的举子本来就有读书人骚柔气息,考上的自然要感慨人生,没考上的也需要温柔的江南女子抚慰。所以秦淮河上“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画船萧鼓,昼夜不绝”,第三产业十分发达。
朱宏三前世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自然是风月场所的常客。不过朱宏三只是乡镇干部,算得上最低一级的小官僚,去的地方也就是那种二百包夜的普通场所。现在看到秦淮河上的画舫,这可是堪比天上人间的好去处,朱宏三自然春心荡漾。
来到秦淮河边上朱宏三看到河里都是花船,有的船停在河边,有的船在河上行驶,里面传出来丝竹乐器的声音。
“老李,这是怎么回事?”
李承恩虽然是个太监,但是也是个有文化的太监,当年在司礼监也是学过习的,如果出来考功名进士有些扯淡,但是举人那是手拿把掐。
“少爷,那花船里都是当红的歌姬,不在岸上青楼坐班,在河上等待有缘人!”
朱宏三听李承恩说的文雅,撇了撇嘴骂道:“这帮文人就是会玩,什么花船有缘人,不就是玩个船震吗!”
这时一条花船靠岸,河岸边上的青年人想要一亲芳泽纷纷都挤了上去。
朱宏三站在边上看了看那条花船,船舱放着纱帘,里面那个美女婀娜多姿,朱宏三站在岸上看的心痒痒,推开几个等在前面家伙,来到船边就想进去。
哪知道船上出来一个鸨母,叉腰说道:“哪里来的家伙,不知道规矩吗?要见我们姑娘先赋诗一首!”
朱宏三心中暗骂:你娘的,嫖*娼是金钱关系,怎么还玩上文化了?难道明代人就开始玩娱乐圈的道道?婊子不是婊子非要自称网红?
依着朱宏三以前的性子,直接进去脱了裤子就上,但是现在朱宏三有了身份,再也不能干以前那种龌蹉之事,何况河边站满了年轻士子,如果用强的话丢了身份。
朱宏三想破脑袋也没有什么应景的辞赋,后世清朝的诗歌不知道,只记得太祖诗词,可是那种霸王气十足的东西拿到这也不合适啊!
朱宏三想了半天问道:“这位妈妈,唱个小曲行不行?”
朱宏三此话一出周围的年轻人轰然大笑,还有过来唱小曲的,真是给读书人丢人。
那个鸨母瞪了一眼朱宏三:“好!看你唱的怎么样!”
让唱就好说,朱宏三咳嗽一声,开始唱自己在后世学会的小曲。
“紧打鼓来慢打锣,停锣住鼓听唱歌。诸般闲言也唱歌,听我唱过十八*摸。伸手摸姐面边丝,乌云飞了半天边。伸手摸姐脑前边,天庭饱满兮瘾人。伸手摸姐冒毛湾,分散外面冒中宽。伸手摸姐小眼儿,黑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