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宏三上前问道:“沈婆婆,我娘呢?”
“小官人来了,你娘在后院盘货呢。”
朱宏三穿过店铺来到后院库房,看到自己老娘正在点算货物,说是盘货,其实就是看看啥少了,啥还剩的多,需要进那个。老娘不识字,也不记
(本章未完,请翻页)账,那个少了进那个。
老娘看到自己儿子进来,放下手中的活说道:“出去疯够了,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今天去哪了?”
“没去那,就在城里转了了,和赵狗蛋,钱胖子铁牛他们。”
“不要狗蛋狗蛋的叫,要叫大表哥。”
“好吧,娘,表哥怎么像在家吃不饱饭似的,刚才吃了两碗羊肉泡馍。”
“哎”老娘叹了口气说道:“狗蛋不是你舅妈生的,是你舅舅别的女人生的,那女的生完孩子后就被你舅妈卖了,狗蛋也是一个可怜孩子,你要对他好点啊。”还有这种八卦事?朱宏三追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还不是你外公,你舅舅结婚十年你舅妈还没有生娃,你外公就在外面买了个女人回来,然后就有了狗蛋。当年你舅妈对狗蛋其实还不错。但是去年你舅妈生完你二表弟后对狗蛋就不行了。”
“原来如此。”想到这朱宏三甜甜的说道:“还是娘亲好,世上只有娘亲好。”
老娘笑道:“小王八蛋就会甜言蜜语。”
朱宏三问道:“娘亲,咱家有糖卖吗?”
“小王八蛋原来想这样,我寻思这怎么跑来又是亲娘又是娘亲的。”老娘笑骂一句,从架子上拿下来一个罐子说道:“吃吧,别吃太多,牙会痛的。”
朱宏三接过罐子一看里面,是一块块的黄色糖块,拿出一块舔了舔有点甜,但是还有点苦。问道:“娘,没有不苦的糖吗?”
“那有不苦的糖,红糖能差点,但是红糖很贵,不能给你小王八蛋吃,要卖钱的。”
“娘,这种糖多少钱啊。”
“黄糖三个大钱一两,红糖十个大钱一两。”
“很贵啊,但是怎么没有白色糖啊。”
老娘骂道:“白色糖那是我们这样的人家吃的起的,江x县里都没有卖的,武昌府里才有的卖,听说很贵,要十两银子一两。听说都是从海外运来的。”
“三个大钱和十两银子,升值三千倍啊,就算黄糖出糖率在百分之三十,那也有将近一千倍啊”朱宏三算清自己的钱景很好,心情也很好。对娘说道:“娘,这糖能不能给我点?”
“不行,这都是钱,加上吃多了糖也不好。回家吧,老娘还要点货呢。”
看来老娘这关不行,还好自己有点钱,明天去街上买几斤黄糖试验一下看看。
朱宏三自己回家玩耍不提。
朱宏三刚走,大舅舅赵明达就来了。看到自己妹妹说道:“大妹,三娃子呢?出事了。”
“大哥,怎么了?三刚回家。”老娘赵春花看到哥哥深情不好,货也不点了,走上前问道。
“刚才太爷升堂,让我来传你们娘俩去过堂。”
“什么?他不知道我们是皇亲吗?大明律管不到我们的。”赵春花急道。
“我当然知道,所以才着急,只有出大事地方官才能管了皇亲。大妹,这几天你没做什么事吧?没见过什么人吧?”
“没有啊,就半个月前你外甥让马家庄马家丫头打了,我去说理了。再说马家庄离县城三里远,也没到十里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不是出城十里才要报官吗。”
“可能就是这个事,我看到马家二少爷去县衙了,然后太爷就升堂让我来找你们娘俩。”
“这算什么屁大事,只要不是谋反,大明律还管不到我们。”
“先别说了,领上孩子先去看看再说。”
赵春花和赵明达回到家看到朱宏三正在和小黄狗玩,赵春花上前和儿子说:“儿啊,一会我们要去见县令,太爷要问起马家丫头打你的事你就照实说,一切看娘的眼色。”
朱宏三照一愣,盲目的点点头。心里想到:“这点屁事还劳动县令大驾?不是说明朝宗室横行跋扈吗,看这样不像啊。”
赵明达和赵春花拉着朱宏三急忙来到县衙大堂。朱宏三还是第一次看到明朝县衙,在他想象中政府机关那都是高屋大房,门口放着雄伟的石狮子,水磨石地面,县令居中而坐,两班衙役位列两旁。但是现实和他想象的差太远。
武昌县衙建在城中北角,看门口也就是和城外的土地庙差不多,大堂大概有两米高,门口两边放着两个不足一米高的石刻动物,看不清楚是什么动物。风吹日晒的黄不拉几的颜色,还有一个动物缺了一条腿。
大门上的牌匾写着武昌县衙,也不是金字,是红底黑字,牌匾斑驳不清,露出大半底下的木材,牌匾上的字还缺笔少划的,连在一起才能看清是武昌县衙。真是要多破败有多破败。门口倒是清理的挺干净,没有杂草什么的。朱宏三恶意的想,如果这时在吹过一阵旋风,拍鬼片都不用换地方了。
进入大堂正中放着一个桌子,上面盖着一块蓝布,墙上画的是一个冉冉升起的太阳,不过墙上的漆都掉的差不多了,勉强能看到是个太阳的轮廓。桌子后面坐着个小老头,看着有五十多岁,不过明朝的人都显老,现在朱宏三猜别人年纪都是看相貌在减去十岁。
两边站着六个衙役,年纪都在四十岁左右,拿着红蓝水火棍。
舅舅赵明达进入堂中跪下说道:“启禀太爷,本县宗室奉国中尉安人朱赵氏、奉国中尉朱宏三带到。”
何县令说道:“起来吧,站在一旁。”
“下面可是安人朱赵氏,奉国中尉朱宏三?”
“正是。”老娘回答道。
“本官问你,你知不知道本朝宗室的管理规定?”
“大人我知道啊,不可为四业之民,离城十里必须向地方官报备,这些我们娘俩都没违反啊。”
何县令说道:“不是问你这个,宗室不得读书认字你可知道?”
老娘说道:“知道,孩他爹当年也是不认字的,我儿子也是不认字的。”
何县令追问道:“不对,怎么有人举报说奉国中尉朱宏三识字呢?”
老娘张着大嘴看着我心里想:“难道是有人教儿子认字了,这可是倒霉的大事。”
朱宏三看着何县令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听到他这么说知道是什么事了。“真是人生烦恼识字始啊,一定是上午马老三把我写字那件事回家说了,但是没问题,哥知道怎么办。”
给老娘一个放心的眼神,朱宏三站了出来,准备回答县令的问题。
(本章完)
………………………………
第八章 忍让
朱宏三站出来用尖细的童音说道:“不知道太爷怎么知道我认字的呢?”
“有人举报,上午你写了一张协议,并胁迫马靖远在上边签字。这件事可属实。”
“回禀太爷,正是这样。”
老娘在边上一听我承认了,一脸灰白。宗室不得习字是永乐皇帝定下规定。当年他靖难成功,害怕自己的兄弟以后有样学样,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兄弟开刀。
开始削减藩王护卫,到正德年间安化王、宁王造反更是加重了国家对宗室的管理,规定不得习字,不得和举人有来往,不得举办宴会,还有不得喝酒。虽然现在宗室都偷摸在家自己请教习学习文化,但是这是民不举官不究,要拿到台面上就不好说了。
皇帝对自己的这帮亲戚还不错,平常什么飞扬跋扈的事情基本上站在宗室一边,但是要涉及到根本利益的情况下一定决不轻饶。当年辽王朱宪节强抢民女夺人田地都没事,皇帝只是下旨申斥。
可是辽王不知道那根神经搭错了在府里弄了个旗杆上写个冤字,被张居正说成个揭竿而起。皇帝立刻下旨,辽王被废,在凤阳监禁至死。所以皇家在其他方面都可以放纵,但是在大是大非上绝对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朱宏三不管老娘的心惊肉跳,知道自己这是穿越来第一个危机,不解决好就要去凤阳待到明朝灭亡了,还中兴个屁明朝。
何县令听我承认了这件事,说道:“很好,既然你认了此事,我会行文礼部,现在对你暂时收押,等万岁旨意再做定夺。”
朱宏三说道:“太爷,杀人犯还可以自辩,听我说一说我的原因好不好。”
“嗯,好,就听你说上一说。”
听到何县令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