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锦绣-第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皇帝放过吕瞿二人,丁魁楚心中暗道可惜,今天这么好的机会竟然没弄死他们,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了。

    吕瞿二人被这件事吓得够呛,也没心思在和丁魁楚争,今天的朝会也就草草结束。

    当天晚上吕大器来找瞿式耜商量怎么对付丁魁楚之事。

    “起田兄,今天丁老儿要制咱们于死地,你说该怎么办?”

    瞿式耜叹了口气,说道:“东川贤弟,现在朝中被丁魁楚这样的奸臣把持,你我兄弟实在没有用武之地啊!”

    吕大器想了想,低声问道:“起田兄,你和钱大人还有联络吗?”

    听吕大器这么问瞿式耜一惊,吕大器这是起了心思,这把柄落在丁魁楚手中可是不妙。

    “东川,这种想法想都不要想,你我二人当年为何不去投楚王,不就是谨守祖宗之法!当今陛下确实要比那个湖广宗室合法的多。”

    吕大器心中苦笑,当年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那个楚王精明异常,和东林大佬钱谦益还是死敌,自己去投了他还能有好果子吃,所以选择了永历朱由榔。可是没想到钱谦益竟然能去投自己的死敌,这实在让吕大器想不到。

    吕大器看瞿式耜如此决断,也没有什么法子,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看着吕大器告辞离开,瞿式耜叹了口气,他和钱谦益亦师亦友,本来关系很不错。可是在去年钱谦益投了楚王朱宏三后,瞿式耜就彻底和钱谦益断了关系。

    钱谦益到了广东后确实给瞿式耜来了封信,希望自己的高徒能来帮助自己,并在信中说明了楚王朱宏三雄才大略,是中兴大明的不二人选。可是瞿式耜已经效忠朱由榔,那能背叛自己的信念去做那三姓家奴?所以瞿式耜偷偷的把钱谦益的信烧了了事。

    湖广清军在谭泰的带领下撤到武昌,江西和福建反正消息传到四川,还在和满清靖远大将军豪格苦战的明朝残军们精神为之一振。这个时候豪格已经消灭张献忠,占了整个四川的大半,委任明朝降将王遵坦为四川巡抚。

    当时南明四川巡抚马乾扼守内江 ,豪格命王遵坦对他进行招降,马乾回信说:“某为大臣,义无降理。古人有言,封疆之臣应死封疆,此正某毕命之时也。”神武元年二月,内江被清军占领,马乾不屈而死。同月内,豪格进至遵义(明代属四川),明督师大学士王应熊逃往赤水卫。明四川总兵贾登联、副将谭得胜降清,豪格以设宴犒军为名,把二将及所统官兵全部杀害。由于四川地区连年战乱,社会生产几乎完全停顿,无法解决粮饷供应,再加上南方传来消息,江西、福建新附军反叛,谭泰已经撤到武昌,放弃整个长江以南。豪格看到全国形势如此,再加上也实在没有精力打下去,只好就此止步,率领满、汉军经陕西回京,豪格不知道自己这次回到北京立刻被多尔衮下了大狱,几天以后被秘密*处死。

    豪格离开后留下王遵坦、李国英等明朝降将驻守四川,兵力非常单薄。分守各地的将领因粮饷不继,加上南明将领的反攻,根本站不住脚,被迫向川北撤退。

    在大西军和清军主力转移以后,四川、贵州大部分地区实际上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南明自弘光朝廷以来虽然任命了阁部、总督、巡抚之类的高级官员,大抵仅拥虚名,实权分别掌握在盘踞各地的军阀手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只知互相争权夺利,不能组成一支统一的队伍,利用清军势单力薄的机会收复全川。

    这时南方各省重归明朝统治的消息传到四川大小军阀耳中,他们也分不清神武皇帝和永历皇帝有什么不同,但是终归是要找个老大的,大小军阀就在督师大学士王应熊串联下集体效忠永历皇帝,毕竟离着自己近吗。

    四川众将领的效忠,再加上大西军孙可望的归附,永历皇帝一时间成为南中国最强大的势力,如果算上广东的神武政权,整个长江以南除了南直隶和浙江,再加上地处长江以南的武昌府,南明已经收复半个中国,很有点和满清划江而治的味道。

    而中国北方也不太平,满清入关后大量圈占土地,强迫汉人投充。沦为农奴的汉人不但遭到残酷剥削,从事繁重劳动,而且没有人身自由,更引起大量逃亡。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清廷进一步制定极其残酷的逃人法。逃人法的严厉执行,在满、汉统治阶级内部引起激烈争论。一部分汉族官吏反对严惩窝主的刑律,要求修改逃人法。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满族王公亲贵的利益,态度顽固,坚持逃人法。

    在满清圈地运动最为严重的北直隶和山西,大批的农民逃亡,这些农民大部分加入当地的反抗军中,这些反抗军有很多秘密渠道弄来南方精锐的武器,在和满清讨伐军的战斗中互有胜负。在历史中满清在占了江南后依托江南的钱粮,才一点一点将反抗镇压下去。可是现在江西福建的消息传到北方,同时在钱礼德所领导的锦衣卫煽风点火下,北方各省立刻掀起反抗圈地、反击满清运动的新**。

    就在这时,明末清初又一个四姓家奴姜瓖在山西举起反正义旗。

    姜瓖这人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原本是陕西军户,在连年征战中积功升为总兵,不过明末总兵泛滥,姜瓖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人物。接下来在李自成攻占山西后,姜瓖一仗没打就归顺李自成。

    如果这时归顺李自成还能讲一点儿良臣择木而栖的大道理,接下来姜瓖所作所为就是汉奸行径了。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下震动(4)

    姜瓖原本以为这就改朝换代了,自己还能富贵一生。可是让他大跌眼镜的是李自成在北京没坚持几个月,在一片石被满清八旗和吴三桂的联军杀的大败,紧接着李自成一路大败,最后退到陕西固守潼关。

    李自成败出北京后,崇祯十七年四月满清派遣英亲王阿济格率兵追击李自成。知道李自成败退消息的姜瓖率亲信对城中大顺军动手,将大顺军守将柯天相和张天琳杀死。就在姜瓖扑杀起义军首领之后,清军于五月十日兵临大同,姜瓖投降清英亲王阿济格,仍旧委以总兵职务。

    南明弘光元年七月姜瓖被叫到北京,由大学士刚林秉承摄政王多尔衮的意旨进行质讯,指责他顺治元年六月初八日上表归顺清廷,七月间却用明朝崇祯年号发给文武官员,又拥戴明朝宗室枣强王,这可是个大罪名。

    不过四姓家奴自有化解之道,姜瓖跪在地上解释清军入关之初人心未定,不得不采取一些权宜之计,“原不敢有二心”。刚林又无中生有地斥责他“去年冬英王西征路出大同,你心生疑虑”。刚林骂了他半天,最后才宣布:“你这个家伙犯了很多罪,但是我大清宽仁,摄政王下旨让你功过相抵,往事并不追究。着你仍镇大同,以后好好干”。

    其实这是满清一向的政策,那就是除了自己人最信任蒙古人,接着信任在关外就跟随自己的辽东汉人,对入关后投靠自己的这些新附军还是很提防的。本来多尔衮只是想要敲打姜瓖一番,好让他好好干活。可是哪想到姜瓖这个四姓家奴却生出来别样心思。

    姜瓖自以为不费清朝一兵一卒,把大同地区拱手献给了清廷,接着又在陕西榆林击败大顺军,不仅功高无赏,反而备受猜疑。他一肚子怨气,但又不得不服软,至此不满的种子在姜瓖心中发芽 。这以后的几年里,清廷对陕南、四川用兵,曾多次征发山西的人力、物力,更是加重了官民的负担,这让视山西为禁脔的姜瓖大为不满。

    姜瓖降清后,虽然仍旧委以总兵职务,但军权在清将吴惟华手中,并由英亲王阿济格坐镇。清廷对姜瓖始终不予理会,姜瓖依然仍旧没有大权。英亲王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第十二子,他坐镇大同,借口大同汉人拒绝剃头梳辫,便滥杀无辜,为官不仁。就在姜瓖的不满达到顶点的时候,南方掀起反清新**的消息传到山西,这时候阿济格被多尔衮闲置在北京,吴惟华等满汉八旗都调到南方平叛,山西这里成了姜瓖的天下,所以姜瓖在神武元年九月,在山西大同举起义旗,再一次背叛他的主子。姜瓖宣布易服留发,自号为大将军,宣布效忠南明神武皇帝。

    当然效忠朱宏三倒不是姜瓖目光远大,实在是他远在山西,只是到江西福建效忠朱宏三,不知道在广西还有个永历皇帝。不过姜瓖错打错着,效忠朱宏三给姜瓖带来了大量的援助。广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