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作的修行-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作的修行》 第一部分 焦虑来时不要抗拒
焦虑这种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压力山大”、“穷忙”这样带有自嘲意味的词语成了职场流行语。朋友间表达关切的句子,也从“干吗愁眉苦脸的”,变成了“别那么焦虑行不行”。
台湾漫画家朱德庸开过一个专栏叫“人人都有病”,用简约俏皮的四格漫画,把不同类型、活色生香的都市男女,放到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各类场景中,调侃五花八门的“都市病”。除了心浮气躁、迷惘彷徨、空虚寂寞、失落困惑、羡慕嫉妒恨等症状之外,如今人们的“病历”上,又“与时俱进”地多了一个新词——焦虑。
焦虑这种病,可以说是各种小病的集大成者。如果把羡慕嫉妒恨这类心态比做普通感冒的话,那么焦虑就是伤寒,而抑郁则更重。这种病成因复杂,不易根治,是多种心病打包整理后的升级版,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后果还可能很严重。
有的员工,尤其是女孩子,喜欢在办公桌上放一些小花小草,既净化空气,又美化工作环境。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没想到,一名女员工在内部讨论会上告诉大家,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她焦虑万分。
原来她不仅在桌上养了一些绿色植物,还弄了个鱼缸养了几条小鱼,每天喂食换水,呵护备至。因为要回老家过年,她只好把鱼缸留在公司,但是从放假离开公司那天起,她就开始担心那几条小鱼,怕它们会死。
她说,春节在家的那几天总会想起办公桌上的鱼,然后开始焦虑,怕办公楼会断电,鱼因氧气不足窒息而死;即使没断电,也怕鱼缸的电插座连续使用会走火;天冷的时候又担心鱼会冻死……好不容易盼到的长假却没能好好休息,她只想着早点儿回公司。
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焦虑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焦虑症的发作属于间歇性,由具体事物的刺激而引发,并且分为轻微、严重等不同等级。轻度焦虑的症状是,在某一时段、遇到某些问题时会感到焦虑,等到事情过去、问题解决了,焦虑症也就不治而愈。
一名新业务员刚进公司,我们告诉他,我们的产品应用领域很广,电厂、水泥厂、钢铁厂、焦化厂、化工厂、矿山等都使用空压机。小伙子听了以后很有激情,觉得产品很好卖,要大干一场。3个月过后,他垂头丧气地回来说,每天在市场上跑,却连一份订单都没拿到。签不到订单就没有绩效,他的底薪又不高,吃饭、住房、交通都要花钱,小伙子开始焦虑了。
好在这名业务员很聪明,也很有毅力。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摸索出了门道,签下第一份订单。一年之后,他终于干出了不错的业绩。但是一问,他还在焦虑,因为行业竞争激烈,小伙子好胜心强,跟同事暗中较劲儿,每天都跟时间赛跑,忙个不停。
几年后,小伙子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区域经理,没想到他的焦虑症也随之升级,经常茶饭不思,做什么都没劲儿。有一天,他突然晕倒在办公室,医生诊断他为“虚劳”,让他在家休养,先把心病治好。
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会为温饱而焦虑;做出成绩的时候,为更上一层楼而焦虑;独当一面的时候,责任带来更大的压力……这就是中度乃至重度焦虑症患者的心理轨迹。中度焦虑症患者会在没有特定刺激的情况下无来由地犯病;对某些重度患者来说,仿佛从上班的第一天起,焦虑就如影随形。随着焦虑程度的加深及发作频率的加快,让他们焦虑的已不是具体事物,而是工作本身。
从时间上看,每逢节假日的最后一天晚上,或是月底、年底需要交计划、总结的时候,就是上班族焦虑症的高发期;从职业上看,从事金融、法律、医护、客服、销售等工作,需要经常与钱或人打交道者,是焦虑症的高危人群。以性别分,在职场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焦虑;以职位分,一家公司里,职位越高者越常感到焦虑。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工作狂一上班就来劲儿、一放假就像丢了魂儿,还有领导成天笑嘻嘻、员工每天都抑郁这样的特例。实际上,焦虑并不是什么令人难以启齿的事情,相反,它还是比较时髦的职场病。
以前人们见面打招呼时总是问“吃了吗”,现在慢慢变成“最近怎么样”,而回答“很焦虑”的人,不仅不会被鄙视,没准儿对方还会对其肃然起敬:焦虑,说明不但有事干,而且做事用心,怎么看都是“成功人士预备役”的一分子。经年累月,说不定哪天焦虑过后就迎来了成就。
人们潜意识里觉得焦虑并不是大问题,于是几乎不会把焦虑当做病。数据显示,70%左右的焦虑症患者没有接受过治疗或是治疗不足,很多人带着问题生活多年,结果引发抑郁、酒精或药物上瘾,甚至出现身体机能障碍。“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如果对寻常小病置之不理,等到“疾在骨髓”,就会要人命。
说到治疗,我并不赞成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完全托付给医生,相反,最重要的是自知与自治。定期跟心理医生促膝长谈,你确信自己能对一个陌生人毫无保留地开放?如果你需要的是一个倾诉对象,那么跟配偶或朋友沟通、写日记都是不错的办法。没有人比你本人更了解自己,就像所有的生理顽症一样,心理问题治标容易治本难,如果你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情绪状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调整与克制,做自己的医生,其实很多心病都能不治而愈。
想知道你的“病情”?下面这张表格能帮助你自测焦虑的严重程度。
表1–1 你焦虑吗?
采用下列评分标准,在右栏中给你过去一周的感受打分。完成之后,把右栏的分数相加,计算你焦虑情况的总体得分。
0=一点儿都不;1=稍微有点儿;2=有一点儿;3=非常
感觉 评分
1。 感到不安
2。 无法放松
3。 焦躁不安
4。 很容易疲倦
5。 头疼
6。 呼吸不畅
7。 眩晕或者头晕
8。 尿频
9。 出汗(与热无关)
10。 心跳加速
11。 胃(胸口)灼热或反胃
12。 易怒
13。 容易受惊
14。 难以入睡
15。 担心的事很多
16。 难以控制忧虑
17。 难以集中精力
你的焦虑情况得分
得分5~10,属于轻度焦虑;11~15属于中度焦虑;16及以上属于重度焦虑。
                  造化弄人
必须承认,焦虑并不总是一件坏事。至少进化心理学家会告诉你,在原始社会,对生存环境、食物等的担心,能帮助人类找到适应不同情形的直觉反应和保护措施。焦虑使人类克服险恶的环境生存下来,是大自然让我们提高警惕的方式之一。
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比如天敌、饥荒、严寒、疾病等。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不断进化以适应恶劣的环境,逐渐拥有了躲避各种危险的能力。这种进化,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对周围事物时刻保持警惕,这种戒备心理是一种自我保护,而由此延伸出的恐惧或反感,则是人类对环境的本能适应。
当人类已经进化到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适应环境之后,曾经对我们有益的心理反应不再是生活的必需。我们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发生了质的变化,但人类大脑的运转方式似乎没有发生太大的转变。对我们很多下意识的反应追根溯源的话,石器时代的生存法则虽然已经过时,但进化将它们牢牢嵌在我们的身体里,保护我们远离危险,而它们就像安装在我们大脑里的软件。直觉告诉我们,遵循它就能安全。
比如,恐高、畏水等警示性冲动,有助于人类避开各种危险情况。要对陌生人保持警觉,因为与充满敌意的部落相遇,可能会给本部落带来一场灾难。越善于向他人展示自己没有威胁性的人,越不容易被强者攻击;表现出合作的意愿,就能避免发生致命性对抗。强迫症患者喜欢囤积很多东西,这样的冲动在资源稀缺的原始环境中大有裨益。广泛性焦虑症是现代版的“防患于未然”,因为部落里总有一些预想灾难并为之作好准备的人。总之,如今我们表现出的许多焦虑症状,其实已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写入了我们的身体,它们始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恐惧。
认识到是进化让人类变得神经质,焦虑是人类有备无患的心理本能,我们就能更好地接受这个观点:完全没有必要将焦虑视为个性缺陷,从而感到内疚或尴尬,因为它只是人类生物遗传的一部分。焦虑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曾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将它完全消除是不现实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