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名将基因库-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了,以裴茂现在的属性,就算没有任何特性,也能够算作一个相当优秀的人才,没有必要追求特性。

    裴茂在醒转之后很快就感受到了自身发生的明显变化,他在榻上一跃而起,随后对裴青拜倒,感谢裴青的恩情。

    裴青见状连忙还礼道:“你老人家的如此大礼青怎敢承受?还是不要客气的好,要不然的话青也会惶恐不安的,再说了,你我既为父子,何必如此客气?”

    “嘿嘿,虽然如此,然而毕竟是你帮我脱胎换骨,让我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活力,即便是年轻之时,我的身体也没有今日的强壮,这样的恩德自然不能不表示感谢,即便是父子,既要讲情分,却也要讲感恩,没有谁可以白白接受别人的好处,得了好处必须有所报答才是,正所谓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裴茂的心中很激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彻底坐实了和裴青之间的父子关系,这样一来他们裴氏就有所依靠了,其实从一开始见到裴青,裴茂就愿意相信这是他裴氏的子弟,然而他却知道自己家中其实并没有搬到西域去的,所以他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裴青有很大程度不是真正的裴氏子弟,可是经过今天,他又真切的感受到了,裴青拥有裴氏血液的可能性极大,尤其是裴青竟然在为他服下“仙药”之后竟然现场“滴血验亲”,如果不是裴茂德行不亏,真的怀疑裴青就是他在外面一个自己所不知道的私生子呢。

    最后还是裴青向他作了一番解释,其实自己的的确确就是裴氏的血脉,而且与裴茂同族同源,只不过自己原本不是来自西域,而是祖先不断迁徙,最后在江南一个偏僻地方定居下来,据裴青所说,那个地方被称为淞沪,只是一个不出名的小渔村,后来几经辗转才来到中原,不过幸运的是,竟然在这期间幸运的遇到了一名神仙“南华老仙”,蒙其赐予灵药,这种仙药的作用其实就是强化家族血脉,从而让人的能力变强。

    裴青的解释虽然在裴青自己看来漏洞百出,可是裴茂却也只能相信,因为如果不是裴青的这种解释,还有什么更合理的解释能够说明自己和裴青“滴血验亲”时血液相容这一神奇的现象?

    而就在这时,只听得裴青的亲兵将领郑长前来报告,说是前幽州牧之子刘和前来拜访,商议以代郡向裴青投降的事情。


………………………………

第315章 只需三天口粮?

    “什么?刘和愿意投降?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啊。”裴青在得到消息之后顿时喜悦不已,他连忙对裴茂说道:“义父,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又能多得一个郡,从北地到河东再到河内,从上党到太原再到雁门,最后到代郡,我们已经构筑起了一条完整的防御匈奴的路线,这是第一步,等到局势再好一些了,我们就率军征讨匈奴,彻底解决匈奴对我大汉的威胁,这样我们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对付中原群雄了。”

    裴茂听了也是连连点头,他作为朝中曾经的尚书令,览阅过无数的卷宗,自然对匈奴人的残暴更加清楚,本来以为现在是一个乱世,没想到大汉竟然还有实力讨伐匈奴,这实在不能不说是大汉之福啊,否则的话真不知道老百姓们还要被匈奴人欺凌到何时?

    其实裴茂不知道,裴青现在之所以决意讨伐匈奴,不仅仅是因为匈奴残害百姓,也不仅仅是因为匈奴之前背信弃义,突然关闭榷场,并且对他的河东发起进攻,主要是裴青看上了匈奴的牛羊,这可是海量的食物,如果掠夺几十万只牛羊,就足够十万大军半个月的口粮,而且只要制成腊肉之后还能够长期保存,携带又方便,这对于长途奔袭的将士来说简直就是神器一般的存在,更何况匈奴水草丰茂,放牧是其天生的职业,族中拥有的牛羊数量又何止数百万?

    既然之前尝到了甜头,裴青自然会更进一步的得到这种甜头,以便使自己的粮食问题得到解决,最起码是能够解决粮草不足的燃眉之急。

    然而当裴青将这一消息宣布出去的时候,立刻在麾下众文武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以陈群、殷浩等人为代表的文士们认为如果接受代郡,己方的战线拉得实在太长,运输补给都很困难,再加上这里会同时面临鲜卑、匈奴、袁绍和公孙瓒的威胁,想要守住十分艰难,耗费大量的钱粮不说,最后还未必能够守住,实在没有必要答应刘和。

    而荀攸、胡昭等人则是另外一个态度,他们认为以如今的态势,袁绍和公孙瓒之间苦大仇深,根本没有和解的可能,所以不可能会出现联合对代郡发起进攻的局面,最多也就是坐山观虎斗,至于匈奴,因为之前匈奴率军进攻河东,却被徐晃率军击退,如今士气受挫,短时间内对代郡发起进攻也没有太大的可能,至于鲜卑,也不必多虑,毕竟代郡有长城之险,只要坚守不出,对方也无可奈何,至于粮草运输,也不用太费力气,只需要屯驻的军士实行屯田,便足以保障粮草的供应。

    后者的观点跟裴青是一致的,所以裴青当然支持后者,到最后更是斩钉截铁的说道:“此事就这么定了,代郡必须要收回来,所以这一次对方的投降我们必须接受,幽州牧刘公一直以来与袁绍结为同盟,可是刘公子却能不顾与袁绍的交情而举代郡向我们投降,足见刘公子能够公而忘私,对我们尤为信任,我们怎能辜负了人家的一番好意?”

    随即裴青上表天子,封刘和为襄陵侯(县侯),拜为谏议大夫,遥任幽州刺史,这一切虽然都是虚职,但是却也给了刘和极大的荣耀。

    其实并不是裴青不愿意给刘和实权,实在是刘和自己不愿意做官,自从刘虞被杀之后,刘和最大的心愿就是为父报仇,后来虽然袁绍打败了公孙瓒,可是在占据了几个郡之后却再也没有展开下一步的行动,这让刘和心灰意冷,所以才联络父亲的旧部,一起以代郡向裴青投降,希望裴青能够帮他报仇,除此之外他什么都不要,就连这些虚职,也都是裴青好说歹说才劝他接受的。

    于是裴青任命庞舒为代郡太守,并且以王粲作为军师,带领将领文稷、穆顺和潘凤前去上任,主要的任务就是安定局势,做好防守。

    然而就在这时,却突然传来了一则消息,消息传来之后,天下震动,原来北地太守段煨突然被杀,匈奴人乘机占据了北地郡。

    在这之前因为北地与凉州隔绝,段煨主动请求将北地郡交给司隶校尉部托管,裴青顺水推舟的答应了下来,所以北地虽然在实际上处于格局状态,然而在名义上却是属于裴青的治下,现在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当地的实际统治者竟然被刺杀,而匈奴则乘机占据整个北地郡,如果要说这两者之间没有联系,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可怜北地的两三万将士除了数千人逃走,剩下的都被迫投降给了匈奴人,尤其是那里的百姓们,更是从此要受到匈奴人的压迫,这让他们本来就很艰难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我等作为大汉的官长,怎能眼睁睁看着百姓们受苦而无动于衷?”

    在听说消息之后的裴青脸上充满了忧虑,他召集众文武,痛陈利害,表达了自己的主张:“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也一定要讨伐匈奴,收复北地,最起码也要保持段煨死前的局势,夺回泥阳和富平这两个县。”

    然而此举却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陈群再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对着裴青劝道:“主公,这一年来我们的粮食实在太紧张了,之前与袁绍大战的时候,我军粮草就已经勉强供应,后来我军收复了上党、太原和雁门三个郡,不仅需要支出更多的粮草,同时运输线还长了不少,现在的粮食问题就已经十分紧迫了,如果再去攻打北地,我们非要再闹粮荒不可,所以主公,这仗真的没办法打了。”

    对于陈群的说法,那些搞内政的官员们全都点头赞同,不是他们不想尽力,实在是事情太难办了,上一次因为雁门而筹措粮食,他们就绞尽脑汁,集体商讨了一天才最终咬牙作出决定,将长安城内唯一的一座赈灾应急粮仓给打开了,这可真是逼急了,因为如果以后真的再有灾难,他们可真的要干瞪眼了。

    可是没想到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呢,裴青竟然又要攻打北地,这实在令人难以承受,所以这些内政官员们全都头大如斗,连忙竭力反对。

    然而却见裴青说道:“长文,诸公,不必如此紧张,这一次作战我们其实并不需要耗费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