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青得到消息之后大为高兴,拜裴潜为上党太守,庞舒为上党郡尉,又拜张燕为归义将军,封襄垣亭侯,校检司隶校尉部贼曹,并且准允从本部人马中精选两千人作为部曲追随。
对于裴青的封赏张燕还是很意外的,虽然被调出了上党,可现在的张燕还是一个有实权的人物,因为他负责整个司隶校尉部的治安问题,而且还能继续统领两千旧部,这就相当于是裴青给了他两千私兵,刚刚投降的人都能有这样高的待遇,这可实在是太少见了。
本来张燕都准备回家养老了,毕竟自己曾经掌握着百万黑山军,只要振臂一呼,就能够对任何一家势力造成威胁,谁也不会放心任用自己,可是裴青就敢让自己独立带兵,而且还是在整个司隶校尉部活动,范围还包括黑山军曾经活动得十分猖獗的河内郡,张燕自问就算是换了自己都不敢这样做。
“这个裴公,不得不说,胸怀的确够广阔,如果换了袁绍的话,估计也就是一个闲职,而且还受到严密的监视。”想到这里张燕不由得浑身冒冷汗,幸亏自己当初没有投降袁绍,否则的话后半生形同软禁,哪里会有今日的风光?
与此同时张燕也决定好好干,绝不辜负裴青对他的信任,因为他深深的知道,在裴青的麾下有许多都是出身于黄巾军的将领受到重用,比如徐晃、周仓等人,所以他觉得只要自己足够忠诚的话,裴青也一定会重用自己。
割据一方的梦想已经破灭了,其实在一开始张燕早就觉得这一天来的不会太晚,他的割据终究不会长久,只不过他一开始看好的其实是曹操,然而曹操的发展实在令人失望,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且现在具有了兖州的全部,河南尹和青州的大部,看起来跟裴青差不多,可问题是当裴青开始起家的时候,曹操都已经有有一份很大的势力了,而且裴青最近又打败了袁绍新得了上党,威望日隆,蒸蒸日上,根本不是曹操可以相比的。
在这种情况下张燕当然希望能够早一天抱上裴青的粗大腿,以便将来有所成就,可以像周仓、徐晃等人那样拥有从龙之功。
张燕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大表忠心的办法,于是他面见裴青,建议裴青乘着上党收复之际索性一鼓作气劝降太原和雁门这两个郡,因为并州的其他郡都被异族所占据,所以只要再得到这两个郡,就相当于是控制整个并州了。
裴青闻言果然大喜,对着张燕说道:“难为你能够如此操心,由此可见你忠诚为国的一腔情义,此事我已有打算,可令出身于太原豪族的王凌和王晨兄弟一起前去劝降太原,至于雁门,如今的雁门太守正是郭淮之父郭蕴,可令他去劝降,相信我劝降这两个郡的难度不是很大,只不过我大汉十三州部之一的并州,如今竟然只有这么一点地盘,思之实在令人唏嘘不已,我在想着将来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驱逐那些异族人,重新掌控被异族蚕食的我大汉的土地。”
张燕一听此话顿时倍感鼓舞,他之前据守上党,就没少受到匈奴的打压,幸亏上党地形险要,匈奴人很难过来,要不然的话估计这里也会成为匈奴人肆虐的地方,裴青能够有这样的想法,足见目光长远,雄才大略,自己算是跟对了人。
裴青并不是为了敷衍张燕,而是真正的想到了劝降太原和雁门这两个郡,这两个郡本身就归属朝廷统辖,只不过后来因为黄巾之乱和黑山军肆虐,再加上原并州刺史丁原被杀,吕布等大批猛将投降董卓,使得并州兵力大受削弱,这才中断了与朝廷之间的联系。
太原郡因为地理环境险要,所遭受的匪患其实并不严重,然而因为和朝廷之间断了联系,所以实际上这里由当地的豪族来掌控,在这其中主要是祁县王氏,阳曲郭氏这两大家族,只不过后来随着王允被杀,王氏家族的力量遭到了极大削弱,王氏幸存的子弟王凌和王晨先后投奔裴青,导致王氏在太原的影响力大减,只不过王氏又和郭氏联姻,这让家族的影响力再度提升,所以当今的太原太守只不过是名义上的最高长官,实际上却是受到王郭两家掌控的。
而至于雁门,这里可是郭淮之父郭蕴作为太守而掌管的地方,现在郭淮又在自己帐下听用,相信郭蕴一定会选择投降的。
事实证明裴青的预料没有错,王凌、王晨来到太原之后,根本就没有怎么费力,当时的太原太守就宣布归降了,这个太原太守本来就是个平庸之辈,不过是仗着王氏和郭氏的支持才做上了太原太守的位子,现在在归降之后直接请辞,希望裴青再派贤良前去任职。
裴青也没有拒绝,直接委派王凌为太原太守,虽然这样做其实有些危险,因为王凌本就是太原豪族,现在又派他做太原郡守,恐怕更会让他家族得势,很容易造成分裂割据的局面。
不过裴青也相信王凌不是傻子,不会看不清形势,他王家虽然在太原是豪族,可是却也没有能力跟自己对抗,最终的结局不过是家破人亡罢了,所以王凌一定不敢存有二心。
王凌自己都没有想到裴青会让他做太原太守,因为只要不是傻,谁都知道让他这样的当地豪族子弟做当地长官会意味着什么,然而裴青却偏偏如此安排,他当然知道不是裴青傻,而是裴青胸怀广阔,对自己绝对信任,同时也在说明裴青有着绝对的实力和把握,一旦自己敢于发动叛乱,最终的结局一定惨不忍睹。
这可是一个连李傕郭汜和汝南袁氏兄弟都不怕的狠人,难道还怕太原王氏这样一个在当时还算不上顶尖家族的家族势力吗?
所以王凌深深的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他对裴青先是多次请辞,实在推不过也只好答应,不过却在任上谨小慎微,同时约束家族,绝对不能有任何仗势欺人、徇私枉法的事情,否则的话一定严加惩处,绝不宽宥。
而与此同时郭淮那里也传来消息,郭蕴答应儿子的劝降,率众投降。
“哦?真可真实一则好消息啊。”裴青闻言顿时大喜,当即任命表奏裴潜为并州刺史,平北将军。
“不过文行的能力还应进一步提升,要不然的话无法承担大任。”裴青默默的说道。
………………………………
第313章 为裴潜匹配基因
裴潜和裴元绍一样,身为裴青的“族弟”,是裴青最为信任的人,就连裴潜的父亲裴茂也是裴青的长史,代为处理政事,是裴青麾下处理内政的那些官员中最为核心的人物,只不过因为裴青那不成文的规定,没有功劳的一般不予匹配名将基因,所以裴青没有为裴潜匹配基因。
当然,其实在这其中,裴青还是有略微的顾虑的,因为他可是深深的知道,裴潜其实不是他的族弟,他知道这一点,裴潜自然也知道,如果裴潜当真对自己没有感情的话,他的父亲是裴青身边的行政核心,他又手握重兵,为一方刺史,一旦父子合谋,恐怕裴青的地位都不稳了。
正是因为出资以上的顾虑,裴青才一直没有为裴潜匹配基因,然而这一次裴潜劝降张燕时的表现足以证明裴潜的坚贞不屈,而且裴潜还将他在那里得到的人才祝公道举荐给裴青,这更加证明了他的光明磊落。
裴青在得知裴潜的种种表现之后,甚至心中还暗暗感到惭愧,自己实在不该对这样的人产生怀疑,但是这也没办法,谁让自己是单穿过来的,身边没有真正的血亲父子兄弟值得信赖,如果再来一遍的话,他一定还会这么做。
只不过在确定了裴潜的忠诚之后,裴青再也不会担心了,他也是个知错就改的人,立刻对裴潜予以重任,先是拜为上党太守,随后又拜为并州刺史,并且决定为裴潜匹配基因。
裴潜其实也知道他与裴青之间的关系虽然表面上是兄弟,实际上也不过是普通的君臣关系,所以只是默默地奉献,并没有奢想着从裴青那里会得到什么特别的优待,甚至裴青所担忧的那一节他也想到了,然而他却并没自怨自艾,而是毫无怨言的干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相信只要自己肯付出,裴青一定会知道他的心迹的。
然而即便如此,裴潜也没有想到裴青竟然会对他委以如此重任,上党太守也就罢了,可是这并州刺史实在是位高权重,甚至令他更加受宠若惊的是,裴青竟然要赐给他“仙药”,这可实在是天大的恩宠。
“主公如此恩典,下官实在是无以为报……”在见到裴青之后,裴潜心中感慨,却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