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六十二章举兵伐董
中原洛阳,何进高居丞相之位,手下谋士武将不少,大军一再扩编,似乎要吞吐天下。
何进在中原厉兵秣马一年有余,手中兵马已经有二十五万之巨。蛰伏许久,按捺住不爽的何进可以挺起腰杆做他的丞相了,对于西凉的董卓也不再是违忌三分了,何进决定要雄起,他扫灭四周强大的诸侯来稳定自己的位置,而首选就是吃过败仗的董卓。
洛阳温德殿内,大汉丞相何进剑履上殿,跪坐在少帝刘辩身边,一脸严肃的扫视下面的文武大臣,说道:“中平三年,鲜卑乱汉,先帝蒙难,太子继位,汉室不稳,奸臣四起。”
“西凉董卓,不敬天子,拥兵自重,割据西凉。董卓其人,受先帝大恩而不知谢,蒙天子厚赏而不知礼。大兴宫殿,妄自称王,侵略汉中之地,大兴兵伐,荼害百姓,实为国之大奸、大逆、大恶、大害、大不道之人,是为乱臣贼子。今大汉天威依在,本丞相当号令各州忠勇魏国剿贼,为天子除害,为天下平贼!”
何进洋洋洒洒说了半天,总结起来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召集兵马打董卓这小子。
“诸公觉得如何?”何进望着所有文武大臣,一脸严厉道,似乎如果下面的人不点头答应,他何进机会拔剑砍人。
看到何进一脸的凶厉模样,诸位公卿不敢有丝毫异议,但是人总有几个叛逆的,卢植算得上是最叛逆的人之一了。
卢植打心里就对何进很不爽,虽然何进是国舅,又是丞相,但是只要是对天子无礼的人,他卢植就是不服。
卢植冲着何进拜了一拜,道:“丞相,董卓一人,只需陛下一道诏书召唤来便可,为何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呢?”
“你懂什么?难道董卓会甘愿前来受死吗?”何进呵斥道,见到卢植又要说话,何进急忙堵住他的嘴先说道:“不要多言!”
“集合兵马二十万准备讨伐董卓,若是董卓来降,便饶恕董卓之罪,若是董卓不来降,那便不怪本丞相了。”何进铿锵有力的说道,最后依然不得不卖给卢植一个面子,毕竟卢植身为元老,不仅是资历老,而且很有名望。何进虽然贵为大汉丞相,但不得不小心舆论的力量。
“诺!”众公卿齐声抱手拜道
即公元一八八年,六月。大汉丞相亲率二十万兵马出潼关西进剿灭董卓。何进不懂兵事,轻敌冒进,中了董卓四面埋伏,二十万大军几乎无存。
何进很悲哀的死在了乱军之中,一代崛起的枭雄就这样昙花一现般消失在历史长河,令四方诸侯唏嘘不已。
西凉董卓听从贾诩之计,以假装败兵之计,速攻司隶、洛阳,一时间董卓控制虎牢关以西的大半河山,威势不可挡。
董卓控制少帝刘辩,官拜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坐拥司隶、雍州、凉州与汉中的董卓,一时之间成为大汉天下最强大的诸侯势力,令天下诸侯惶恐不安。
董卓霸东都,骄奢淫逸,鱼肉百姓,不尊天子,倒行逆施,令天下有志之士咬牙切齿,仇恨不已。
董卓见少帝年幼好欺,便废除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不满少帝而鸠杀,令海内震恐。
天下汉室威严再度下落,四地诸侯厉兵秣马,准备成就大事。
董卓听从李儒计谋,为了安抚天下诸侯,大肆封赏。封袁绍为青州刺史,封曹孟德为兖州刺史,封袁术为扬州刺史,封公孙瓒为幽州刺史,封吕布为冀州刺史,封孙坚为荆州刺史等等。
董卓一次大封,令天下四地混乱不堪,令原来州郡牧首很是愤怒。
冀州’邺城铜雀台。
“启奏大王!飞鸽急报!”高顺高举着急报跪在刘雄面前道。
刘雄接过高顺手中急报,展开细读,眉头紧皱,心中思绪万千。
“没想到,董卓依然成了洛阳之主,而董卓的谋士李儒和贾诩真的令刘雄很是佩服。都说国士无双,为何董卓却又乱国毒士两位大才?”刘雄心中感叹一句,随后将急报递给身边的荀彧,后者急忙接过仔细观看。
荀彧看后很是吃惊,没想到董卓竟然用计灭了何进的二十万大军!没想到董卓竟然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想到董卓竟然用二虎相争之计算计天下人!
青州孔融,虽然美名甚佳,却难以掌控青州士族,曹孟德尚不能听用,怎么抗衡袁氏门生遍天下的袁绍?
兖州刘岱,虽然奸猾多变,却难以管理兖州之地,州郡各地不听号令,怎么顶得住乱世枭雄曹孟德的威胁?
扬州刘繇,虽然拥兵十万,却难以有所作为,尚不能容身世家门阀遍地的扬州,怎么能威慑同样拥有重兵的的豫州袁术?
刘表其人更不用说,空有八骏之才,却难以抗衡知人善用、拥有重兵的孙坚。
荀彧抬头看向魏王刘雄刚要说话,却看到魏王抬手制止。
刘雄挎剑仰天无奈叹息,大汉天下命运多舛,天子蒙难,皇纲失统,而贵为魏王,空有河北三州兵马之实力,却无所作为,真是一种耻辱。
远处,一骑飞马而来,高举飞虎令旗,穿过层层哨卡和旗帜,飞奔到铜雀台下跃马而下跪拜道:“启禀大王!车骑将军何苗带着丞相家眷已到官渡,请求大王援救!”
刘雄听了先是一愣随后双眼惊喜,立即看向荀彧,从荀彧的眼神中,刘雄看到与自己同样激动的神色。
“武德殿议事!”随即刘雄一甩袖袍转身奔向武德殿,招手叫过一边的高顺耳语起来,命他办事去了。
宦官听到魏王命令,急忙大呼起来:“大王有命!武德殿议事!”
“大王有命!武德殿议事!……”铜雀台数万甲士大声呼喊起来。
邺都城内,听到一阵海啸般的呼喝声后,所有的谋臣武将急忙穿衣披甲赶往铜雀台,在铜雀台下守候魏王诏命。
等到众文武都到齐了,便听到宦官的唱喝,马上扶起甲袍疾步登上铜雀台,向着武德殿内奔去。
刘雄高坐王位之上望着下面跪拜一地的文武大臣,不急着让文武大臣们起来。刘雄俯身手指头顶上方问了一句:“尔等可知道,这天可有名姓?”
天怎么可能有名姓?一众文武愣住了。
陈琳眼中流露一丝得意,急忙跪拜大声道:“大王臣知道。”
刘雄微笑着望着陈琳,伸手示意道:“孔璋不妨说说,让孤见识一下。”
“诺。”陈琳应诺,随后大声道:“这天之名便是天,而天之姓是为刘。当今天子姓刘,其父既为刘也。孔璋不才,肺腑之言,赤子之心,望大王威加海内,震慑天下!”
“孔璋也会拍须溜马?”刘雄有些惊奇道。看着陈琳脸红耳赤的模样,刘雄大笑起来。“众卿起来吧!”
“不错!这大汉是姓刘的!而不是姓何!也不是姓董!!”刘雄站起来暴喝道。“何进妄自尊大,不知兵事!二十万大军兵败!身死乱军!可谓愚蠢!但丞相为思报国,为国捐躯,可谓壮士!诸公勉之!”
“诺!”众文成武将齐声道。
“西凉董卓!拥兵自重!残暴不仁,谋害公卿!占据司隶,挟持天子!霍乱**,恬不知耻!……”刘雄大声斥责董卓的一条条罪状,只要是能够令董卓名声毁尽的罪状,刘雄不管董卓犯没犯过,统统安在董卓的头上。
刘雄突然接过卫士双手呈上来的血书,向着中文武展开,愤怒异常道:“天子蒙难于东都!车骑将军忠心为国,舍命送来天子血诏!”
“孤为汉室宗亲,又为社稷之臣,当思君报恩,一雪国耻!今天子血诏在此!诸公以为如何?”
一众文武一时间不知道魏王搞什么,微微低下头按捺心思等待下文。
王佐之才荀彧刚要出列谋策,便看到一位刚正名士抢先一步出列。
田丰挥袖抱手拜见魏王道:“大王,既然大王得天子血诏,当把握机会,向天下诸侯发布天子血诏!聚天下英雄伐无道奸臣,此乃天赐良机!请大王把握时机!”
“大王!董贼欺君罔上,假传天命!封吕布为冀州刺史,公孙瓒为幽州刺史,实为行离间之计,望大王思量。”田丰拜首。
刘雄点点头看向文武道,随即再次看向元皓道:“元皓既然可以为孤道出如此道理,那就请元皓为孤想出妙计来以应吕布如何?”
“大王为何不防范幽州公孙瓒?公孙伯圭亦是当世英雄。”田丰奇道。
“哈哈哈……元皓不知,公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