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绝望主义者的自述-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怒之下就把秦堪调离中央到边关任职,给了他点军兵,在调离秦堪的奏折上写了八个大字“成全愚生,令其自毁!”调就调吧,可秦堪依然执迷不悟,竟起了暗杀徐琼的念头。固执的秦堪已丧失了一个重臣该有的理智,同年5月的一个傍晚,他竟然雇请杀手,故意放入徐琼府中,趁徐琼入睡想杀掉他,幸亏这晚朱锦找徐琼有事相商,被他及时发现才阻止了事情的发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第二天知道情况的徐琼,愤怒到了极点,命人即刻让秦堪赴任,自此二人结仇。秦堪到任依然愤怒不已,然而一件事的发生,多少缓解了他的愤怒,也安慰了徐琼的心。那就是令人胆寒的“良平之战”。良平,地处三都同东轩州最北端,是一个小郡,然而在边境历经了艰苦的死明,再次对人们进行了恐怖的屠杀。当时在良平,许多人都看不起乞丐,看不起没有本事的人,这些人于是开始憎恨这个世界,它们的心理让死明看到了,这时的死明似乎感觉有事干了,他组织起这些人,给它们植入盛衰论恐怖的一面,让它们将仇恨扩大,他还故意将良平的局势告诉离拓国的边军们,让它们趁秋收之时来抢占粮食。于是同年秋季的一天早晨,安详的良平突然传来一阵喊杀之声,这声音打破寂静,人们个个惶恐不安,连任何东西都来不及收拾,就赶紧逃命,此情此景,让死明无比兴奋,当时有个壮汉见他一动不动,抱起他就跑,谁知死明一刀过去杀掉了壮汉,一年艰苦收来的麦子就让敌人白白抢走了。到了晚上,一些不死心的人,又偷偷回来,死明瞅准机会,让身有残疾的乞丐们或爬在屋子上或爬在地上,乘着夜色抓住人们的手脚,上去就是十几刀,这些人个个杀红了眼,却把这当成乐趣,一些人拼命地跑,就连一些胖实的人步伐都矫健无比,可是这一夜死亡弥漫了这座城市,哀号惨叫之声,直传百里以外,这期间死明还杀了很多离拓国的边军,这些人到死都不知自己是怎么死的,从此这个地方被人们称为“毕冥”。毕冥是铜雀国神学中镇守北方之神,其形态却像妖魔一样,所以人们以它命名良平。从此良平郡无一人敢踏入,连离拓国的军队路过都要绕数十里而行,良平自此变成了一座死城、荒城。这件事传到了徐琼的耳朵里,让他喜出望外,他命人寻找死明可怎么也找不着,但他猜到了,因为他知道死明没死就够了,或许死明改名了。因为在良平进行屠杀后,死明把大笔的钱财给了那些乞丐和无所事事的人,然后就离开良平而去,到了离拓国改名换姓,也就是在这一年死明在史书上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李奉。良平之事,震惊了铜雀洲,因为这件事太骇人听闻了,可这件事也确实发生了,这也让秦堪暂时打消了出兵的念头。但是,平静永远是不会长久的。随着南线战局的变化,各地军阀与铜雀军队的接连战败,眼看盟军已打到了王史普军驻地,徐琼十分焦虑却又不知如何是好,看着像雪片一样传来的战报,看着南国的一方水土,就将成为侵略者的殖民地,徐琼决定亲自迎战,朱锦听了表示全力支持,说:“我们不能再蹑手蹑脚了,他们既然一心灭亡我们,就要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实力!”于是徐琼自八奇关之战入关以来,第二次出征,这年他已65岁,他命朱锦代他执掌朝政,自己亲帅27万军队开赴前线。然而,历史就是这样的复杂,又一件事的发生,彻底打破了同文革新至十八能臣时期的割据局面,铜雀大地上再次狼烟四起,战乱不断,波澜壮阔的时代即将到来!

    '小说网,!'
………………………………

第十四章 战端日起 山河日碎——永不停息

    死明化名李奉后,悄悄潜入离拓国,当时的离拓国君拓显本就残暴好杀,做为同父异母的哥哥拓科律本来就不满父亲的废长立幼,现在看弟弟这样,觉得自己手中有兵,应该是起兵夺位的时候了。李奉见机,投入东康王拓科律门下,告诉他自己的真实身份,拓科律是一个在孟客中极罕见的几个精通东原(铜雀国中部)文化的人,知道是死明来了就对他倍加信任,而且帮他保守秘密,于是李奉在一天晚上与拓科律秘密商讨起兵之事,拓科律说:“我现在拥兵数万,足以对抗当今昏帝。”李奉却认为不可说:“今匡宗(拓显)日日不理朝政,而主上已是名望日盛,何况年轻有为,送毒酒与匡宗之,此不费兵卒,何不为之?”这里的年轻有溜须拍马的意味,因为当时拓科律比拓显还大好几岁。东康王一听,甚是高兴,当晚就送一瓶毒酒给匡宗的爱妃刘湘,让她给匡宗喝。第二天,匡宗死于离拓国首都白图纳尔王庭,享年55岁。随即东康王“名正言顺”的荣登大宝,拓科律当着众臣发誓,离拓国必将在自己手中复振。铜雀410年,58岁的东康王拓科律即帝位,为表示自己会开创离拓国的新纪元,改国号为绥,是为绥圣宗,年号统天。并迁都到南方的延远城。绥圣宗即位后,任用北人元冯南人李奉,打压旧贵族,学习铜雀政治体制,积极改革,富国强兵,编写国史《绥史》。史载当时“国富民丰,高皇之世,一时于绥国重现。”可见拓科律这位少数民族帝王,做出的努力,号称是绥国的光文帝。动荡和祥和随时发生,在铜雀国,王史普与军阀部队们合心一志,以自己所在地为点,连成一线,将铜雀国一分为二坚守到底,等待援军。终于要讲到一个著名军阀了,他就是曾政(曾武帝)。曾政,铜雀西南连南同流原州人,北曾王朝的奠基者,著名军阀,原是西南军阀孙澜的部将,乘盟军进攻之时,号召人民反孙,自立为连南王,不久与盟军联手灭亡孙澜,之后又优待孙澜部下,以少量兵力即夺得整个流原州,之后又以驱逐侵略者为名,打退了西南盟军主力,于是声震西南。之后,曾政自削王号。曾政在铜末算得上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他治军严明,对将领也是赏罚分明,于是他的部队就有“曾家军”之称,他的出现,使铜雀国在西南战场的压力大为缓解,也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盟军北进。

    一连串的事件正在发生。李奉在盟军势头正弱之时向圣宗提出重大提议,李奉说:“今格洲盟军正进兵铜雀国,今家国虽恢复不久,但众将士南下之决心不减,现东原北方空虚,如想攻入东原人首都,只要陛下肯亲临战场,率十万精锐铁骑,足备军粮,长驱直入,三都可一举而下。”当时圣宗犹豫,找元冯商量,元冯也认可李奉的建议,不过后来有许多史学家认为元冯没同意,而是圣宗偏听,历史是让后人评说的。总之圣宗在411年2月发兵十万,攻往三都。到这一刻,秦堪的话终于应验了,秦堪闻讯,带兵抵御,由于兵少部队被打的七零八落,最后被元冯带先头部队全歼,秦堪也不知去向。铜雀国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局面,局势岌岌可危,山河已显日碎之状。徐琼知道绥军进攻的消息后,命三都各驻军赶往八关做好迎敌之备,自己率军与史普会师守住山河。也不知是大地无情,还是老天有眼,这一年在史普驻地,一座火山喷发,惊动了所有人,据传说火山的岩浆向东西两端流去,竟将铜雀国一分为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那一年的火山喷发确有其事,据《铜雀书;地理章》记载:“同文五十一年二月十一日倒晚(傍晚),正南**驻地,夜地有异响,一山出震天之响,瞬时赤浆扫天而喷涌出之。”同一时期,在铜雀城也出现了异象,据《铜雀书;天文章》记载:“同文五十一年二月十七日子更(凌晨),国都夜空有蟠駺星(惑星)而过,天遂赤之,极亮,丞相朱钧正(朱锦)异其为不详之端。”虽然多为虚说,但已显出了当时铜雀国国不将国的局面。格洲人像欧洲人一样,极信奉宗教,所以当时大多数盟军都认为这是神在惩罚他们,于是盟军中懈怠现象迅速传播。机不可失,徐琼乘势倾全军之力,与曾政联手,两面夹攻,炮轰盟军一个月,于是盟军第二次在铜雀大地上大败。一时之间,护国运动席卷整个铜雀国,人民拿起武器,知识分子拿起笔杆子,执政者举起旗帜,救国之星火之光芒之决心,燃烧大地!

    这一时期,思想也进入了跨时代的时期,有四个人对此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有三个人就是“铜末三杰”。刘波,因其出生于秋收之季,父母遂以秋收为字,丰庸州人,十八能臣之一,也是其中最低调的一个,一直以来都醉心研究,是个有名的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