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可真是,太好了”
这个孩子,这个承载了太多太多苦难和辛酸而诞生的小生命,用自己已然成为母亲的手,去抚摸他,去感受他,这是自己的骨肉,这是自己在这个世间生命的延续。
在一阵短暂而痛苦的挣扎过后,一个新生的生命放出了他最响亮的高音,他长的真是清秀,是个男孩,要是让老太太看了,一定会合不拢嘴的。这是她经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后,显露出的劳累而恬静的微笑,虽然她依然憔悴,可越是如此,越惹人怜爱。
抱着孩子,偶尔拨动他的小手,看着他那可爱轻松的模样,多少能给人带来一点慰藉。她一直就这样待着,其实她早已回到了原来的自己,她更愿意过着原来那种平静的生活,她只想活的值得,活着不用担惊受怕。
三奶奶拨开了门,想和她谈谈。
“六妹啊,在想什么呢?是不是在担心前线的难民啊?”
“嗯,也有吧,都是我让他们去的啊。”
“你啊,其实真不用太过悲伤的,这是打仗啊,哪能没有人死啊。如果不是你,他们或许连现在这样捐躯而死的机会都没有了。”
“你说的对,三姐,我是该想开点了。”她望向窗外的远方,苦涩的笑了。
“可是我看你最近一直闷闷不乐的,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说实话,我也奇怪,你为什么要和李逸见面。”
“没什么,只是”
“没关系,这是你自己的事,我们也没权过问。其实,你刚到孙府的时候,偶然也会听到关于你的过去,你不想说了就算了吧。心里的事,还是自己用心去考虑吧。”
“三姐,我在想,我们还能不能和元庆团圆。”
“傻妹妹,你关心起别人的时候,真是比谁都多愁善感啊,如果我们能团聚,自然是上天给我们的福分,如果不能,不能的话,或许也就像你说的,我们也只能靠那些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平头百姓了。”
“你说,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啊?”
“当然是对的啦,你救了他们,是在给他们机会啊。”
“好好睡吧,你会等到的,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太过悲伤了。”
“这个世界上值得悲伤的事太多了,可是能让你开心的,就只剩那么一点点了。好好珍惜吧。”
看着远方,看着怀里的孩子,她一个女人要走的路,真的还很长,她只能撑下去,不管发生什么。
可是想起李逸,走下去,可能真的还有选择。
古场硝烟弥漫,滚滚烟尘笼罩四野,炮弹把泥土掀翻,露出具具忠骨,马尸,散车,烧毁的,慌乱的,惊惧的,所有代表着生离死别的场景都在这里上演,双方互不相让,紧紧纠缠在一起,古场整夜战火通明,血色的火焰在燃烧,照亮了黑色的天空。
生活还要继续,徐素和家人一起,漫步在奉平的街道上,奔跑着,她们换上了新的衣服,徜徉在安静的城市里,朦胧的月色,柔和的月光,飘逸的波浪,以及,她们的笑声。有人说,笑声是快乐时内心心情的表达,可是她们却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昭示,因为伤痛,更应该忘掉那些痛苦,尽情的笑一笑,放松自己。她们希望的只是简单安定的生活,她们或许没有太大的抱负,没有多少面对世间残酷的信心,可是她们需要的就是忘掉这一切,那本就不该属于她们。其实她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最能忍受,最有心境的人,她们能明白自己做什么是对的,有了她们,这个世界,才会多少少了许多的错误。
改正错误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战争,可它却也是最失败的办法,是用更大的错误去抹平原本的错误。
在古场,难民们浴血奋战,伤亡超过万人,远远超出之前的预计,难民军开始迟疑着计划是否正确,离隆乡尚有距离,还没到前线,就已经遭到如此抵抗,虽然军心尚未动摇,可是徐素已经看到了难民军将要遇到的困难有多大。
尽管如此,古场终于硝烟散去,经过数十日的血战,绥叛军失败,后防失守,李逸陷入了两面被夹的境地。奉平的百姓哪里还知道,其实在他们被隔绝的前方,胜负早已决定了。
徐素还是非要去看看,她来到荒凉的战场上,看着眼前触目惊心的一幕幕。尸体散落在碎地上,赶来的士兵家人围着亲人的尸体痛声哭泣,找不到的更是放声大哭,他们的声音深深刺痛了徐素的心。原本美好的一切,都被对立,压迫,仇恨给烧得一干二净,什么都没了,只有一片焦土,一片焦土。
她轻轻的俯下身,拨开了睡醒的儿子身上的棉絮,他对着自己笑,恬美的笑,多好啊,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可以开心的对着任何东西笑,他转动着自己的小眼睛,伸出小手指指画画。她的眼眶湿润了,眼睛也红了,可是孩子却发出了娇嫩的轻声,小手指着地上。那是一朵小花,上面沾满了泥土,徐素不敢摘下它,只是抚摸着它,她把孩子对着那花,他还是笑,笑的更加开心了。
可是这个时候,一阵风来了,刮得人凉飕飕的,这是什么花啊,它的孢子都飘散了,孩子喃喃的吱唔着,好像想说什么,他圆圆的小眼睛随着孢子飘出去的方向看去,好像什么事物在他眼里都是未知和美好的。
风越来越大,让它刮得更大些吧,灰尘已经散去,什么都阻挡不了,时间会洗刷掉这所有的伤痛吧。
她真的再没想过和李逸的见面,因为不可能再有第二次的,她现在只是期盼着元庆的回来,几年的风霜,她怎么也不会对他一点感情也没有啊。
可是,命运仿佛就是在捉弄她。
李逸倾尽全力意外地攻入了军阀联盟的驻地,联军深陷包围,无处可逃,于是双方发生了激战,联军固守山城,拼死抵抗。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元庆等人顽强抵抗达数天,李逸调来炮兵轰击,他们就坚守在废墟之下,与敌人殊死博杀。终于,在苦战五天以后,联军弹尽粮绝,面对数万敌人,元庆等人最终下落不明、了无音讯,传出的消息几于就是于敌同归于尽。
消息传来,徐素黯然失色,她感到心灰意冷,没能见上元庆最后一面,最后也能没帮他达成心愿,徐素顿时感到失去了方向。
她陷入了沉思,回想起了过去。
元庆是把她掠来的,却一直很尊重她,没有忽视她的感受,正是徐素如此的洁身自好,才使得这几年元庆的方方面面她都看在心里,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岁月积淀下来的,可是却太晚了。她依然还爱着李逸,她更为他的安危而感到担心,她害怕再失去自己心爱的人了。
李逸的大军依然在调动,他们记下了李逸的那句话,永远的没有怨言了,他们在白山黑水间挣扎,事实上抵抗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有的人最终甚至隐姓埋名在东北广袤的大地中与这个社会融合了,他们用可悲的后半生践行了李逸的谶语。
可李逸呢?他失踪了,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失踪的,他如魅影一般奇异的消失了,好像他一切都安排好了一样,只是等到了此时,他便消失了,好像永远消失了,再也找不到了。
她对李逸思念太深了,因为元庆的死,她更加想清楚李逸的处境,她的身体刚刚好转,孩子还需要她,可她硬是要去找回李逸,大家好像终于知道了她忧心忡忡的原因,她们极力的劝阻,可就是没用了,徐素已然下定了决心。
她好像依旧保留着她与生俱来的性格,她勇敢**,坚贞不渝,她深爱着李逸,虽然岁月早已把他们拆散,可是却阻隔不了他们的思念,她有了元庆的孩子,但她不能因此而放下自己的一生,她也爱着元庆,她已经报答了他,如果是元庆,他会体谅她的。
如果他们两个人相见,他们是能够互相理解的,他们都爱着徐素,希望她能够幸福,他们能面对徐素,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大地之外,徐素骑上她的马儿,缓缓的奔向了远方,夕阳西下,夜色渐深,她安详的注视着迷人的晚霞,昏黄照映着大地,一切都是那般的安静。她的心里是否也是如此宁静?还是心如潮水?她在人们的劝别下离开,奉平城里响起了绚烂的烟花,不知她看到这一番情景,作何感想。
元庆的家人早已团聚,老太太被拼死救出来,受伤的她在痛苦之余看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孙子,想到了徐素,她觉得,自己亏待了那么一个好媳妇啊。
深夜的东北静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