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诸葛书童-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对此没有正面回答,因为毕竟这段时间来我和他的关系表面上还算融洽,我不想很直接的就扫他的面子,只是露点自己要离关将军的南郡近点的意思。加上之前那次酒宴他从我酒后听到的话,他便明了,知道我在武陵不仅仅是只起个郡守的作用,便不再提留在武陵的事,而是欢欢喜喜的回去准备到零陵上任了。

    巩志这次随我到零陵上任,几乎带上了他在武陵城中的全副班底。他在这件事上求我的时候,我二话不说都答应了,毕竟少了他的这些亲信我在武陵郡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班底。

    当然他的这些亲信在武陵时因为很多都身居要职,所以都离开难免还是会对郡事产生一些影响,对此我也想到了对策。

    因为他这些亲信到了零陵难免要在零陵继续做在武陵时的类似工作,所以我告诉巩志,他接收零陵后他亲信替换的官员都交给我,我要拿到武陵去用。

    这样,尽管这些被替换下来的零陵官员到武陵去做官难免要熟悉一段时间,但因为是和替换他们的人相当于对等交接,只是相互换个地方,这样交接就顺利的多了。

    他们之间因为都要对方的帮忙,所以谁也不会为难谁,并且这些零陵的官员本来都是要被裁撤的,此时虽说换了地方,要带上妻小搬家,可基本上是官复原职,对我都是感激涕零。到了武陵之后,他们每个人做事都十分用心,对我的命令也都很坚决的执行,不再像巩志之前的那帮亲信,只要巩志心里不同意,他们就对我阳奉阴违,用各种理由来搪塞我拖着事情不办,今后我想做什么事一下子都顺畅多了。

    我回到武陵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谢贤谈谈。

    谢贤自从吴军从汉寿退走之后,便被我接到武陵的郡城之中好吃好喝好住的养了起来。之后我忙着带兵帮巩志接收取零陵,可是着实让他没事做了好久。

    他因为之前我一退蛮兵,二退吴兵的事现在对我简直可以说是五体投地来形容。见我来忙迎了出来,我跟着他进屋按主客落座不久,他就开始向我提想回汉寿继续任职的事。

    我笑着告诉他:“汉寿县我已经委任了新的县令了,我要留你在郡城做更重要的事!”

    谢贤一听不能回汉寿难免有些黯然,问我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时情绪便不是很高。

    我对他说:“别不高兴嘛!你可以想想,就算你回了汉寿,将汉寿县治理得和之前一样井井有条,但哪天吴兵又来犯界,数万大军将你的小县城给围个水泄不通,到时候就你手上那几百军士能防止城破,能防止百姓遭殃么?”

    谢贤被我这一问便没法回答了,只能说道:“东吴不是已经和主公达成协议了么?怎么可能再来犯界?”

    我对他说:“你可要知道,东吴想要的可是整个荆州。现如今曹操进攻汉中,从大的局势上侵害了我们与东吴两家的利益,主公又答应先以湘水为界,使东吴拿到了三个郡,这才暂时的与我们恢复了和平。但我方剩下的荆州三郡东吴也都还是想要的,我方在与东吴的协议中约定,一旦东吴进攻寿春,迫使曹操撤军回援,使我方能取得凉州,我方便是要将荆州的全土都给他们的!”

    在湘水之盟签订的时候,东吴怕我方今后在取得凉州之后不给荆州剩下的三郡,在盟约中可是约定了盟约签订后,各自都要大力向自己领地上臣民告知盟约内容的,所以我说的这些谢贤都知道。

    谢贤当然不好当着我的面说不管汉寿归刘备还是孙权统治,只要让他干,他都会只管为民做事之类的话。况且一旦汉寿真的归了孙权,孙权很可能也会有他的任命,汉寿县令能还让谢贤当的概率其实是很小的。于是他露出一副很无奈的样子对我说:“如果主公真的攻取了凉州,要将武陵给东吴,那我们也只能接受,难道我们还能抗命不遵,用郡中不足万人的军队在这里对抗东吴的大军么?”

    我喝了一口茶对他说:“虽说现在主公平定了益州,军力和财力都增长了很多,可与曹操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况且益州新定,百废待兴,有许多事情都需要去做,就算主公出兵将曹操从汉中地区击退,再加上东吴进攻寿春迫使曹操去救援等有利情况都发生,曹操也一定会在凉州留下重兵猛将镇守。况且汉中现如何还是张鲁的,我军想跳过张鲁进攻凉州可以说是相当不实际,也就是说凉州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攻取的。凉州攻取不了,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谢贤想了想,仿佛领悟出了什么,他问我:“大人您的意思是,东吴会等不及我方攻取凉州就会先对武陵下手?”

    我笑着点点头,告诉他:“你答对了!”
………………………………

第六十六章 汉中归曹

    。。。。。。。。。。。。。。。。。。。。。。。。。。。。。。。。。。。。。

    由于我早就知道能否守住荆州的关键不在于守住武陵,所以即使有谢贤这么一个擅长守城的家伙在我也没有将他用在增筑城墙上面,而是开始招兵买马,训练军队,让他替代之前巩志在武陵的作用,作为我的辅助。谢贤在治政方面也的确是个人才,许多事我只需要定一个方向,说一个大概,他就能安排得井井有条,再加上从零陵来的那些旧官也很卖力,武陵城中军备的发展每一日都超出了我的预期。

    另一面,东吴在坐实吃下了江夏、长沙和桂阳之后,除了留下少数兵力驻守,主力部队开始向长江北面的濡须口集结。刘备也将部队逐渐调回蜀中,只是路程遥远,回到成都也还要修整几天,急切间也不能增援汉中。

    此时,张鲁虽然之前派马超出战中计损失了万余人马,可他的弟弟张卫之前带领大将杨昂、杨任和数万兵马,依托阳平关南北二山之间的险要地形,修筑的长达十余里的防御工事,也不是白给的。曹军在刘备和孙权在荆州相持的这段时间里,不断的派兵开始猛攻这些工事。可攻了几天,由于地形险要、防御坚固,曹军在伤亡很大之下,依然毫无进展。

    曹操于是一方面写信给夏侯渊叫其假装撤退,一方面在上庸地区大造声势,大军装做已完成一切准备,开始水陆并进,向以每日前进三十里的速度向汉中进发。夏侯渊在撤退前不计代价的强攻了几次张鲁军营寨,损失惨重后再装作不支撤向陈仓。张鲁见夏侯渊撤退,以为已击退了北面之敌,便只留弟弟张卫引万人守阳平关外的营垒,杨松带万人守阳平关,自己带着其余将领和三万大军向汉中以西开进,打算在曹操前面先找一处有利的防守地形构筑工事进行防御。黄忠从葭萌关来的三千援军也一并跟着向西进发。

    从汉中向东也就是上庸方向进军,要经过成固沿汉水而下,可以从秦岭、巴山之间的缺口向东到达上庸,也就是说,张鲁要想堵住曹操的大军,也就必须先于曹操的主力到达秦岭、巴山之间的缺口,构筑工事,阻止曹军进入汉中盆地。

    所以说张鲁可以说是北面夏侯渊一腿,他就心急火燎的带人往东赶,除了主力日夜的急行军,还派三千骑兵先去秦岭、巴山之间的缺口处帮助原先驻扎在那里的数百士兵防守。

    对于这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和积极行动的作战态度,我其实是很赞成的。可关键是曹操驻扎在上庸的三十万大军向汉中进发的速度却是磨磨蹭蹭的只有每日三十里,要知道如果要是曹军先打开了秦岭、巴山之间的缺口,汉中对于张鲁来说就没那么好守了。

    从之后的结果来看,因为秦岭、巴山之间的缺口离汉中近而离上庸远,曹操是摆明了知道就算抢也是抢不过,所以干脆就不抢的原则。于是当曹操的先锋军徐晃带着两万人到达缺口外时,张鲁的三万大军和黄忠的人马已经早到了三天,并且修筑起了非常坚固的防御工事。

    徐晃也不进攻,就在缺口外扎营,一边稳固营寨一边收拾投石车等可以攻打工事的器械,一边等待曹操的中军到达。

    之后的剧情就很顺畅了,曹操的大军到达后每天都尝试着进攻张鲁几次,张鲁依靠险要的地形每天都能守住,双方的伤亡数每天都在缓慢的上升。可张鲁不知道的是,在他率军离开阳平关一线不久,夏侯渊的部队又从陈仓采取夜间行军白天隐蔽的方式开回来了,直到张鲁到达东线与曹操相持,夏侯渊的部队却趁夜对张卫的营垒进行了夜袭,正巧半路驱赶了数千只野糜冲入了张卫的营垒,导致其防御工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