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矿产开采、兴修铁路、兴办邮政和电报事业技术上的难度并不大,但是观念和政策上的阻力非常大。很多守旧派官员暗中串联,一部分向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上书,或者高谈“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希望从理论上反对曾国藩和张继推行“新政”,或者污蔑“火轮动地,扰我先人;开山裂谷,断我龙脉”,反对矿产开采、兴修铁路,或者声称“兴办邮政事业,会让大批驿卒实业,导致社会动荡,重蹈崇祯覆辙”,另一部分则在民间大造谣言,说修铁路就势必要拆建铁路沿线的民房,迁移铁路沿线的坟地,而开矿则会破坏当地风水;至于兴办电报事业,收发电波会导致阴阳失衡,危害身体健康。总之,使尽各种手段力图使慈禧太后、同治皇帝和大多数不明真相的平民百姓打心底里反对修筑铁路。;

    最后,资金缺口极大。道光二十二年之后,由于不平等条约的陆续签订,特别是“关税协商”制度的实行,清政府的关税收入大大降低,而对内的税收大部分用于支付战争赔款,财政日益拮据。去年废除对英不平等条约以来,关税收入开始回升,而“新政”的推行也使得两江地区的税收大幅增加。但是,毕竟大战之后,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国家亟需恢复元气,这极其有限的税收收入很难用到支持“新政”推行上来。此外,推行“新政”不同于抗击英军,没有理由再向那些宗室贵胄和朝廷大员们募捐。更为重要的是,大清铁路运输公司和大清远洋运输公司是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用国家政策来兴办企业已经授人以柄,被那些守旧派官员攻击为“捐弃礼义廉耻之大道本源”,是“败坏人心”。如果在要求国家财政支持或者向那些宗室贵胄和朝廷大员们募捐,可就又得背上“虚耗国帑,网财渔利”的罪名了。这一切,显然都是张继所无法承受的。

    ……

    这些开心的事儿和烦心的事儿一件件涌上心头,使张继更加难以成眠。其实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楚瑶。

    这半年来,他只要一闲下来,就会想起楚瑶,想起她的一颦一笑,想起她的一言一语,而想楚瑶也成为了他最大的乐趣。每当工作累了,他就会放下笔,走到屋外,望着天空,想想楚瑶现在在做什么事情,想想楚瑶今天穿着什么样子的衣服,想想楚瑶紧锁双眉翻译教材时的样子,想想楚瑶舒展双眉放松品茗时的样子。

    他的心里经常会有一个快乐的小声音问自己:“你是不是喜欢上楚瑶了啊?”

    最初,张继的回答是否定的。他当时觉得自己对楚瑶更多的是一种欣赏,因为来自现代的自己很难看着上这个时代的女性。
………………………………

第五十四章 襄王有梦(中)

    这不仅仅来自于审美标准的时代差异问题,还有价值观念、知识结构、关注焦点和生活习惯的鸿沟,他很难与这个时代的女性有共同话题,而他不想和一个没有共同话题的女性共度一生。楚瑶则不同,她在英国游学十年,是一个受过近代西式高等教育的新式女性,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接近自己那个时代的女性,自己可以与他有很多共同话题。所以,自己会很欣赏她。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张继并不相信一见钟情这回事。他一直认为,遇到漂亮的异性心动是人之本性,但是,那不是爱,更多的只是荷尔蒙的分泌失调。

    但是,渐渐地,张继认识到他是在自欺欺人。因为他发现自己除了工作以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想楚瑶。虽然翻来覆去想的也就是那么几个问题,但已经足够他幸福好长一段时间了。

    两江总督府经常需要召开一些会议,会议内容大多比较无聊,例如安排各地推选“贞烈节孝”妇女啦,安排各地组织“祭孔”啦,与推行“新政”毫无关系,这些会议时间也成了张继想楚瑶的好机会。他经常想着想着就满脸微笑,有那么几次,甚至想得笑出了声。

    ”“

    曾国藩也发现了些端倪,问他是不是思春了。张继很不好意思,连连否认。曾国藩以为张继说的是实话,也就不再继续追问。

    曾国藩这么以为也不是没有道理。早在抗英战争之前,曾国藩就提出要为张继说一门亲事,在张继的极力拒绝之后,他就将自己府上最漂亮的两名歌姬晴雯、婉儿送给了张继,让她们做张继的丫鬟,服侍他的日常生活的。后来,在曾国藩的主持下,张继又收她们做了通房丫头。这通房丫头其实是个婉转的叫法,实际上就是没有名分的小妾,既照顾主人的日常生活,也根据主人的需要侍寝。明清两代,很多大户人家的女儿出嫁时,都会将自己的贴身丫鬟做为通房丫头一并嫁与夫家,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小姐的日常生活有人服侍惯了的人照顾,另一方面是为了杜绝丈夫娶妾而冷落自己。晴雯和婉儿都很仰慕张继的才华,张继也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时间一长,也就成其好事了。

    但是,前面也说过,由于审美标准的时代差异问题,还有价值观念、知识结构、关注焦点和生活习惯的鸿沟,而他不想和一个没有共同话题的女性共度一生。

    但是,现在楚瑶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张继发现,自己是真的喜欢上了楚瑶并且愿意与她共度一生。剩下的问题就简单多了,楚瑶是否喜欢他以及是否愿意与他共度一生。而从某种角度来说,想要找到这个简单问题的答案是极其复杂的。

    ……

    张继想通这件事情,是在两江总督府召开的组织各地推选“父慈子孝”模范的会议上。就只是那么一瞬间,张继就突然想要立即和楚瑶在一起,以至于一向稳重谨慎的他居然像喝醉酒一般晃晃悠悠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假装如厕走向了大厅的后门,换好衣服,也不向随从打招呼,直接走向了马厩。

    ……

    当张继骑着快马奔向“新政”规划部教育卫生司的所在地沧浪亭时,他才从迷醉中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冒失。

    事实上,这半年来,张继曾经到过沧浪亭几次,每次也都能见到楚瑶。但是,那几次来沧浪亭或者是陪同曾国藩视察新式教育体系和慈善体系的建立工作,或者是亲自督导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教材的翻译工作。像今天这样一个随从也不带,穿着便装就过去恐怕不大合适。更何况,自己以什么样的理由来单独找楚瑶聊聊呢?

    但是,自己已经在路上了,就这样回去,实在是不甘心。更何况,不见上楚瑶一面,实在是难以减轻心中的相思之苦。张继苦思冥想,算了,到时候宜机行事吧。;

    ……

    沧浪亭坐落在南京郊外,玄武湖畔。

    此时正是初夏,岸边杨柳青青,芳草萋萋,一派湖光山色,引人入胜。

    只是,此时的张继哪里还有心思去欣赏这美景。他纵马驱驰,没多长时间就来到了一处鹅卵石小径前。

    张继将马缰捆在小径前的树上,拍拍马的头,说了声:“主啊,保佑我吧”,就沿着小径向百花深处走去。

    小径走到尽头,是一座小小的垂花门,朱红色的大门紧闭。大门上方挂着一张匾额,匾额上写着“沧浪亭”三个字,字体疏狂,颇有张旭遗风。大门两旁还站着五名身穿号褂的士兵,荷枪实弹,正是两江总督府派驻在这里的。

    领头的伍长李大庆认得张继,连忙赶上来打千道:“张大人,给您请安了。我们没有接到上面的通知,未能远迎,还请见谅。”

    张继笑着拍拍李大庆的肩膀,说道:“大庆,辛苦你们了,这么尽忠职守的”,说着,从袖子里摸出一锭五两左右的银子,塞到李大庆的手中,说道:“这些钱请弟兄们喝茶吧”

    王大庆脸上立马堆满了笑,他笑着收回手,说道:“怎么好意思每回都领张大人您的赏呢?”,说着,他给张继打开大门,边走边说道:“张大人,您里边请。”

    张继摆摆手,说道:“没关系,你站你的岗吧,我一个人随便转转。”

    ……

    张继来到“同文馆”的时候,楚瑶正在埋头翻译艾萨克・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是古典物理学的奠基之作,专业性非常强,里面有很多术语,饶是她英语水平甚高,翻译起来也颇为费劲。

    “同文馆”是教育卫生司下属的一个部门,专职进行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教材的翻译工作,共有职员五十多人,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