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跟着秦谋都混到什么了?田宅,银子还是女人?不,你们什么都没有混到。你们冒着诛灭九族的危险,背着强盗贼寇的骂名,难道就是为了让别人说自己一句‘替天行道’?从现在起,和这些弟兄一样愿意归顺我的,我都既往不咎,我会带给你们田宅、银子和女人”。

    洞内的一部分喽啰们动摇了,开始想李元奇身边靠拢。还有一部分犹豫不定,想向李元奇身边靠拢却又惧怕秦谋发难。剩下的坚定地护在秦谋身边,死死盯着李元奇。

    秦谋长叹一声,道:“弟兄们,你们想追随谁就追随谁吧,我绝不会怪你们。我当寨主这些年,确实没有给你们带来什么福利,还望你们见谅”,说着,眼泪已经落了下来。靠拢在秦谋身边的心腹也都虎目含泪,紧紧握着腰间的刀柄,随时准备与李元极一方决一死战,一部分员阿里犹豫不定的喽啰也被感动了,坚定地留了下来。

    李元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是乡绅人家出身,中过举人。当初跟着秦谋落草,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没想到这秦谋竟比那些“书呆子”还要迂腐,他早就心生不满。做为“梯云寨”的元老,他是极有威望的,也有自己的班底。这些年来,他又拉拢了一部分小头领和喽啰,本来计划今天晚饭摔杯为号,突然发难的。没想到被张继和佟养性这两个不速之客给搅黄了。

    按照李元奇的计划,这会儿他应该历数秦谋的罪状,再将他明正典刑。可是,眼下的形势已经不容他这么做了,他担心手下人心浮动会功亏一篑,现在他只能选择武力火拼来解决问题了。

    “弟兄们,秦谋勾结官府,想要出卖我们,是山寨的叛徒。这两个人就是官府派来和他联络的奸细。把他们给我统统拿下,活捉不了,死的也行。”

    李元奇一方的小头领和喽罗们受到鼓舞,纷纷围了过来,形势万分危急。

    说时迟,那时快。张继从环里掏出手枪对准了李元奇的头部,只听“呯”一声脆响,李元奇应声倒地。佟养性也反应神速,从怀里掏出手枪,放倒了逼近的两个喽啰。;

    张继大吼道:“首恶已诸,胁从罔治。想活命的,快快放下手中兵器”。

    李元奇一方的喽啰早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破了胆,现在头领也死了,还给谁买命呢?纷纷扔下手中的刀剑,跪地求饶。

    张继长嘘一口气,看着还在冒烟的手枪发呆。这把枪就是当年拿破仑三世送给自己那把左轮手枪。他觉得造型精美,爱不释手,所以带在身边时常把玩。只是他从来没想过,这把手枪竟会真的派上用场。

    佟养性手心里也捏了一把汗,他拿的手枪是兵部职方司主事罗逸群送的。二人本是好朋友,罗逸群听说佟养性要去云南向暴动矿工宣旨后,特意送了这把手枪来,要他拿着防身,没想到竟派上了大用场。

    张继转头对秦谋道:“秦头领,请您主持大局。”

    秦谋沉默片刻,倒身便拜,说道:“张老板,救命之恩,永世难忘。如蒙不弃,就请您作者山寨之主吧。秦谋执鞭坠镫,绝无二话”。

    张继赶忙扶起秦谋,说道:“秦头领,事到如今,我也不必瞒您了。张继确实是我的真名,不过,我不是什么贩卖砖茶的山西商人。我的真实身份是三等冠军侯、理藩院左侍郎,之前辅佐曾国藩大人在廊坊击败十一万英军的护国军总参谋长就是我。我这次是奉太后和皇上的旨意,作为云贵安抚使赴云南向暴动矿工宣旨的。这位佟养性大人则是户部云贵司的主事。秦头领,我们二人能相识,也是缘分,我还是希望您能早日走上正途。如果您愿意,我可以把您推荐给曾国藩大人,他求贤若渴,一定愿意提携您的。”

    秦谋再次拜倒在地,说道:“张大人恩同再造,秦谋这条命就是您的了,但凭您差遣,绝没有一个‘不’字。”

    张继拍手道:“好,我现在就给曾国藩大人写信,推荐您去护国军中任职。对了,暗中保护我们的那三百丰台大营士兵这会儿应该快到龙凤店了,为了避免和您手下的弟兄发生误会。我再写一条手令,您派人火速送到他们的管带张嗣德手中。您明天下山和他们交接一下,就可以去先行赶赴北京了”。

    秦谋道:“张大人,让我和您一起去云南吧,我毕竟习武出身,还可以给您当侍卫”。

    张继笑着摇摇头:“凤鸣,您的美意我心领了。近来,曾国藩大人正在指挥护国军攻打英军的滩头阵地。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您早些赶过去,也好立个头功。我和佟养性大人有手枪防身,问题不大。”

    秦谋点点头,回头向洞内扫视一圈,喊道:“弟兄们,张大人愿意推荐我们参加护国军,去战场上真刀真枪挣功名。愿意和我一道去的,咱们明天一早就动身。不愿和我一起去的,我发给他银子,送他回家去”。

    洞内顿时人声鼎沸,大部分“红巾军”都选择了参加护国军。

    ……

    第二天一早,张继、佟养性和秦谋一行回到龙凤店,张继向张嗣德交待了几句,就带着那十余名各部官员重新踏上了云南之旅。秦谋则率领数百“红巾军”跟着张嗣德向北京赶去。
………………………………

第三十三章 云贵治矿(上)

    半个月后,张继一行来到了云南曲靖,这里地处云贵高原,地势崎岖,沟壑纵横,是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地貌”聚集区。云贵高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每年夏天,从印度洋上吹来的湿热空气会给这里带来充沛的降雨。也正因为此,这里终年云雾缭绕,极少有晴天。再加上地处边陲,历代政府都不重视这里的开发与建设,导致云贵高原流传着“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民谣。

    但是,云贵高原矿产资源丰富,而云南地区尤以铜和硫为最,这里的居民从宋朝就开始开采铜矿。到了明朝中叶,朝廷将这里的铜矿收归国有,招揽中原地区的失地流民做矿工,又派太监在此地担任矿监。矿监们贪婪暴掠,曾经数次引起矿工暴动。到了清朝中叶,乾隆皇帝在此地设置铜政司,任命亲信钱度担任铜政司主事。钱度是师爷出身,为官练达,一上任就实行了“官有民办”的政策,加之他以铁腕政策治官,以怀柔政策治民,云南地区的铜矿开采一度得到规范。可惜,好景不长。钱度调离之后,历任铜政司主事都难以驾驭这些规模越来越大的铜矿,最终又恢复了矿监制度。虽然矿监已经不再由太监担任,但是近些年来,矿监和矿工的矛盾仍然愈演愈烈,终于导致了这次去京大规模的矿工暴动。”“

    听着佟养性的介绍,张继也感到这件事情处理起来颇为棘手。一方面,矿监制度已经形成多年,利益关系盘根错节,很难理得清楚。更为麻烦的是,很多朝廷大员也牵涉其中。一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功亏一篑。另一方面,那些暴动的矿工虽然都只是普通的失地流民,但是多年来,诸如“天理教”、“白莲教”、“洪(men)”和“哥老会”之类的反清会道(men)组织却一直在他们中间秘密传教、结社。所以,他们的诉求恐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那么简单。

    张继一时感到心乱如麻,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正在这时,前方的岔路上走出一队人马,个个都穿着号褂,腰间挂着腰刀,手中还举着各色仪仗,看样子像是驻守当地的绿营军。此外,前面还走着十几名穿着朝服的官员。张继想,这些人大概是来迎接自己的。只是他一路低调行事,不事张扬,不知这风声是从哪传出去的。

    果然,一个穿着二品朝服的中年男子拍马过来,问道:“请问哪位是张松涛张大人?”

    张继点点头,回道:“我就是张继,敢问阁下是?”

    那中年男子翻身下马,拱手道:“哎呀,张大人,在下云贵总督德楞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张继赶忙还礼道:“原来是德大人,失礼失礼。”

    德楞泰道:“张大人微服出巡,体察民情原是好的。只是也不知会我一声,差点让我接不上您,那可就是我的罪过了”。

    张继笑道:“哪里是什么微服出巡,体察民情。张某闲云野鹤惯了,又不想劳动您的大驾,这才没有知会您。是谁跟您说我会走这条路的?”

    德楞泰道:“半个月前,丰台大营的管带张嗣德给我来信说您要微服出巡,会打这儿入滇,当时我还不信。后来,一路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