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历山大二世笑着说道:“‘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中俄两国是邻邦,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这已经是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了的。在我看来,想要实现睦邻友好,互惠互利,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两国的高层之间要增强互信,加强沟通,如果将来条件允许的话,我可以赴贵国访问,也希望邀请同治皇帝访问俄国。”
听到亚历山大二世这么说,张继心上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他知道,从国际关系上来讲,高层互访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实际意义。在大多数情况下,高层互访仅仅是一种政治姿态,但是,这种政治姿态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亚历山大二世能够访问中国或者同治皇帝能够访问俄国,不啻于向国际社会表明中俄两国已经捐弃前嫌。这样一来,中国将会获得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新政”的推行也将更加顺利。此外,中俄关系的正常化也表明了自己千里奔袭俄国和扶植日本以牵制俄国方案的成功,这对于提高“新政派”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张继笑着举起酒杯,准备和亚历山大二世碰杯。
……
突然,御座大厅外面传来几声沉闷的响声。
此时的御座大厅里人声鼎沸,乐声悠扬,前来参加欢迎宴会的俄国皇室成员、贵族、官员及其家属与联合使团成员们的交谈声、祝酒声、欢笑声,宫廷乐师演奏舞曲的音乐声交织在一起,以致于亚历山大二世与厅内众人都忽略掉了这毫不引人注意的几声闷响。
然而,张继却不同,多年征战沙场的经验使得他的注意力异乎寻常地敏感,他敏锐地判断出,这几声闷响不是普通的噪声,而是炮声。
张继双眉紧锁,心中充满了疑虑。现在已经是子夜,这里又是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怎么会有炮声呢?难道是又有什么外国使团到访圣彼得堡,俄国外交部鸣放的礼炮么?不对,自己刚刚和康斯坦丁・列文闲聊的时候还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他告诉自己,俄国的外交礼节中是没有鸣放礼炮这一项的。又或者说,是俄国炮兵在举行演戏么?也不对,圣彼得堡是京师重地,现在又是夜半时分,俄国炮兵在此时此地举行演戏难道不怕引起民众的恐慌么?突然,一种不祥的预感占据了张继的心头,不好,恐怕要出事儿了。
亚历山大二世注意到了张继的反常,还以为是他不胜酒力,关切地问道:“张大人,您不要紧吧?需不需要安排人服侍你休息?”
……
亚历山大二世话音刚落,御座大厅外面又传来一阵密集的响声。这次的响声异常地清晰,甚至盖过了御座大厅里的喧哗与吵闹。
亚历山大二世的脸色也变得苍白起来,他听出来了,这是枪声。与此同时,御座大厅里也乱成了一锅粥,男人的惊呼声、女人的尖叫声、木质桌椅被撞翻得倒地声、玻璃器皿被摔落的破碎声夹杂在一起,显得混乱无比。
这时,原本紧闭着的御座大厅的正门被猛地撞了开来,一个满脸是血的人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气喘嘘嘘高喊道:“陛下,尼古拉・罗曼诺夫上将率领近卫一军步兵师包围了冬宫,守卫冬宫的龙骑兵已经和他们交上火了。但是,敌众我寡,我们恐怕支撑不了太长的时间。”
张继定睛一看,原来是尼古拉二世的侍从长安德烈・普多夫金上校。后者的额头上有一个巨大的伤口,鲜血正不住地从里面涌出来,显得异常可怖。
听到这个噩耗,御座大厅里顿时炸开了锅。前来参加欢迎宴会的俄国皇室成员、贵族、官员及其家属乱作一团,男人们大声咒骂,女人们低声哭泣,仿佛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看着一片狼藉的御座大厅,亚历山大二世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地发黑,已经治愈多年的耳鸣也开始发作,额角的血管突突直跳,好像要爆炸开来一般。没办法,亚历山大二世只好低下头,拼命咬紧牙关,好使自己镇定下来。
突然,亚历山大二世猛地抬起了头,眼中精光爆射。他大声喊道:“安德烈・普多夫金上校听令。”
随着亚历山大二世的这一声暴喝,御座大厅瞬间安静了下来,前来参加欢迎宴会的俄国皇室成员、贵族、官员及其家属都紧紧盯着亚历山大二世的脸庞,期待他能够力挽狂澜。
………………………………
第三百三十三章 军事政变(上)
亚历山大二世沉声道:“安德烈·普多夫金上校,你立即安排人马,突出重围,带我的手谕前去传令。// 免费电子书下载//首先,前往保罗要塞,命令驻扎在那里的近卫二军火速驰援,消灭保卫冬宫的叛乱军队,生擒尼古拉·罗曼诺夫。其次,前往列宾要塞,命令驻扎在那里的近卫三军火速进驻巴库要塞,控制驻扎在那里的近卫一军骑兵师。一旦对方稍有异动,可以全数歼灭。最后,前往喀琅施塔得基地,命令驻扎在那里的波罗的海舰队火速出动,控制彼得罗夫斯克火车站,封锁圣彼得堡莫斯科铁路,阻止罗曼诺夫骑兵师和伊凡骑兵师北上,严防他们与叛乱军队会合 ”“ 。一旦对方企图进入圣彼得堡境内,可以全数歼灭。”
听到亚历山大二世的这番命令,安德烈·普多夫金上校突然“哇”地哭了起来,他哽咽地喊道:“陛下,保罗要塞、列宾要塞和巴库要塞方面刚刚传来消息,近卫二军也参与了叛乱,他们正在全力进攻列宾要塞,近卫三军仓促迎敌,已经损失过半。近卫一军骑兵师也离开了巴库要塞,刚刚进驻彼得罗夫斯克火车站,已经控制了圣彼得堡莫斯科铁路。喀琅施塔得基地方面没有消息,因为波罗的海舰队一直联系不上。”
安德烈·普多夫金上校的这番话相当于宣判了亚历山大二世的死刑。他很清楚,近卫一军、近卫二军和近卫三军是俄国的“御林军”,也是圣彼得堡卫戍区的全部军事力量。现在,近卫一军和近卫二军都参加了叛乱,近卫三军虽然仍站在自己这一边,毕竟寡不敌众,又是仓促应战,恐怕难逃全军覆没的下场。指望波罗的海舰队本来就是远水不解近渴。更何况,波罗的海舰队是否仍站在自己这一边还是个未知数呢。算来算去,只有守卫冬宫的这区区数百名龙骑兵是自己手中可以使用的武装力量了。但是,龙骑兵本来就是侍从性质的准军事力量,缺乏重武器,人数上又处于绝对劣势,指望靠他们翻盘无异于痴人说梦。
良久,亚历山大二世才无力地喊道:“康斯坦丁·列文宰相在哪儿?”
御座大厅依旧是那样的安静,但是,却没有人回应亚历山大二世的问题。
亚历山大二世怒吼道:“快去找到康斯坦丁·列文宰相,通知他,我任命他为全权代表,去和叛乱军队对话。让他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同意立即停火、放下武器、回到驻地,我一定既往不咎。至于尼古拉·罗曼诺夫,只要他肯悬崖勒马,我也可以不予追究。”
这时,舞池中一个贵族打扮的中年男子战战兢兢地说道:“陛下,不久前,我看到康斯坦丁·列文宰相快步走出御座大厅了。我以为他有紧急公务要处理,就没有在意。”
……
这下子,亚历山大二世彻底绝望了。他终于明白,康斯坦丁·列文也背叛了自己,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是预谋已久的,不仅尼古拉·罗曼诺夫,就连康斯坦丁·列文也是主谋之一。没想到,自己宵衣旰食、朝乾夕惕,换来的却是众叛亲离、身败名裂。
亚历山大二世只感到天地都在旋转,周围的景物也开始变得模糊起来,喉咙里发出丝丝的血腥味儿。他紧紧抓住身旁的栏杆,想要防止自己晕倒。然而,他终于两腿一软,瘫坐在了地上。
张继赶忙上前几步,将亚历山大二世扶起来,搀到了御座上。
此时的张继同样心乱如麻,焦虑不已。事实上,自从穿越回清朝以来,张继也曾多次身处险境,或者是在朝堂上面对群起攻之的政敌,或者是在沙场上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或者是在火车上面对突如其来的刺客。然而,他却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但是,张继并不将其归结为运气使然。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够屡屡化险为夷,是因为自己身后始终站着奕�、曾国藩这样的坚实后盾,“护国军”、“卫国军”这样的虎贲之师,秦谋、代善这样的得力助手。但是,这次不同了,自己身处俄国境内,奕�和曾国藩所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