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底牛葶然胺嬉蛔ψ潘档溃骸翱ǘ麃99本茨先生,您在机械原理和机械构造tebie是内燃机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如果您选择去中国发展,在事业上一定能够取得很大的成功。”
卡尔・本茨笑着点点头,说道:“我这个人性格木讷、不善言辞,在普鲁士都很难得到青睐,更何况是去中国那样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都完全不同的国家呢?相比工作,我更愿意去中国游览,我想亲眼看看《马可・波罗游记》和《旧中国札记》中的那些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说着,卡尔・本茨话锋一转,笑着说道:“您刚才说想和我谈谈关于内燃机的事情?”
容闳点点头,说道:“是的,这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所在。我们了解到您已经设计出一台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我们希望成为您的赞助人,提供给您更优厚的条件以便您可以继续您的研究。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想邀请您前往中国供职。”
卡尔・本茨沉默片刻,缓缓说道:“那么,我冒昧地请问您,您对内燃机的了解大概有多深入?”
容闳摇摇头,说道:“很遗憾地告诉您,我对蒸汽机算得上在行,但对内燃机则知之甚少,仅仅停留在哈德逊・斯特里特所提出的理论上。”
卡尔・本茨点点头,疑惑地说道:“既然这样,您为什么还愿意成为我的赞助人?您怎么敢肯定这个投资巨大的项目会实现收益?您不担心与之相伴随的巨大的商业风险么?”
容闳点点头,说道:“卡尔・本茨先生,平心而论,我是有这样的担心。但是,我相信,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成为新的动力源是历史的必然。”
卡尔・本茨疑惑地说道:“容闳先生,事实上,就连我都没有这样的自信,您又怎么敢如此肯定呢?”
容闳说道:“毫无疑问,蒸汽机在人类走向工业社会的进程中曾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蒸汽机,就没有将人类从马背上解放出来的火车;没有蒸汽机,就没有将人类从手摇纺车旁解放出来的纺织厂;没有蒸汽机,就没有将人类从砧板和铁锤旁解放出来的钢铁厂。可以说,没有蒸汽机,也就没有工业革命。但是,蒸汽机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巨大的能量损耗、过低的热效率和巨大的体积,都决定了它难以适应伴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对动力源提出的新的要求。我虽然对内燃机的了解还很有限,但是我知道,内燃机是直接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取动力,进而推动活塞作功,因为省去了产生蒸汽的,其热效率比蒸汽机要高得多,而能量损耗则会低得多。又因为内燃机以煤气、汽油和柴油为燃料,其体积也会小很多。因此,我相信,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成为新的动力源是历史的必然。”
卡尔・本茨点点头,缓缓说道:“容闳先生,您对于内燃机的了解已经远远超出斯图加特的许多企业家了,他们还仍旧醉心于蒸汽机的伟力而不能自拔呢,压根就不相信内燃机能够带来比那些体型巨大的蒸汽机更加强大、持久的动力。我相信您会是一位非常好的合作者,我愿意与您合作。”
………………………………
第三百二十三章 礼贤下士(下)
接着,卡尔・本茨话锋一转,说道:“但是,在开始我们的合作之前,我必须负责任地提醒您:我设计出的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还仅仅停留在样品的阶段,尚未完成与其它现有机械的磨合试验,想要依靠它驱动机器、火车和轮船在短期内是不现实的。另外,考虑到它过高的制造成本和现阶段煤气、汽油和柴油的稀缺,它想要进入工业化生产还尚需时日。换句话说,这个项目在短期内根本看不到收益。”
听到卡尔・本茨这么说,容闳笑着说道:“卡尔・本茨先生,请您放心,我们既然希望成为您的赞助人,就已经做好了投入大量资金而不求在短期内实现收益的准备 ”“ 。我们明白,任何技术进步都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的,我们不能因为担心失败和规避风险就放弃尝试。否则,人类社会现在很可能还处于石器时代呢。”
卡尔・本茨点点头,激动地说道:“容闳先生,感谢您对于我和我的研究成果的信任,我也一定会加倍努力,不会辜负您的信任。那么,您计算采取何种方式对我进行赞助呢?”
容闳说道:“我们考虑了两种方案供您选择。第一种方案是您留在斯图加特,由我们定期向您提供研究经费,您则将取得研究成果供我们使用并收取专利使用费。第二种方案是您跟随我们前往中国供职,去相关的研究所或者企业都可以,我们则定期支付给您薪酬,等您的研究成果可以投入使用领域之后,我们再向您支付专利使用费。我们强烈建议您选择第二种方案,因为,前往中国,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研究条件、更充足的研究经费,我们的沟通也更加高效一些,我们的合作也更加无缝一些。不过,请您放心,无论您选择何种方案,我们都会尊重您的选择,更会尊重您的知识产权,我们不会将专利权的转让作为合作的先决条件。”
卡尔・本茨点点头,爽快地说道:“容闳先生,您说得对,如果我前往中国,我们的沟通可以更加高效一些,我们的合作也可以更加无缝一些。据我了解,克虏伯兵工厂之前曾经派遣技术人员前往中国担任火炮营教官,他们就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得到了丰厚的报酬。那么,我就选择第二种方案吧。”
……
这时,酒保也将卡尔・本茨点的三杯共计一加仑大麦啤酒和两磅火腿端了上来。
卡尔・本茨举起酒杯,说道:“容闳先生,秦谋先生,为了我们合作愉快,干杯”。
容闳和秦谋会心地一笑,也举起了酒杯。
……
卡尔・本茨放下酒杯,问道:“容闳先生,那台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样品就在我提着的这只木箱里,您看,我们何时动身前往中国呢?”
容闳沉思片刻,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说道:“越快越好,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今夜就动身。9:30还有一班渡轮,现在出发的话,我们还赶得及。”
卡尔・本茨万分诧异,疑惑地问道:“这么急?”
容闳点点头,说道:“使得,因为我们还需要去前往慕尼黑寻找一位叫做维尔纳・西门子的人。”
卡尔・本茨点点头,说道:“那好,我这就回去收拾东西,我必须把图纸和零件都带上”,说着,卡尔・本茨突然扭捏起来,红着脸说道:“容闳先生,您可否先借我一点儿钱,我还欠着房东太太太几个月的房租呢,等我一领到薪酬就还给您。”
容闳恍然大悟,急忙掏出一叠普鲁士马克,笑着说道:“当然可以。卡尔・本茨先生,这些钱除去房东太太的房租外,您可以全部寄给您的母亲。请您放心,今后,我们每个月都会通过中国驻普鲁士公使馆给她寄钱的。”
卡尔・本茨激动地点点头,说道:“太谢谢您啦,咱们这就准备出发吧。”
……
相比卡尔・本茨,说服维尔纳・西门子的难度要高出许多,这是容闳和秦谋未曾想到的。
维尔纳・西门子于1816年出生在萨克森州的首府汉诺威。他的父亲克里斯蒂安・西门子接受过高等教育人,年轻时还曾经投身于政治运动,致力于在普鲁士的主导下,实现德意志地区的统一。虽然家境贫寒,克里斯蒂安・西门子却始终保持着读书的习惯,还常常在农闲时间撰写一些政论文章。在他的影响下,维尔纳・西门子从小就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学毕业之后,为了避免给父母增加过重的负担,维尔纳・西门子选择了报考柏林炮兵学院。在此后的三年中,维尔纳・西门子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数学、物理和化学领域的专业书籍并开始尝试进行发明创造。1838年,他发明了使用电流进行镀金和镀银作业的方法,此后,又陆续发明了旋转式快速印刷机等实用机械。1847年,维尔纳・西门子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与海因里希・哈尔斯克创办了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厂。同年,维尔纳・西门子争取到了铺设从柏林到法兰克福的地下电报线路的订单,还发明了绝缘电线。
到1868年,维尔纳・西门子已经成为一位成功的发明家和实业家,是慕尼黑实业界的翘